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试题(2)
23.每年的9月份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对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在于(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5.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
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级 12 月份 阶段性检测
高三 政治 试题
(满分:100 分 时间:90分钟)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26.(21分)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9分)
(2)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12分)
27.(19分)材料一 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
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 2012年5月24日,姜异康在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作《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报告。报告指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沂蒙精神,传承山东人民忠厚淳朴、勇敢坚韧、豁达包容、重诺守信、奋力争先、创新实干的优秀品格,进一
步培育新时期山东精神。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新时期山东精神是对山东历史上各种精神的整合和凝炼,既传承了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面向未来的精神追求;既是过去山东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瑰宝,又是今后山东再创新辉煌的内源动力。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从民族精神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山东精神。(15分)
28.(10)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10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③④错误;①②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故选C项。
2.【解析】选C。2 500多年前的精美文物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正确。历史文物随着国家兴盛再次面世,体现了国家的命运关系着文化的兴衰,③符合题意,②错误。④与题意不符。
3.【解析】选D。严格意义上讲“文化”不等于“文明”,①错误。③“一直”错误。“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统一”体现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正确。
4.【解析】选A。“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说明了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A项正确;题干并未强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材料是从园林艺术来强调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而不是局限于园林艺术本身,D项不符合题意。 5.【解析】选C。汉字艺术化体现其独特魅力,表明汉字内涵丰富,C项正确。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B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6.【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台湾知名人士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说明两岸人民同根同族,有利于在两岸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实现两岸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是文化趋同;④表述错误,文化认同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故选B项。
7.【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作用,①③正确。民族精神提供的是精神动力和支撑,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④错误。
8.【解析】选A。以法定假日的形式强化传统节日的传承,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①②正确。③不属于意义,④指的是文化遗产,皆不选。 9.【解析】选D。载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但不能代替整个的民族精神及其作用,D项正确,B、C两项错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包容性,A项
错误。
10.【解析】选A。孙中山先生的观点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①③体现了这一点。②体现的是爱国主义,④强调从现在、从小事做起,与题意不符。
11.【解析】选D。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②错误;“两弹一星”精神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④错误。①③观点正确,选D。
12.【解析】选B。A项错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每一个炎黄子孙息息相关;C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民族精神对经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D项错误,每个人都应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13.【解析】选B。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一方面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说明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①③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
14.【解析】选C。题干强调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书法不是中国特有的。故选C项。
15.【解析】选C。中华美食的英文译法是文化的形式而非内涵,A项不选;B项夸大了规范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作用;C项更切合材料;材料中的做法是对中西文化的尊重而非减少中西文化的差异,D项不选。
16.【解析】选D。海内外华人公祭华夏始祖黄帝,体现的是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体现了传统文化精神纽带的作用,③④正确。此处未体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也没有讲到文化遗产,①②与题意不符。
17.【解析】选B。题中观点强调了思想观念即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加强文化建设,②③正确。①④皆属于错误观点。
18.【解析】选C。进行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活动促进了民族 …… 此处隐藏:279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高中教育]电子线路高频非线性部分2.1
- [高中教育]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小手
- [高中教育]常用三极管参数大全
- [高中教育]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 [高中教育]风机基础环水平度控制方法探讨
- [高中教育]机械安全工程(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 [高中教育]2009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刍议
- [高中教育]unit5 let's eat公开课教案设
- [高中教育]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高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研究与投资
- [高中教育]2015-2020年中国会议行业市场评估及投
- [高中教育]经销商大会峰会主持人串词开场白
- [高中教育]2014新版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
- [高中教育]七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全套教案
- [高中教育]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
- [高中教育]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比例 北师大
- [高中教育]2016年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624刑法之《
- [高中教育]中国碳化钙产业竞争现状及未来五年投资
- [高中教育]网络时代,我们怎么玩
- [高中教育]圆锥曲线——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
- 高集医院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方案
- 苏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全民枪战生化英雄模式幽灵怎么玩 生化
-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学案
- 第2章货币资金与应收款项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分式》
-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度共青团先进集体及
- 教师资格科目二小学教案模板(共合集)
- 工程扩建可研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14年度招录公务
-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尝试
-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
- 毛概试题库7-15章
- 2014-2015学年度(上)初中班主任工作计
- 企业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第07章 不等式测试题-2016年高考文科数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工作程序
- 考研英语必背36篇_彩版_精华
- 初中9月13-15假期作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