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国学经典教案(低段) - 图文(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成都的移民情况。 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信》。 3、诵读陆游《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了解天彭牡丹素有美名,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成都的移民情况。 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信》。 3、诵读陆游《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了解天彭牡丹素有美名,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信》。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 多媒体展台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锦城竹枝词》 大姨嫁陕二姨苏, 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初逢问原籍, 现无十世老成都。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锦城竹枝词》 (大姨嫁陕二姨苏)写一个成都家庭成员籍贯的构成情况,是四川各地移民大融合的生动写照。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6、让学生作家庭调查, 以便他们进一步了解古今成都的移民情况 三、学习P44-46的经典诵读《弟子规.信》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四、学习P46《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 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21

五、教师总结,下课。 练习设计 背诵《弟子规.信》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11课时 备课时间:第十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 个体修订 1、P47-48的经典要义; 教学内容 2、P48的彭用华《观音阁纳凉》 1、通过诵读经典要义让学生在“学”与“习”的辩证关系上,主张两者应该统一。学,即获得新知识;习,有复习、演习、练习等涵义。前者强调了“学”要通过“习”来巩固,后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教学目标 2、通过诵读彭用华《观音阁纳凉》增加学生对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 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使他们热爱国学,自觉弘扬国学,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成都人。 通过诵读经典要义让学生在“学”与“习”的辩证关系教学重、难点 上,主张两者应该统一。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2

二、诵读经典要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意思: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导致疲乏及危险。)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意思: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 ——《朱子语类》卷二○ (意思:学习既包括“求知”,也包括“求能”,既包括“学”,也包括“习”;既包括“致知”,也包括“力行”。“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朱熹强调学与习必须兼顾,知与行应该统一。) 三、学习《观音阁纳凉》 观音阁纳凉 〔清〕彭用华 云山叠叠锁长空,高阁凭临四面风。 日映碧波清见底,恍疑身在玉壶中。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四、教师总结,下课。 练习设计 把今天所学得经典要义背给家长听

2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12课时 备课时间:第十一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 个体修订 1、P49的故事《宋濂苦读》; 教学内容 2、P52-53的生活实践。 3、P53《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1、通过阅读故事《宋濂苦读》让学生明白:学习要勤奋刻苦。 进一步引导学生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结合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 “非学无以广才” 的含义。 3、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养成“先学后玩”教学目标 的良好习惯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4、通过学习《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增加学生对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了解, 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使他们热爱国学,自觉弘扬国学,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成都人。 1、结合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 “非学无以广才” 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2、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进一步养成“先学后玩”的良好习惯和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举一反三。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24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听故事 1、听老师讲P49的故事《宋濂苦读》 2、回答问题: (1)宋濂是如何刻苦求学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习要勤奋刻苦。 进一步引导学生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环境。) 3、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所听到的类似的故事。 三、讨论学习P52-53的生活实践。 1、听老师介绍情景: 情景一针对经典要义“夫学须静也”设计,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 情景二与情景一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要把学习放到第一位,以引 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讨论会:谈自己在学习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3、座谈会:谈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搞好学习。 4、教师小结 四、学习P53《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1、听老师介绍《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介绍纪念碑的由来 此文如实反映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基本情况及其重要影响。在讲授这一篇目时,可补充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能结合本地人士 在保路运动中的表现,效果当更好。 2、回答问题: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得吗? 3、小结 五、教师总结,下课。 练习设计 把《宋濂苦读》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5

…… 此处隐藏:6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国学经典教案(低段) - 图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37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