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下)
4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4.1技术措施设计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二)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H月22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513号);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5号令);
(三)规范标准
(1)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5);
4.2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1)排水沟工程
为了保证汛期尘态安全,同时便于施工与养护管理,设计排水系统为三级排水,首先坡面和台面的径流集中汇入汇水面的抛物线型草沟,再由草沟汇入沿道路设置的梯形断面排水沟,最后由梯形断面排水沟经过湿地水系汇入污水处理中心。
A、草沟
沿等高线在每个平台内侧修筑草沟,章沟即一种在沟内种植草类以防治土壤冲蚀又维护景观的土筑沟。沟底要有一定的坡降,此处取1/500
B、梯形浆砌石排水沟
沿道路修筑浆砌石排水沟。排水沟衬砌材料用混凝土,断面_形状为梯形。
(2)护坡措施
由于孔隙度极低,渗透险差,局部坡面坡度较大,抗蚀、抗冲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做坡面处理以达到护坡日的。护坡方案如下所示:
A、方案一:
铺被覆铁丝网。在植生施工后的坡面上铺置菱形铁丝网,可防止表层土石及植物体滑落,以利植物生长。一般采用规格#12, #10铁丝,网目50mm或52mm。铁丝网铺后需用锚钉固定,锚钉密度一般为3支/m2以上、每100 m2使用主锚钉(∮13mm,L450mm)90支、副锚钉(∮9mm,L350mm)210支以上。铺设铁丝网需超过坡顶(施工坡面之上缘)1m以上固定,并要紧贴地面铺设,接缝处务必重叠10cm以上。坡面凹凸不平处应适当增加锚钉以固定铁丝网
B、方案二:
三维网(又称固土网垫)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拉伸等工序形成相互缠绕,在接点巨才互熔合,底部为高模量基础层的三维立体结构网垫。能防止变形和固持土壤,表面起泡层,填入草籽。三维网施工工序:准备工作、铺网、覆土、播种、前期养护。
C、方案三:
乔灌草植物护坡。栽植灌木、小乔本等木本植物进行边坡防护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实现草、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以促进多样性的、稳定性的坡面植物群落的迅速建立,起到植物防护边坡的功能。
(3)土壤改良
规划区域所覆土来源于矿区周围黏土,土壤通气性不良,收缩性膨胀性强,影响植物呼吸,容易造成生理干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案如下:方案一:植草带内覆30-55cm薄层熟土(无盐碱性种植土)。方案二:乔、灌带筐或蒲包栽植,用熟土及适量有机肥。方案三:乔、灌带土移植。
(4)灌溉系统布设
铺设管道,在山脚下设计水泵提水,引水上山,再从每个节点引出支管后接塑料管进行平台及坡面灌溉。
4.3景观绿化工程设计
(1)绿化工程设计
I型地段:位于矸石堆阴坡上部,植物配置:乔木:臭椿;常青针叶树:桧柏;灌木:
沙棘;地被:苜蓿、荠菜、沙打旺。乔木种植密度为1.5×1.5m,“品”字型
种植,灌木林下种植密度为1.5×1.5m,林下地被满铺。
II型地段:位于矸石堆阴坡中部,植物配置:乔木:臭椿、桧柏;灌木:沙棘;地被:
苜蓿、珍珠梅。乔木种植密度为2×2m,“品”字型种植。
III型地段:位于矸石堆阴坡下部,植物配置:灌木:紫穗槐;地被:苜蓿、荠菜、沙打
旺等,改良土壤。灌木种植密度为2×2m,灌木林下种植密度为1×1m,林下
地被满铺。
IV型地段:位于矸石堆阳坡上部,植物配置:乔木:苦楝、刺槐、合欢;常青树:侧
柏;灌木:紫穗槐;地被:荞菜、高羊茅、苜蓿,局部地段宜种植连翘,
形成垂直绿化。乔木种植密度为2×2m,“品”字型种植,灌木林下种植密度
为1×1m,林下地被满铺。
V型地段:位于矸石堆阳坡中部,乔木:刺槐、榆树、苦楝、臭椿;常青树:桧柏、
沙地柏;灌木:棣棠、沙棘、大叶黄杨;地被:苜蓿、荠菜、苔草、沙打
旺。乔木种植密度为2×2m,“品”字型种植,灌木林下种植密度为1×1m,林
下地被满铺。
VI型地段:位于矸石堆阳坡下部,种植榆树林、刺槐林、刺槐×沙棘×荠菜、臭椿×沙棘
×荞菜、臭椿林,在局部条件较好的地段布置果桃。林网密度2×2m;林下
地被满铺。
入口景观区:为一条120m长,10m宽的一条大道,路旁溪流蜿蜒而过,白色鹅卵石清
新雅致,在汛期时水量增大,水面没过白色卵石,枯水期,水量减少,白
色卵石逐渐呈现,这个也给缺乏景色的冬季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道路
旁列植刺槐,水系沿岸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杉、芦苇、水生鸢尾、水葱、水
葫莲、香蒲、美人蕉、睡莲等。
台地果园区:沿着原有残留山体台地种植苹果,发展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
民生活。果桃为喜光植物,故果桃种植间距设计为3×3m。
运动活动区:在运动活动区的西北面列植刺槐、臭椿组成防护林,株行距为2×3m,“品”
字型种植,在安静体息单元中种植桂花,增加秋季景观,桂香飘千里。
高台景观区:在建筑附近栽植白皮松、刺槐、丰花月季、四季桂等花灌木。在台地边缘
栽植修建种植池栽植迎春,早春迎春开花,枝条下垂形成绿色瀑布,壮观
大方。
