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学法指导】 一、知识链接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

【学法指导】

一、知识链接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阿Q正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我知道的鲁迅还有:_《狂人日记》_____________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二、知识预习

⑴ 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ân) ...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缠络(chán) ...

攒 (cuán) 珊瑚(shān hú ) 豁(huō ) ....

敛 (liǎn) 脑髓(suǐ ) 陌生(mî) ...

人迹罕至(hǎn) 觅食(mì) 竹筛(shāi ) ...

秕谷(bǐ) 系(jì) 书塾(shú) ...

三、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_两_个部分内容,先写__百草园__,后写__三味书屋_。

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3、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

填空:( 有趣 )的百草园

( 枯燥 )的三味书屋

4、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

⑴_____百草园中有趣的动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神奇的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冬天在雪地捉鸟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确záo(凿 ) 菜qí( 畦 ) 桑shân(椹) 斑máo( 蝥 )

cuán(攒)成 脑suǐ (髓) 蝉tuì( 蜕 ) 倜tǎng( 傥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 班蝥 消释 绅士 盔甲

B.渊博 签赏 秕谷 罕见

C. 书塾 臃肿 觅食 恭敬

D.质朴 缠络 绣象 和蔼

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A.确凿(záo) 斑蝥(máo) 菜畦(qí)

B.皂荚(jiá) 桑葚(sân) 油蛉(líng)

C.珊(shān)瑚 秕(bǐ )谷 蝉蜕(duì)

D.盔(kuī)甲 骨髓(shuǐ) 倜(tì)傥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写了__百草园___ 的生活和_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_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

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3、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

【学法指导】

一、情境引入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二、研读赏析第一部分“百草园”

1、默读第一段,选文中的词语,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因为在百草园中不仅有春夏的美丽,还有惊险的美女蛇的故事,冬天的百草园因为可以捕鸟,也变得别有情趣,所以百草园在那时是我的乐园。)

【合作探究】

1.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

A、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就有 )

B、“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C、“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D、请同学速读此段下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这部分内容。)

2.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 (①先写动物,后写植物。②参考答案: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察,而是自己动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尝 觉得更加好玩。增长许多知识 )

3.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4.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

读后,请另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

(一系列的动词是:扫一支一撒一系一牵一看一拉)

【复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 qí) 桑葚( shân ) 斑蝥(máo ) ...

秕谷( bǐ) 人迹罕至( hǎn) ..

2、第二段可谓形声色味全,春夏秋齐备,请举例说明。

形:“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

色: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覆盆子“又酸又甜”

春:桑葚、菜花是春末的

夏:蝉鸣

秋:蟋蟀

3、仿写: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百草园的内容,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将我们带入儿童乐园——百草园。作者在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否也像百草园那样有情趣呢?让我们研读一下。

研读与赏析:

一、齐声朗读过渡段。读后,讨论下面问题。

1.家里人将少年鲁迅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时却是怎么想的?

< …… 此处隐藏:25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4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