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大全(9)
(2)讲台对教师是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可多得的机会。现实情况是,师生接触基本上限于课堂。学生通过课堂可以领略到优秀教师的学术造诣、治学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方法、思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
16
生观、思想品质、价值取向、为人处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站讲台”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生期望老师的讲课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授课有艺术。课堂的时间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教师应珍惜课堂的分分秒秒。站好讲台、讲好课,取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信任,进而体现了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
4、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怎样做到保持优良学风、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静心读书,用心做事,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完善学术人格;第二,传承优良学风与品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第三,净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1.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活动中选择、确定( A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a)研究专题(b)科学问题(c)研究方法(d)技术路线
2.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问题与目标、提供( D )、搜集/分析信息、协作探究、发布/评价学习成果。
(a)研究经费(b)通信地址(c)标准答案(d)资源和工具
3.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点包括:学习的主体是( C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
(a)教师(b)家长(c)学生(d)同学
4.信息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学习活动的情景化、学习活动的( B )。(a)随机性(b)自主化(c)重复性(d)多元化
5.信息化环境下非正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类型有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基于专题的学习活动、基于网络游戏的学习活动、基于网络探究的学习活动、基于( A )的学习活动。
(a)虚拟情景交互(b)同学互助(c)真实环境(d)强化训练
6.影响课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队伍、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 D )、课程教学活动、课程教学评价。(a)质量(b)资源(c)方式(d)方法
7.信息时代的学习特征是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 D )、学习方式多样化。
(a)自由化(b)方便性(c)复杂化(d)数字化
8.专题学习网站是以( B )为导向,以学习网站方式,把“专题知识”、“扩展知识”、“专题资源”、“学习互动”、“学习评价”进行整合,作为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活动的平台。(a)科学知识(b)专题知识(c)计算机技术(d)文化艺术 9.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是基础宽厚、( C )、知识交融。(a)思维敏捷(b)擅长练习(c)知识面广(d)社会经验丰富 10.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表现在能力的综合性和能力的( A )。
(a)创新性(b)多样性(c)复杂性(d)可塑性二、简答题
1.简述基于多媒体演示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二)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三)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四)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五)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六)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七)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八)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简述基于网络教室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基于多媒体教室网络的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包含有这三个属性,其实质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网络构筑新的教学结构。其特点如下: 1)新型教学环境——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室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既具有 CAI 及网络的优点.又具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特征。 2)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3)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4)能够符合各个学科自身教学特点。 3.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 4.什么是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俗称一专多能的人才。 5.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信息技术初步构建成的信息化环境,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了教学环境,为教育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信息技术资源平台的建立,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平台; 3)信息技术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养。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网络课程建设的作用有哪些?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来表现的某门学科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17
网络课程基本内容:1)开放学习指导信息;2)引入先进实用、适宜自主灵活学习的内容;3)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转变学习方式;4)整合各类教学资源;5)引入交互工具,建立师生互动平台;6)开展多种学习评价;7)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网络课程建设的作用:实现教学信息公开、充实发展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师生互动平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习评价方式。 2.论述“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
1)基本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2)主要特征:①强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求教师引导并监控教学进程。②虽然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并没有被排除,但被置于较次要的从属位置;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全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形成的。
③可用较短的时间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效率较高,但难以培养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更有效地起作用。
3)实施步骤:①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阐明教学目标,呈现并讲解先行组织者和唤起先前的知识体验。②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介绍与呈现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实验、阅读、作业或播放录像等多种形式,应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结构性。③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依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类属关系采用渐进分化策略,总括关系采用逐级归纳策略,并列组合关系采用整合协调策略。④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一要应用精细加工策略和反思策略来巩固和深化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二要通过操练与练习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3.论述“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实施步骤。
1)基本内涵:是指在教学过 …… 此处隐藏:22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