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10年发展与前瞻
数字地球:10年发展与前瞻
第24卷 第9期2009年9月
文章编号:10018166(2009)09095508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INEARTHSCIENCE
Vol.24 No.9
Sep.,2009
数字地球:10年发展与前瞻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北京 100190)
摘 要:数字地球是20世纪末期问世的定量化研究地球的一个新的战略方向,是集空间科技、信息科技、地球科学等于一体的交叉学科领域。描述了数字地球的缘起和10年发展历程、概念模型与技术框架、科学与商业共享系统,多层次多学科应用领域和包括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学会、学报在内的学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指出数字地球的重要作用与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出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的设想。
关 键 词:数字地球;空间信息;共享平台
+
中图分类号:P628.4 文献标志码:A
1 前 言
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有效保护与优化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然而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近年来的工业革命之后发现,这个强大的物质文明社会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供应正在出现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在受到自然和人为作用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迫切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理解地球、进而管理好地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
[1]
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
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
998年戈尔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先生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
2]
推进[。数字地球是把有关地球的海量的、多分辨
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的虚拟地球,是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的高度综合,数字地球建设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科技革命,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场纵深变革。
2009年9月,在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10年之后,第6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又将在北京召开。数字地球已走过10年的道路,在这个时刻,回顾数字地球10年发展,前瞻未来走向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2 数字地球理论技术
2.1 理论框架
地球信息科学是数字地球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地球系统理论和信息科学理论、地球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和地球分形与自相似理论等。其中,地球信息理论是基础,地球系统理论是核心。研究中,我们提出数字地球概念模型,指出现实地球、意识地
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
20090809;修回日期:20090818. 收稿日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编号:2009CB723906)资助.基金项目:
郭华东(1950),男,江苏徐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雷达遥感、对地观测、数字地球研究.Email:hdguo@ceode.ac.cn 作者简介:
数字地球:10年发展与前瞻
956
地球科学进展 第24卷
球、数字地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构建了包括数字地球抽象模型、大气圈层信息化模型和分析理
3]论3个方面组成的数字地球理论框架[。
数据,是用于描述数据集的来源、日期、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地理坐标)、管理方式以及其特征的信息。它是数据共享的重要工具。
格网技术。格网是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的分布式集成系统。数字地球的格网计算,即是使一些常规的计算资源、空间信息资源形成一个无缝的集成协同计算环境,为海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提供计算
16]
。资源的支持[
数字地球主要由空间数据、文本数据、操作平台、应用模型组成。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全球性的中、小比例尺的空间数据,还包括大比例尺的空间数据;不仅包括地球的各类多波段、多时相、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影像、各类不同比例尺的数字专题图,还包括相应的以文本形式表现的有关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环境、灾害、人口、全球变化、气候、生物、地理、生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兴起的云计算将成为数字态系统、水文循环、教育等等不同类别的数据[4]
。
操作平台是一种开放、分布式的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各类数据更新、查询、处理、分析的软件系统。应用模型包括在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环境、灾害、人口、气候、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模型。2.2 关键技术
数字地球发展需要关键技术的支撑,以下是在戈尔所述基础上根据需求进一步归纳的7大关键技
术[5,6]。
对地观测技术。对地观测技术为数字地球提供
空间数据源[7~14],是数字地球发展的“血液”供给
者。不仅需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也需要中、低分辨率数据。同时,GIS、GPS、虚拟现实技术均很重要。
海量存储技术。由于数字地球不仅涉及海量的空间数据,还会包括大量的经济、社会、人口等于地球有关的非空间数据,所以海量存储技术可为数字地球的应用储备“能量”。
科学计算。通过它可以解决辅助决策问题,同时还能促进产生知识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创新。尤其是地球科学的实验,因为有的对象或过程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他们的跨度可以从十亿分之一秒到十亿年。
宽带技术。数字地球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且是由很多地区、国家和机构来完成的,浩繁、多源的数据必须通过一系列分布式数据库才能存储。而这些分布式的数据库之间只有通过宽带技术,才能实现数字地球海量数据的调用与共享。
互操作技术。万维网络通过一种简单、通用的网络协议使得其被广泛应用。因此,数字地球也需要通过一种简单的互操作技术,提高地理信息的可
读性与可操作性[15]
。
元数据管理与存储技术。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
地球建设的又一强大计算武器。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其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使得应用者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领域,根据需要询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这是一革命性进步,其核心内涵是计算能力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互联网传输。未来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最终用户将成为云计算的真正拥有者。
3 数字地球共享系统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