安静休息区:在5×5m休息正方型构筑体中栽植桂花,四季飘香几,给人嗅觉上的享受。
防护林:种植榆树、刺槐纯林,种植间距为2×2m。
(2)道路设计
道路总长1018m,蹬道踏步高15cm,塌面宽30cm,采用石条铺砌。
5综合评价
(1)生态效益
通过对废弃地的生态景观重建,不仅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面貌,恢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保存一部分煤矸石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成为活的自然博物馆,为以后评价人类进行工业活动的优劣提供对比参照,也为子孙后代认识煤矸石和利用煤矸石留下一些样本;而且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煤矸石资源利用,对于促进不可再生资源保护,以环境保护为主的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景观效益
改善城市生态景观,创造优良的环境空间,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恶化,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治理地质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舒适愉快的生活环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把生态风景林、园林绿化,湿地水系引入矿区,这对改变矿区传统意义上“脏,乱,差”的形象有重要意义,同时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空间,缓解在城市工作的紧张情绪,也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经济效益
煤矿废弃地生态景观重建,不仅恢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土地的经济价值,而 …… 此处隐藏:44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教育文库]夜场KTV服务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1]
- [教育文库]企划、网络、市场绩效考核方案
- [教育文库]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党的基本理
- [教育文库]201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江苏专版
- [教育文库]干部廉洁自律自查自纠的报告
- [教育文库]2010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拟录取硕士研究
- [教育文库]资金时间价值练习题及答案
- [教育文库]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 [教育文库]英语角内容:英语趣味小知识
- [教育文库]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通知
- [教育文库]劳动规章制度范本范本
- [教育文库]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作业1运动的
- [教育文库]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95推动架设计说
- [教育文库]通用技术教学比赛说课稿2
- [教育文库]2018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Unit 2
- [教育文库]第2章 宽带IP网络的体系结构
- [教育文库]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根据化学方
- [教育文库]小学英语六年级情态动词用法归纳
- [教育文库]甲级单位编制窑井盖项目可行性报告(立
- [教育文库]2016-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全景调研
- 高考英语听力十大场景词汇总结
- 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会议精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英语提优竞赛试题 下
- 江西省2014年生物中考试题
- 长沙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金刚石、石墨和C60》片段教学设计
- 福州教育学院(王旭东)
- 基于EDA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探讨
-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
- 膀胱类癌的诊治体会(附3例报告)
- 发动机积碳产生的原因
- Configuring Code Composer Studio for
-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培养点滴谈
- 46 电沉积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硅-锂薄膜
- 美舍雅阁公司管理中各部门职责
- 去壳剥皮的小妙招
-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仿真研究
-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