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7
导读: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考试说明 物理 一、考试范围 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

201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考试说明 物理

一、考试范围

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标

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按照要求作图,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分别如下。

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的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质 量 和 密 度 质 量 2.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1.密度的概念 密 度 2.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概念 3.力的单位 4.力的三要素 5.力的作用效果 重 力 摩 擦 力 1.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合力的概念 2.同一

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1.长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长度测量 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 动 和 力 2.速度的概念 机械运动 3.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4.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5.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惯性及 牛顿第一定律 压力与 压强 1.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 1.压力 2.压强的概念 3.压强的单位 4.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液体内部 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 与流速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连通器的应用 1.大气压现象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一直线上 二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压 强

1.浮力 浮 力 浮 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 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1.杠杆 杠 杆 2.力臂的概念 3.杠杆平衡条件 4.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滑 功 轮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 3.运用功公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1.功率的概念 功 和 能 功 率 2.功率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运用功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机械效率 2.机械效率 3.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机械能 声音的产 生和传播 乐音与 噪声 光的 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 现 象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透 镜 2.机械能 3.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声 现 象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传播 1.乐音的三要素 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规律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光的折射现象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虚像的条 件 2.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热 现 温 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 单 机 械

透镜成 像及应用

象 熔化 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现象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3.晶体的熔点 4.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1.汽化

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汽化 和液化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4.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5.沸腾过程中吸热 6.液化现象 7.液化过程中放热 升华 和凝华 分子 动理论 内能 1.升华和凝华现象 2.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热量的概念 2.热量的单位 3.燃料的热值 1.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 3.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 4.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1.热机的能量转化 热 机 2.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3.热机的效率 能的转化与 守恒 1.能量守恒定律 2.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电 路 2.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3.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电流的形成 电 流 2.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电 压 1.电压的作用 2.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电阻的概念 电 阻 2.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 能 和 热 量

简 单 电 现 象

导体和绝缘 体

电 流 定 律

(三)基本技能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3.会调节托盘天平,会使用游码,会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会用量筒测量体积。 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6.会作力的示意图。 7.会查密度表。

8.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9.会画杠杆力臂。

10.会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光路图。 1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1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 13.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4.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5.会读电能表的示数。

16.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17.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8.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19.会读电阻箱的示数。

20.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

三、试卷结构

物理试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知识内容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为:

力学、声学 约40分 光学 …… 此处隐藏:19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3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4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