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2)
各普通高中要按照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内容,民族高中也与其他普通高中一样同步实施高中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
新课程。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应在保证开设好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努力办出特色。鼓励教师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有选择的设计模块,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制定修习计划 学校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数量进行选择,学生可跨班级、跨年级选修。学校在学生选课前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学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得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省里还将进一步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意见。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可以促进教师积极投身于研究活动,建立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
联系,还可以利用各种学术力量,提供可能的研究条件和支撑,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遵循高效、协调与共享的原则,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大力加强校际之间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开发,提高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
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元、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充分认识将成长记录引入高考的重要意义,探索如何科学地应用成长记录,确保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公平。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督导机制,省教育厅负责对全省普通高中课程的教学实施、教学质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等进行监控。
6.严格学生学分管理与毕业资格的认定
学校通过学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学生修
满学年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学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后经考试考核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考试考核未合格的科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
目、模块允许其按规定进行补考,补考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补考仍不合格,允许重修或另选其它科目、模块,对于未经在校修习已经达到课程修习水平要求的学生,允许通过相应的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由学校认定其学分。转学学生在原学校修习获得的学分,经审查核实,转为转入学校的累计学分。省里将进一步下发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生毕业资格由学校根据相关规定予以认定。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四、保障措施
1.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努力营造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良好氛围,使课程改革的理念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新闻媒体要把对高中新课程的宣传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开辟专栏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省、市和设有普通高中的县(市、区)都要设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专项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配备、专业教室建立等所需经费支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由省、市和学校共同承担,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共同制定。
3.提供政策保证。为保障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的有效实施和高中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我省将陆续出台一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
系列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教师人事、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从政策上保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加强师资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由省里统筹,省、市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包括针对教育行政领导、高中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的管理者培训及针对教研员和学科教师的学科培训。设有普通高中的县(市、区)和普通高中也要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校本培训的有效机制,配合省、市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
5.加强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坚持科研引领的原则,充分发挥我省研训一体的优势,建立我省的专家支持系统,积极争取国家级专家对我省课程改革的支持。根据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我省成立8个研究项目组,针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实践指导。
6.完善教材管理和选用制度。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和辽宁省实际情况选用教材,加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对教材教辅编写、选用的管理和指导,严肃纪律,制止滥编、滥印,禁止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各种教辅资料进入课堂。
7.建立课程改革样本学校联系制度。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学校,为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我省确定20所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课程改革工作的样本学校,做到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学校推进新课程的方法,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
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以此带动课程改革工作的健康进行。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各地课程改革工作联系人制度,做到分片负责,及时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8.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研究,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方案、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制度、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模式、校本教研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等。加强教学研究,教研部门要及时提出教学指导意见,构建适应新课程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坚决制止普通高中举办“尖子班”、“重点班”等,为新课程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9.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在充分总结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考试评价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考试评价制度,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教育质量监测和监控体系。根据课程改革工作需要,加快与之配套的高考改革方案的研究,尽快出台我省高考改革方案,报教育部批准后实施。
10.建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督导评估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对课程改革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评估,推进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
1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师资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文件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