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实验报告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
一、CCD成像系统测定杨氏模量
〖目的要求〗
1、用金属丝的伸长测量杨氏模量;2、用CCD成像系统测量微小长度变化;3、用逐差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仪器用具〗
CCD成像系统(CCD摄像机、杨氏模量专用支架,显微镜,监视器),带卡口的米尺(精度1mm),螺旋测微器(精度0.001mm),电子天平(JA21002,2100g,10mg),砝码(约200g/个)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胡克定律,在材料的弹性限度内,正应力的大小与应变成正比,即
E ,式中σ称为杨氏模量,是与材料的尺寸和形状无关的量,
对于长为L,截面积S的均匀金属丝或棒,在沿长度方向的外力F作用
FL LF
下伸长δL,有 , ,于是E 。
S LLS
〖实验装置〗
其中核心元件分为三部分:
1、金属丝与支架:支架高约110cm,金属丝长约80cm。支架上有限制小圆柱转动的螺丝(图中未画出);
2、显微镜:总放大率25倍,目镜前方有分划板,刻度范围为0~6.5mm,分度值为0.05mm,每隔1mm刻一个数字;
3、CCD成像显示系统。
〖实验内容〗
1、调节仪器
调节支架铅直,使金属丝下端的小圆柱与平台无摩擦移动。然后调整显微镜目镜,分划板成像清晰。再调节物镜的位置,将小圆柱上的刻
线清晰无视差地成在分划板上。装好CCD,将镜头对准目镜,调整光圈直至监视器上看到清晰的图像。
2、观测金属丝受外力拉伸后的伸长变化
用电子天平校准砝码,记录好砝码顺序。依次加砝码,记录数据;再将其逐个减去,记录对应数据。
3、测量金属丝长度与直径
金属丝长度用米尺测量一次,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测量10次。
4、注意事项
⑴CCD不可正对强光。不要使CCD视频输出短路。前表面禁止用手触摸。
⑵保持金属丝平直,测量时切勿扭折。
〖数据表格〗
钢丝顶端位置与砝码质量的关系:
δL=
i
mi(g)
m(g)
r1(mm)
r2(mm)
ri(mm)
(ri+5-ri)/5(mm)
012345678910
0100.34199.77200.11199.76200199.69199.89199.82199.63199.82
0100.34300.11500.22699.98899.981099.671299.561499.381699.011898.83
2.242.322.462.582.72.822.933.043.153.263.36
2.242.342.492.592.712.812.943.053.163.25/
2.242.332.4752.5852.7052.8152.9353.0453.1553.2553.36
0.6050.570.570.550.545
钢丝长度:起始位置:15.70cm,终止位置:96.29cm.
测量钢丝直径D(mm):千分尺零点读数:0.001mm0.3250.321
0.3230.322
0.3210.325
0.3250.324
0.3290.326
0.3220.325
均值:0.324mm,D=0.324-0.001=0.323mm
〖数据处理及结果〗
1、逐差法处理数据
首先求出每增加5个砝码的长度平均变化量:δL=(ri+5-ri)/5(mm)
0.121
0.114
0.114
0.11
0.109
δL均值:0.1136mm,0.002mm,0.01mm,标准值的标准差σ:精度e:
e 2
0.006mm,所以δL=(0.114±0.006)mm不确定度: 3
2
钢丝直径d:均值为0.3230mm,标准值的标准差σ:0.00067mm,
e 2
0.002mm,所以
2
精度e:0.004mm,不确定度:d=(0.323±0.002)mm
砝码质量m:均值为199.8322g,标准值的标准差σ:0.04988g,精
e 2
0.05g,所以m=(199.83±0.05)g.度e:0.01g,不确定度:
3
2
e=0.1cm,钢丝长度L=96.29-15.70=80.59cm,所以L=(80.59±0.06)cm取g=9.801m/s2.
