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持续成长研究(3)
第五章:案例分析。本章通过分析联想集团的成长历程,讨论了企业家精神在现实企业成长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对案例分析,提出企业家精神通过对企业文化、组织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等方面发生作用,以实现企业持续成长。对我国企业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企业的持续成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本文对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持续成长模型的研究仅仅是从知识观的视角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无论在研究的内容还是方法上,都有进一步深入完善的空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2主要创新之处
1.从知识的角度重新定义企业家精神,并以企业知识运行机制为基础构建企业家精神内部传播机制。
2.创造性的提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永不满足、永不言败、勇往直前”。3.基于企业家精神及其传播机制构建企业持续成长的四阶段模型。1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相关文献评述
2.1企业家的相关概念
“企业家”这个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 坎梯龙于1775年首次提出的,他把企业家定义为承担经营风险的人。此后,关于企业家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以下是对研究企业家的代表人物及相关理论的一些归纳。国
(1)坎梯龙、霍德盖茨和奈特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经营者,是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人,这就要求企业家具有突出的经营才能、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2)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企业家通过创新使市场失衡,从而创造利润。所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重要因素。o
(3)哈耶克,柯斯纳、西蒙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作为决策者,企业家必须有着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触角和果敢的决断力。
(4)卡森等人认为企业家是一个组织的创造者,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组织,且其行为受其自身所处的组织环境的影响。企业家尤其是创业期的企业家是组织的缔造者,具有高度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企业往往是企业家人格化的表现:而组织又通过组织环境与知识的开发利用过程之问的相互作用来影响企业家的活动。
(5)而熊彼特和柯斯纳则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论证了企业家足促使市场均衡的中间商。前者认为企业家是市场均衡的“破坏者”,通过市场失衡而逐利;而后者则认为企业家是市场均衡的“均衡器”,通过恢复市场均衡而获利。企业家能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并通过创新使企业增值,从而不断地为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6)马歇尔、舒尔茨则认为,企业家是恢复市场均衡的异质型人力资本。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有着相反的特性,就是其边际获利能力是递增的。马歇尔眼里的企业家就是凭借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除市场不均衡性,并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指明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其叮栋虹.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熊皮特.经济发展理论—封于利润.资本、信息、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IMk何畏等译校.商务印书馆,19901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问题就是获得知识和利用知识的问题。①
2.2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理论及其本质
2.2.1企业家精神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评析
。企业家精神”是英文“entrepreneurship”的中文译法,由“entrepreneur”加上抽象名词后缀“ship”构成。它是由法文“entreprendre”引申而来,其意思是“着手工作,寻找机会,通过创新和开办企业实现个人目标,并满足社会需求”。严格意义上,“entrepreneurship”是对于初创企业的初创精神,很多国内学者将其翻译为创业精神。近几年来,国外亦有学者提出了“intrapreneurship”这一单词与“entrepreneurship”相对应,被称之为内企业家精神,指现有企业或者大企业内部的创业精神。本文中,我们融合“intrapreneurship”于“entrepreneurship”之中,将“entrepreneurship”翻译为“企业家精神”。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就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有过精辟的论述,以下我们罗列了几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经典定义:
熊彼特(Schumpeter,1934):企业家精神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或是以别人没用过的方式做事的组合。具体说来,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寻求新的供给来源;实现新的组织形式。@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社会发展的策动力量。
桑巴特(Sombart,1958):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动态的力量,是一种世界性的追求和积极的精神,包括重视核算、注意效益。
柯兹纳(Kirzner,1973);企业家精神就是抢先抓住新的机会的能力。认识到机会并抓住机会可以“矫正”市场,把市场带回平衡状态。因此,他强调企业家精神的利用市场内在的获利机会方面。
舒尔茨(Schultz,1975。1980):企业家精神为处理非均衡的能力。
德鲁克(Drucker,1985):企业家精神就是一种革新行为,这种行为为现有资源赋予了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德鲁克己把企业家精神明确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系统地提高到社会进步的杠杆作用的地位。@
加特纳(Gartner,1988):企业家精神就是组织的仓U造,是新组织产生的过程。。马歇尔.经济学塌i理(上卷)IMl.^商务印书馆,1997
。熊皮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息、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等译校.商务印书馆,1990。彼得.杜拉克危U新与企业家精神fM】.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0.91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梯莫斯('11immons,1997):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整体权衡,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
温可塔曼(Venkataraman,1997):企业家精神研究的目的是理解机会是如何导致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发现、产生和应用的,是谁控制着这一过程,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梅瑞斯(Mirris,1998):企业家精神就是个人和团队通过资源的投入和机会的利用来创造价值的过程。它可能发生在任何组织环境下,可能产生多种可能的结果,包括新企业、新产品、新服务、新流程、新市场和新技术的产生。
夏莫和克里斯曼(Sharma&Chrisman,1999):企业家精神包括组织的创建、重组,或是组织内部及外部的革新行为。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作了精辟的阐述。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中包含着许多共同之处,我们称之为普遍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性。熊皮特的企业家“创新者”定义,无疑是企业家精神特征最好的注释。“不确定性承担者”在挑战充满风险的不确定性环境时必须进行创新,“以变制变”,而且创新活动本身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当然要承担由创新而产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敏感地察觉机会,为创新确定方向。创新是利用机会的必然要求,创新能力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不仅奈特强调了企业家 …… 此处隐藏:240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