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幼儿教育 >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持续控制和治理对策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21
导读: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持续控制和治理对策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城市受农药污染的现状,结合城市园林害虫的发生特点,提 出了园林害虫持续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害虫 可持续控制 综合治理 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持续控制和治理对策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城市受农药污染的现状,结合城市园林害虫的发生特点,提

出了园林害虫持续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害虫 可持续控制 综合治理 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 要求也逐渐提高。大中城市及城市化的乡镇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工作,人均绿地面积有所提高。园林绿化在带给居民高质量生活空间的同时,在养护管理上为防治病虫害的化学农药施放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绿化面积愈大,农药污染愈严重;绿化愈接近于居民,农药污染对居民的直接影响就愈严重。因此,认清我国农药污染的现状,了解城市园林害虫的发生特点,探讨城市园林害虫的治理对策,以期达到既防防害虫对绿化物的侵害。又保护环境的目的,意义十 分重大。

1 园林植物生态环境的特点

园林植物及昆虫所处的生态系统不同于农、林生态系统,有着自身鲜明的

特点:

1.1城市园林植物种类较丰富,结构层次复杂,生长周期长,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侯多样化,为昆虫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孕育了众多的昆虫种类。

1.2园林植物在近郊区与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相连接,除园林植物本身特

有的昆虫种类外,还有许多来自上述作物上的昆虫,有的终生寄生危害,有的则互相转主危害或越夏、越冬,致使园林植物上发生的昆虫种类远多于农、林植物。

1.3人为干扰严重,致使城市绿地系统难以建立起稳定平衡的生态功能,

害虫易于发生危害。此外,由于住宅、商店、街道、工厂等建筑群的分割,进一步削弱了绿色体系内的功能互补,助长了害虫发生的趋势。

1.4城市生态系统中担负城市功能的人是城市的主体和核心,也是该系统

中干扰的主体。人为聚集的行为因环境因素,无疑会对生态系统中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系统中庞大的昆虫类群在人类干扰的人造环境中定居、生活、繁殖。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直接影响着昆虫类群的生态资源、种类和群落的演化。

1.5园林植物多处于城市或人口稠密区附近,所以在害虫防治时,首先强

调安全第一,不得污损景观和环境,不许发生人畜中毒事故。此外,由于城市绿地点多线长,树木一般高大,人口集中,交通频繁,也不宜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

针对园林植物生态环境的特点,我们在害虫防治工作中应注意扬长避短,制定出合理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2 我国城市农药污染严重

较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由于三废造成的对城市河流、大气的污染受到各级

政府的高度重视,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化学农药已成为当今我

国城市中的重要污染物却未能引起注意。分析起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投放量大 正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国内外普遍提倡和推广,以尽量

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我国园林系统为防治害虫的化学农药投放量

却十分惊人。如自1989年以来,北京、上海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每年农药用量

均超过100吨。其中北京每年有机磷农药占69-7%,生物农药不足1%。天津市

和平区从1983~1986年平均每年有机磷农药的消耗量为6吨左右,相当于每km2 面积上喷洒稀释后的有毒药液420吨。江苏南通、四川绵阳等这样的中小城市

园林每年使用农药也高达7~8吨。

2.2 农药施用技术水平低 这是农药使用的一个通病。园林系统每年有90%

以上的农药是用高压喷雾。将这些化学农药喷洒在市民集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居住区以及行道树、公园的绿地植物上。这种单一、粗放的喷雾使用方法,喷

洒在虫体及植物上的药剂常常不足10%(其中真正起到防治效果的不足2%),

其余90%左右的药液流失到地面或挥发到空气中。导致整个城市空间农药祢慢,严重的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本来就很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杀伤了大量天

敌,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造成了害越治越多,农药越浓的循环。防治成本逐

年增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2.3农药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由于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城市中静风率一般年高达30%~50%,因而大气

污染系数大,稀释能力弱。现代有机合成农药不仅具有较高的挥发度,且多为

高度脂溶性品种。据有关资料报道,用1000倍的氧化乐果喷雾,经46小时后

测定,大气中的氧化乐果含量仍达97mg/m3,可想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

人体健康不能说没有影响。农药除了从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外,还能从健

康皮肤侵入机体。城市防治园林害虫喷洒农药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至仲秋之间,由于气候炎热,市民身体 露部分较多,外出活动频繁,因此时时刻刻都有微

量农药经呼吸道和皮肤潜入体内。研究表明,农药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通过加

强管理和采用安全措施,是可以避免的。但环境中的长期农药污染所引起的细

微效应,是对人类危害最为重要也是无法避免的。

3园林害虫持续控制的策略

园林植物害虫持续控制是一种新的害虫控制策略,即从城市生态系的整体

出发,研究园林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在我国先行经济体制和现代技术条件

下的时空动态,弄清有害生物——寄生——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

示害虫发生及其天敌繁衍的生态机制,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合理地

使用其它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的数量控制在景观、生态和经济损失允许范围,达到既长期控制害虫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又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良性循环

的目的。

我国园林植物约有数千种昆虫,大多数是中性昆虫,真正能造成较重危害

的有害种类仅百余种。中性昆虫是当地生态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作为天

敌的食料,在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自然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园林害虫的持续

控制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谋求人类和自然的谐调共存,以达到自

然控制害虫。现代生物学、现代生态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等多学科和技术的发

展,为园林害虫的持续控制提供了有效得手段。

在可持续控制的观念下,防治病虫技术的开发应用、组装配套、优化管理,

必须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充实“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

践,既不能完全拒绝使用化学农药,过分强调生态效益,也不能一味依赖化学

农药,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害虫综合治理是城市园林害虫防治的基本策略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是人类根据城市功能的需要,从自然生态系统内挑选植

物,经过驯化或人工培育,按照规划设计种植在一定的区域内。区域内的园林

植物的群落都有一定的设计和配置、有一定的组合和结构,不论公园、庭院、

绿地、行道树,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大家对“三

分种,七分养”都有较深的体会。而“七分养”中病虫害防治要占相当大的比

重。为适应在城市应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安全为首要条件,以有利于人的经济

活动为前提的要求,我们认为城市园林害虫的治理应采用害虫综合治理的策略

为宜。

害虫综合治理是60年代末70年初,人们考虑到使用化学农药的不良后果

后提出的一种防治新策略。这是害虫防治的经历的第三阶段。最新的害虫综合

治理的定义是:一个害虫治理系统,这个系统考虑到 …… 此处隐藏:32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害虫的持续控制和治理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5296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