4mgL
E 2 1.69566 1011N2
m d L
m L 2 d L
1.387%E m L d L E 0.02 1011N2
m
E (1.70 0.02) 1011N2
m
2
、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E
2222
值
斜率
标准差
回归系数
值
5.68×10-40.07×10-40.9992
4Lg
k 2 (5.68 0.07)×10-4
dE4Lg
E 2 1.6971 1011N2
m dk
L 2 d k
1.749%E L d k E 0.03 1011N2
m
E (1.70 0.03) 1011N2
m
E
222
〖讨论及思考〗
我们采用了两种手段来进行数据处理,效果基本是相同的,它们的不确定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两种方法在这一问题中的精确程度基本相同。
二、梁的弯曲测定杨氏模量
〖目的要求〗
1、用梁的弹性弯曲测定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2、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的变化;
〖仪器用具〗
可移动的平行刀口及基座,金属梁,砝码及悬砝码的框架,读数显微镜,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原理〗
在梁的弹性限度内,不计梁自身的重力,梁中点的挠度λ,在λ远小
Gl3
于l时,有E 。
4 ah3
其中l为两刀口距离,a为梁的宽度,h为梁的厚度,G=mg,m为悬挂砝码的质量。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内容〗—测定梁样品材料的杨氏模量
如图搭好设备,并调好读数显微镜使金属框刀口的像清晰,然后读出梁边缘位置。在砝码盘上顺序地加砝码,每次下降显微镜读出梁原来边缘的位置。注意螺距差的问题。然后再反向做一次。最后测出梁的有效长度,宽度和厚度。用作图法和逐差法计算杨氏模量。
〖数据表格〗
刀口位置与砝码质量的关系:i0123456
mi(g)100.34199.77200.11199.76200.00199.69199.89
m(g)100.34300.11500.22699.98899.981099.671299.56
r1(mm)30.59129.47228.23027.13625.98124.85223.629
r2(mm)30.49729.37228.26527.11425.97924.84823.762
ri(mm)30.544029.422028.247527.125025.980024.850023.6955
梁的宽度a(mm):(使用千分尺测量)9.9099.829
9.8709.828
9.8609.841
9.8609.822
刀口距离L:起始位置2.96cm,终止位置28.70cm。梁的厚度h(mm):(使用千分尺测量)
1.5411.542
1.549
1.557
1.5561.565
〖数据处理及结果〗
值
斜率
标准差
回归系数
值
-0.005710.000010.99999
梁的宽度a:均值为9.85238mm,标准值的标准差σ:0.01mm,精度e:
2
0.004mm,不确定度:
e
0.01mm,所以a=(9.85±0.01)mm. 3
2
梁的厚度h:均值为1.5517mm,标准值的标准差σ:0.004mm,精度
2
e:0.004mm,
e
0.005mm,所以m=(1.552±0.005)mm. 3
2
e=0.1cm,刀口距离L=28.70-2.96=25.74cm,所以L=(25.74±0.06)cm.取g=9.801m/s2.
L3g
k 0.00571 0.000013
4EahL3g11N E 1.987011 1023
m4kah
3 L k a 3 h
1.2100%E L k a h E 0.02 1011N2
m
E (1.99 0.02) 1011N2
m
E
2222
〖讨论及思考〗
⑴支柱之间相距不能太近,砝码不能过重,金属框刀口要尽量位于梁的中间;
⑵用叉丝的交点对准中间刀口的尖端比较好,这样可以保证 …… 此处隐藏:16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 基于PLC控制的航空电镀生产线自动输送
- 中考预测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2
- 2018-2023年中国商业智能(BI)产业市场
-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2011new
- 外窗淋水试验方案
-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 学校安全事故处置和信息报送制度
- Chapter 5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 山东省创伤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
- 函数与数列的极限的强化练习题答案
- 10分钟淋巴按摩消脂
- 网络应急演练预案
- 服装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 初二数学分式计算题练习
- (人教新课标)高二数学必修5第二章 数列
- 最新自主创业项目
- 北京大学 无机化学课件 4第4章 配合物
- 贸易公司业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