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最新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1951320(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9
导读: = 2σ1 (2-3) Δp 1 r 式中:Δp -已知表面张力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 1 σ1-已知液体的表面张力。 = 2σ2 (2-4) Δp 1 r 式中:Δp -未知表面张力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 2 σ2-未知液体的表面张力。 因为两

= 2σ1

(2-3)

Δp

1

r

式中:Δp

-已知表面张力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

1

σ1-已知液体的表面张力。

= 2σ2

(2-4)

Δp

1

r

式中:Δp

-未知表面张力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

2

σ2-未知液体的表面张力。

因为两种液体的最大附加压力(即最大压差)是在同一仪器的同一毛细管测的。所以,上两式的r 是相同的,若将r 消去即得:

9

创业计划,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

σ

2 =

Δp

2

Δp

1

2

(2-5)

因此,在同一温度下,只要测得ΔP1、ΔP2,再由温度查出已知表面张力液体(水)的表面张力;即可由公式(2-5)求出未知液体的表面张力。

三.仪器与药品

1.仪器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装置一套,洗瓶,

吸耳球。

2.药品正丁醇(分析纯),

蒸馏水。

四.步骤

1.用洗液洗表面张力测定仪的外套管和毛细管。方法是在外套管中放入少量洗液, 倾斜转动外套管,使洗液与外套管接触( 注意不要让洗液从侧管流出 ).再将毛细管插入, 这时保持外套管倾斜不动,转动毛细管,使洗液与毛细管接触,再用洗耳球吸洗液至毛细管内,洗毛细管内壁.用完的洗液倒回原来瓶中,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外套管和毛细管, 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外套管和毛细管各三次,即可进行下面实验。

2.在外套管中放入蒸馏水(作为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其表面张力见附录二),将毛细管插入外套管,塞紧塞子,并使毛细管尖端刚碰到液面。读出斜管压差计下面一根管内的零点液位h0(此时斜管压力计两端都通大气)。按图2-1 所示装好仪器,分液漏斗中装满自来水。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分液漏斗中的水慢慢滴入广口瓶中,这时瓶内压力逐渐增加,气泡将通过毛细管端。

从斜管压力计读出第一个气泡通过毛细管端时的最高液位h1,如此重复三次,测三个平行数据,取平均值得h2。

4.测完蒸馏水的最大压差后,倒掉蒸馏水,用 0.02mon/L 的正丁醇洗一次外套管和毛细管,然后再加入该溶液,象测蒸馏水的最大压差一样,测定该溶液的最大压差。依次侧得0.05、0.10、0.15、0.20、0.25、0.30、0.35mom/L 的正丁醇溶液的最大压差。(注意:每更换一次溶液,都应用待定液洗外管套管和毛细管)。

10

创业计划,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

5.记录实验温度.

五.结果处理

1.由附录-查出实验温度下蒸馏水的表面张力。

2.由公式 σ 2 = Δp 2 Δp 1 ? σ 2

计算出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用表格的形式

列出计算结果,并取一组数据附-计算实例。

3.以表面张力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画出正丁醇溶液的σ-c 图。

4.在σ-c 图上选若干点,作不同浓度曲线时切线,依 Gibbs 公式(2-1)求出相应 的表面吸附量;并在坐标纸上画出正丁醇溶液的吸附等温线。

六.思考题

1.实验中,如果毛细管深入液面 1mm 会造成多大误差?

2.实验中,为什么要尽量放慢鼓泡速度?

3.实验中,为什么要求从稀到浓逐个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

4.解释σ-c 曲线的变化趋势。

5.实验中,影响表面张力测定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11

创业计划,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和电泳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溶胶制备的基本原理、并掌握溶胶制备的主要方法;

2.利用界面电泳法测定AgI 溶胶的电动电位。

二.实验原理

溶胶是溶解度极小的固体在液体中高度分散所形成的胶态体系,其颗粒直径变动在10-7~10-9m 范围。

1.溶胶制备要制备出稳定的溶胶一般需满足两个条件:固体分散相的质点大小必

须在胶体分度

的范围内;固体分散质点在液体介质中要保持分散不聚结,为此,一般需要加稳定剂。

制备溶胶原则上有两种方法:将大块固体分割到胶体分散度的大小,此法称为分散法;使小分子或粒子聚集成胶体大小,此法称为凝聚法。

(1)分散法

分散法主要有3 种方式,即机械研磨、超声分散和胶溶分散。

①研磨法:常用的设备主要有胶体磨和球磨机等。胶体磨由两片靠得很近的盘或磨刀,均由坚硬耐磨的合金或碳化硅制成。当上下两磨盘以高速反向转动时(转速约5000 -10000rpm),粗粒子就被磨细。在机械磨中胶体研磨的效率较高,但一般只能将质点磨细到1um 左右。

②超声分散法;频率高于16000H 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高频率的超声波传入介质,在介质中产生相同频率的疏密交替,对分散相产生很大的撕碎力,从而达到分散效果。此法操作简单,效率高,经常用作胶体分散及乳状液制备。

③胶溶法:胶溶法是把暂时聚集在一起的胶体粒子重新分散而成溶胶。例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的沉淀实际上是胶体质点的聚集体,由于制备时缺少稳定剂,故胶体质点聚在一起而沉淀。此时若加入少量的电解质,胶体质点因吸附离子而带电,沉淀就会在适当的搅拌下重新分散成胶体。

有时质点聚集成沉淀是因为电解质过多,设法洗去过量的电解质也会使沉淀转化成溶胶。利用这些方法使沉淀转化成溶胶的过程成为胶溶作用。胶溶作用只能用于新鲜的沉淀。若沉淀放置过久,小粒经过老化,出现粒子间的连接或变化成大的粒子,就不能

12

创业计划,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

利用胶溶作用来达到重新分散的目的。 (2) 凝聚法主要有化学反应法及更换介质法,此法的基本原则是形成分子分散的过饱和溶液,

控制条件,使形成的不溶物颗粒大小在溶胶分散度内。此法与分散度相比不仅在能量上有限,而且可以制成高分散度的胶体。

①化学反应法:凡能形成不溶物的复分解反应、水化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皆可用来制备溶胶。由于离子的浓度对胶体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在制备溶胶时要注意控制电解质的浓度。

②改换介质法:此法系利用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相差悬殊的特性,使溶解于良溶剂中的溶质,在加入不良溶剂后,因其溶解度下降而以胶体粒子的大小析出,形成溶胶。此法作溶胶方法简便,但得到的溶胶粒子不太细。

(一)溶胶的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叫电

泳。电泳现象证实胶体

粒子的带电性。胶体粒子带电是因为在其周围形成了扩散双电层。按对固体的关系,扩散双电层离子可沿滑动面分为吸附层离子和扩散层离子两部分,使固体表面和分散介质之间有电势差,即ξ电势。ξ电势的大小可通过电泳实验测得。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根据胶体粒子的相对运动速度计算ζ电势的基本公式是:

ξ=ηld

(3-1)

εtv

式中: ξ-胶体粒子的电动电势(V);

η-介质的动力粘度(Pa.s);

d-溶胶界面移动的距离(m);

l-两电极之间的距离(m);

ε-介电常数(F/m); V-两

级间的电位差(V); t-电

泳进行的时间(s)。

水的粘度和介电常数查附录二和附录七。 …… 此处隐藏:267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最新版)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1951320(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6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