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
学生讨论、归纳: 1、线索清楚,构思巧妙
问: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提示:揭组材没有逐日逐事地悉数照录,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中国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 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富有表现力。 3、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情,表现力很强。 (1)对考察队长用个性化的描述
(2)善于运用女画家的真情流露、画画前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 (3)还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女画家的心理感受。 九、布置作业——语段阅读分析 阅读课文53—61段,回答下列问题: 1、女画家创作壁画运用了哪些手法? 2、你认为她赋予了这幅画什么内涵?
3、作画之前,女画家有哪些构思上的表现?你在创作诗、文、画等之前有没有类似经历?请举一个亲身事例谈谈。
《录音新闻》教学设计
常州市清潭中学 周亚萍
一、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因为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学生常见的电视新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用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2、本文报道的是重大历史事件——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了解这一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内容: 二、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 三、学习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展示目标 (三)、展示预习
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给下列字注音): 翱 硕大 悫 顷刻 停泊 (四)、朗读课文
1、教师点拨: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明确: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要求: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学生评析。
(五)、探究练习(投影)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下列句子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齐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处理方法: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朗读句子,注意语速、语调,读出感情。
(六)、理清思路,把握内容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投影)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在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这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七)、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
例:它(潜艇)象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 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准确、形象。
2.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吗?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八)、课堂总结学生谈学习体会,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进行说话练习。
九、布置作业
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再回家播给家长听,请家长评论。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
常州市清潭中学 曹国南
●〇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学生有了前面几篇新闻的学习基础,所以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3、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〇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2、学习理解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 3、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〇课前准备
收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有关资料;扫清文字障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〇课时安排 一课时 ●〇教学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本文的场面描写,说出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畅谈飞天感受
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实况录像,注意如下画面: 1、发射场的壮观场面 2、杨利伟出征的装束
3、杨利伟登上神舟五号飞船的画面
2003年10月17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举世瞩目。请看西方媒体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论。(出示材料)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读完后请大家即兴用一句话说出你此时的感想。 二、激情朗诵,感受现场气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者廖文根撰写的通讯《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重温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前的场景。我们先来把这篇通讯朗读一遍。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朗读时声音应该稍微高昂一些,语速要稍微快一些,但要保证吐字清晰,不浑浊,感情充沛,能感染人。男女以小节为单位轮流播音,女同学先播,男同学随后,轮流播出。)
三、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
2、课文记叙过程主要由几个场面构成,还插入了什么内容?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四、了解常识,初步明 …… 此处隐藏:15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向市委巡视组进点汇报材料
相关推荐:
- [法律文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法律文档]向市委巡视组进点汇报材料
- [法律文档]绵阳市2018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 [法律文档]浅析如何解决当代中国“新三座大山”的
- [法律文档]延安北过境线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
- [法律文档]激活生成元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 [法律文档]2014年春学期九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
- [法律文档]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1
- [法律文档]2012年广州化学中考试题和答案(原版)
- [法律文档]地球物理勘查规范
- [法律文档]《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 [法律文档]2018年宁波市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
- [法律文档]工会委员会工作职责
- [法律文档]2014新版外研社九年级英语上册课文(完
- [法律文档]《阅微草堂笔记》部分篇目赏析
- [法律文档]尔雅军事理论2018课后答案(南开版)
- [法律文档]储竣-13827 黑娃山沟大开挖穿越说明书
- [法律文档]《产品设计》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
- [法律文档]电动吊篮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 [法律文档]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的比较
- 探析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中PLC的可靠性
- 用Excel函数快速实现体能测试成绩统计
-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分析:班主任工作常识
- 高三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2013年中山市部分职位(工种)人力资源视
- 2015年中国水溶性蛋白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 原地踏步走与立定教学设计
- 何家弘法律英语课件_第十二课
- 海信冰箱经销商大会——齐俊强副总经理
- 犯罪心理学讲座
- 初中英语作文病句和错句修改范例
- 虚拟化群集部署计划及操作流程
- 焊接板式塔顶冷凝器设计
- 浅析语文教学中
- 结构力学——6位移法
- 天正建筑CAD制图技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57号——注册
- 赢在企业文化展厅设计的起跑线上
- 2013版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验6
- 直隶总督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