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
科学(五年级上册)
准备好了,开始复习!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五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第二单元
光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四单元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1.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 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 的温度。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 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仙人掌原产于 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叶刺——减少水分蒸发。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动物在 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 领。下一页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 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 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 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 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 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 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运动与力
下一页
生物与环境
10.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形成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可以把它们看成 一个生态系统。比如一个草原,一个森林,一个 海洋等1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 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2.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 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 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光
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开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注意不是光源的是彩虹,月亮,镜子等。影 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遮挡物 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3.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4. 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物体的距离有关。物体 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 5.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运动与力
下一页
生物与环境
6.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日晷) 7.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 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8. 阳光下
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 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 最短(中午),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清晨 和傍晚)。一天的影子变化是:(长——短—— 长 ,西——南——东)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阳光到达地球 约需8分钟。(300000千米)或(300000 000米)
运动与力
下一页
生物与环境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光也 是直线传播的。注意:光碰到物体后也会发 生反射。11.运用光的反射的例子有额镜、胃镜、万花筒、 反光镜和潜望镜。制作潜望镜时要用到两面镜子, 安装时镜面相对。奥运圣火是运用凹面镜发射光 的原理。 12.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太阳给我 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 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表面温度达6 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运动与力
下一页
生物与环境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物体和 太阳光垂直升温快。这里的垂直是:太阳光 与物体成90度,不是与地面所成的角度。 14.影响物体吸收光和热的因素有:物体表面的 颜色、物体的光滑程度和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 池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 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 的优点。 16.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 光和高温。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平原 高原 丘陵
特点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 组成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山地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运动与力
2、地球刚形成时是汪洋一片,后来才出现陆地。 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中国西部多高山,东 部多平原。下一页
生物与环境
3、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震和 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 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 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 山,有时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 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 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
缓慢地 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相互挤压后隆起形成 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下一页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 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 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是缓慢、细微、 长期的过程。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 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 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沙砾、沙、粉沙和 黏土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 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外力的风化和生物的 作用使岩石变土壤。下一页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光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 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 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 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 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 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地面带走了一部分土壤微粒就是 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河流也是流水 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 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下一页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运动与力
生物与环境
光
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 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 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 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 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 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 成了地球上不同的 …… 此处隐藏:27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