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幼儿教育 >

201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曲线方程及圆锥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4
导读: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201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201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一.【课标要求】 1.由方程研究曲线,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问题常化为等式解决,要加强等价转化思想的训练;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201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201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一.【课标要求】

1.由方程研究曲线,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问题常化为等式解决,要加强等价转化思想的训练;

2.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3.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二.【命题走向】

近年来圆锥曲线在高考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或以押轴题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圆锥曲线在新课标中化归到选学内容,要求有所降低,估计2007年高考对本讲的考察,仍将以以下三类题型为主.

1.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不给出坐标系,以考察学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这类问题的综合型较大,解题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函数、不等式、三角知识,正确的构造不等式或方程,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预测2012年高考:

1.出现1道复合其它知识的圆锥曲线综合题;

2.可能出现1道考查求轨迹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也可能出现在解答题中间的小问.

三.【要点精讲】

1.曲线方程

这五个步骤(不包括证明)可浓缩为五字“口诀”:建设现(限)代化”(2)求曲线方程的常见方法:直接法:也叫“五步法”,即按照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来求解。这是求曲线方程的基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本方法。

转移代入法:这个方法又叫相关点法或坐标代换法。即利用动点是定曲线上的动点,另一动点依赖于它,那么可寻求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然后代入定曲线的方程进行求解。

几何法:就是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到轨迹方程的方法.

参数法:根据题中给定的轨迹条件,用一个参数来分别动点的坐标,间接地把坐标x,y联系起来,得到用参数表示的方程。如果消去参数,就可以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

2.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1)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有关长度和面积的最值问题;一类是圆锥曲线中有关的几何元素的最值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通过定义,结合几何知识,建立目标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或不等式知识,以及观形、设参、转化、替换等途径来解决。解题时要注意函数思想的运用,要注意观察、分析图形的特征,将形和数结合起来。

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

设圆锥曲线C∶f(x,y)=0与直线l∶y=kx+b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为:

若弦AB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在解析几何中求最值,关键是建立所求量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求出相应的最值.注意点是要考虑曲线上点坐标(x,y)的取值范围.

(2)对称、存在性问题,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

它涉及到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点、定值问题的判断方法。

(3)实际应用题

数学应用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同时课本上也出现了许多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如桥梁的设计、探照灯反光镜的设计、声音探测,以及行星、人造卫星、彗星运行轨道的计算等.

涉及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建立坐标系,合理选择曲线模型,然后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作出定量或定性分析与判断,解题的一般思想是:

建立坐标系 (4)知识交汇题

圆锥曲线经常和数列、三角、平面向量、不等式、推理知识结合到一块出现部分有较强区分度的综合题.

四.【典例解析】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题型1:求轨迹方程

例1.(1)一动圆与圆x2 y2 6x 5 0外切,同时与圆x2 y2 6x 91 0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x2

y2 1有动点P,F1,F2是曲线的两个焦点,求 PF1F2的重心M的(2)双曲线9

轨迹方程。

解析:(1)(法一)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设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O1、O2,

将圆方程分别配方得:(x 3)2 y2 4,(x 3)2 y2 100,当 M与 O1相切时,有|O1M| R 2 ①

y

当 M与 O2相切时,有|O2M| 10 R ②

将①②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加,得|O1M| |O2M| 12,

P

1

12 ③

2

x

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得:

12 x ④

两边再平方得:3x 4y 108 0,

2

2

x2y2

1,整理得

3627

x2y2

1,轨迹是椭圆.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3627

12,

由以上方程知,动圆圆心M(x,y)到点O1( 3,0)和O2(3,0)的距离和是常数12,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为O1( 3,0)、O2(3,0),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并且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

∴2c 6,2a 12,∴c 3,a 6,

∴b 36 9 27,

2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x2y2

1。∴圆心轨迹方程为

3627

(2)如图,设P,M点坐标各为P(x1,y1),M(x,y),∴在已知双曲线方程中a 3,b 1,

∴c

∴已知双曲线两焦点为F1(F2,∵ PF1F2存在,∴y1 0

x x1 3x 由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有 ,即 。

y 3y 1 y y1 0 0

3

∵y1 0,∴y 0。

(3x)2

(3y)2 1(y 0)已知点P在双曲线上,将上面结果代入已知曲线方程,有9

即所求重心M的轨迹方程为:x2 9y2 1(y 0)。

点评: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步骤;“转移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例2.(2009年广东卷文)(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为

3

,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椭圆G2

22

上一点到F1和F2的距离之和为12.圆Ck:x y 2kx 4y 21 0(k R)的圆心为点

Ak.

(1)求椭圆G的方程

(2)求 AkF1F2的面积

(3)问是否存在圆Ck包围椭圆G?请说明理由.

x2y2

解(1)设椭圆G的方程为:2 2 1 (a b 0)半焦距为c;

ab

2a 12

a 6 222

b a c 36 27 9

则 c,

解得, c

a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x2y2

1. 所求椭圆G的方程为:

369

(2 )点AK的坐标为 K,2

SVAKF1F2

11

F1F2 2 2 22

22

(3)若k 0,由6 0 12 0 21 15 12 0可知点(6,0)在圆Ck外,

若k 0,由( 6)2 02 12 0 21 15 12 0可知点(-6,0)在圆Ck外; 不论K为何值圆Ck都不能包围椭圆G.

题型2:圆锥曲线中最值和范围问题

x2y2

1的左焦点,A(1,4),P是双曲线右例3.(1)(2009辽宁卷理)以知F是双曲线

412

支上的动点,则PF PA的最小值为 。【解析】注意到P点在双曲线的两只之间,且双曲线右焦点为F’(4,0), 于是由双曲线性质|PF|-|PF’|=2a=4 而|PA|+|PF’|≥|AF’|=5

两式相加得|PF|+|PA|≥9,当且仅当A、P、F’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答案】9

x2y2

(2)(2009重庆卷文、理 …… 此处隐藏:920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曲线方程及圆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5298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