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国学经典教案(低段)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说明清明后,阳光与雨水皆开始增多。清明以后的物候特征:阳光 与雨水增多,气候变得和煦、温润起来。 练习设计 回家后背诵 “经典要义”条目给家长听。 第一单元 习礼仪 经典要义——叁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

说明清明后,阳光与雨水皆开始增多。清明以后的物候特征:阳光 与雨水增多,气候变得和煦、温润起来。 练习设计 回家后背诵 “经典要义”条目给家长听。 第一单元 习礼仪 经典要义——叁 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板书设计 ——《礼记·曲礼上》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礼记·曲礼上 教学反思 课题:6 课时 备课时间:第5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 个体修订 1、P22的生活实践; 2、P23的经典诵读——《弟子规·出则悌》; 教学内容 3、P21的古诗诵读——《锦城写望》。 1、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让学生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2、熟读并理解进而背诵《弟子规·出则悌》 教学目标 3、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让学生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经典诵读——《弟子规·出则悌》

11

弟子规·出则悌 兄道友①,弟道恭②。兄弟睦③,孝在中④。 注释: ①兄道:指做哥哥应遵循的准则。友:友爱。 ②恭:恭敬。此二句讲兄弟之道,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 ③睦:和睦。 ④中:其中。 财物轻①,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②。 注释: ①轻:轻视,看轻。 ②忿:怨恨。泯:灭,消散。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①,即代叫②。人不在,己即到。 注释: ①长:长辈。呼人:叫人,找人。 ②代叫:替长辈或年长者去叫人。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①。 注释: ①见能:显能。 路遇长,疾趋揖 ①。长无言,退恭立。 注释: ①疾:立即。趋:快步上前。揖:行礼。 骑下马①,乘下车②。过犹待③,百步余。 注释: ①骑:骑马。 ②乘:驾车。此二句意思为,遇到长者,骑在马上的晚辈要下马,坐在车上的要下车,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③过:经过,走过。犹:还。待:等待。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①。 注释: ①命:(长辈对晚辈)指示。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①,却非宜②。 注释: ①不闻:听不见。 ②宜:适合。 进必趋①,退必迟②。问起对③,视勿移。 注释: ①进:进见。趋:快步上前。 ②退:告退。迟:缓慢。 ③起对:起身回答。 事诸父①,如事父。事诸兄②,如事兄。 注释:

12

①诸父:叔父、叔伯等父辈人。 ②诸兄:堂兄、表兄等平辈兄长。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三、讨论学习P22的生活实践 1、该活动容易落于空泛,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以及身 边的文明礼仪事件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能空谈道理。 2、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些文明礼仪的故事, 以启发学生。 3、老师要从礼仪的各个方面作出解释, 比如餐饮礼仪、社交礼仪、着装礼仪等等。 4、教师小结 四、学习P21的古诗诵读——《锦城写望》。 锦城写望 高 骈① 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②。 不会人家多少锦③,春来尽挂树梢头。 注释: ①高骈:唐代诗人。 ②匝(zā) :环绕,围绕。 ③会:计算。不会:数不尽。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五、教师总结,下课。 练习设计 回家后背诵 《弟子规·出则悌》条目给家长听。 弟子规·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板书设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13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教学反思 课题:7 课时 备课时间:第 6 周 地点:办公室 集体备课成员:本年级全组教师 集 体 备 课 内 容 个体修订 1、P27-28的经典要义; 2、P29的故事《隔离偷学》; 教学内容 3、P28的古诗诵读——《成都曲》。 4、P33的古诗诵读——《成都》。 1、背诵主题语和“经典要义”条目。 2、引导学生树立博学善思、精习笃行的意识,积累“学真知、习品行”的方法与策略。 3、阅读故事《隔离偷学》让学生懂得:学习要勤教学目标 奋刻苦。让学生从古人勤学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激励。 4、通过古诗诵读,激发成都学生的自豪感,提升成都文化的影响力。 1、引导学生树立博学善思、精习笃行的意识,积教学重、难点 累“学真知、习品行”的方法与策略。 2、让学生懂得:学习要勤奋刻苦。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以读代讲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台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经典要义 学不可以已①。 ——《荀子·劝学》 注释: ①已:停止。 经典要义 壹 子曰: “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②?” ——《论语·学而》 注释: ①时习:按时温习。 ②说:通“悦” ,愉悦。

14

博学而不穷①,笃行而不倦②。 ——《礼记·儒行》 注释: ①穷:尽。 ②笃行:切实履行。 玉不琢①,不成器②;人不学,不知道③。 ——《礼记·学记》 注释: ①琢:雕琢。 ②器:用具,器具。 ③知道:明白道理。 1、生自由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2、师教读,并解释其大意。 3、分小组读 4、分男女生读 5、全班齐读 三、听P29的故事《隔离偷学》 1、听老师讲故事 2、让学生讲一讲读了故事以后的感想。 3、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博学而不穷”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含义。 5、教师小结。 四、古诗诵读——《成都曲》、《成都》 成 都 曲 张 籍① 锦江近西烟水绿②,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③,游人爱向谁家宿? 注释: ①张籍:唐代诗人。 ②锦江:成都市南护城河。传说古时锦织成后,在其中经过漂 洗会更加鲜艳。锦江因此而得名。 ③万里桥:位于成都市南面,跨锦江两岸。 成 都 胡 曾① 杜宇曾为蜀帝王②,化禽飞去旧城荒。 年年来叫桃花月③,似向春风诉国亡。 注释: ①胡曾:唐代诗人。 ②杜宇:古蜀国国王,传说死后化为杜鹃。 …… 此处隐藏:8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国学经典教案(低段)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374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