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2017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大全(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三、论述题 1. 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 一、动机。即学习态度的树立,学习内动力的激发。 二、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压力与成功的动力。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三、论述题

1. 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

一、动机。即学习态度的树立,学习内动力的激发。

二、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压力与成功的动力。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学习中,适当引入竞争是很有必要的。有竞争必然会产生压力,如果学生能够战胜困难,挑战压力并获得成功,则可以体会成功的快乐。

2. 大学新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

传统模式引发兴趣、讲授、考评引出学生原有的看法。规范观点的引入。对观点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关注最核心的内容,监控。

首先,它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基于学生的想法,但不会任由其四处发散,先去调研了解,然后讲解规范,但是这种定律或研究成果的讲解不不意味着灌输知识,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来考查知识点合不合理。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之后来证明或延伸出应该关注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灌输式的过程,而是说一切都是开放的,尊重学生动机,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里面都让学生不断的思考。这不是给学生定论,而是给学生一个可参考、可参照,别人已经做的,至于对不对,学生可以通过批判,通过验证去得出结论,然后再提炼、再收回到最核心的问题上。这种教学看上去仍然是老师在一直讲,但它是在时刻引导着学生进行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以刻板的时间分配为标准,关键是看实质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更大一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一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尤其独到之处,同时在建设一个开放动态的知识结构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3. 大学课堂运用讲授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善于处理教材的系统性与讲授的重点突出。

(二)讲授要“深入浅出”: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度理论、深邃思想、深刻思路。

(三)善于应用启发式,吸引学生同步思维。

(四)指导学生听课、记笔记

(五)不断提高讲授的艺术性——备课,既要备内容,也要备方法。

4. 试论述世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趋势。

一、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

由传统的讲授法、调查法到新的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我们发现在教学方法的功能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

(一)传统教学功能的教给知识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教育目标、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制约。传统教学的时代,教育目标与现在相比,教育目标的要求比较简单、低级,知识更新速度慢,总量比较少,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也就是说传统上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智能培养,其功能是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知识,是传统教学的产物,其与传统教学是适应的,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是适应的。

(二)教会学习是趋势变化是绝对的。随着社会、教育、人的变化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世界的变化,世界的变化要求的教育的变化。当代世界变幻无穷、是全球化的、充满竞争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此时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之间的竞争。这从侧面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高等教育要求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科学研究之地,更应发挥其引领性、创新性的优势,在此种情况下,应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与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世界形势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目标的变化要求教会学习。

当代世界知识迅速更新、发展,知识总量激增,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很难掌握所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即使教师掌握了所有的知识,要想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也具有极大的限制性。知识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终身学习,相应地终身学习需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此外,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也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为教会学习奠定基础。由教给知识转变到教会学习,这其中暗含了思想上的变化、观念上的变化。教会知识,那么能教会学生知识吗,学生能被教会吗?

二、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到启发式

教学方法功能上的变化,是客观变化的环境之影响,本质上它反映了教学方法指导思想上的变化。思想上的变化,是深层次的变化、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变化。

(一)高校学生的特点

随着心理学、教学理论等的发展,人们逐渐科学认识高校学生的特点,高校学生绝大多数身心已基本成熟,他

11

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主动性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人,是正在发展的、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思想上辩证思维快速发展。总之,高校的学生独立性、创造意识快速发展。

(二)注入式与启发式的比较

启发式承认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相信学生是能独立思考的主体,相信学生是发展的;相信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情感;相信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有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启发式教学优于注入式教学。

1.教育目标上,启发式教学强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举一隅反三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而注入式教学重视知识教学,忽视能力培养。

2.教与学的关系上,启发式教学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学生愤,学生悱。而注入式教学将教师权威绝对化,而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知识仓库和存储器。

3.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启发式教学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组织学生与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上,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程度与水平;注重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而注入式教学采用单向的“填鸭式”强制灌输,忽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独立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方法的指导。

(三)启发式是趋势

由上可见,启发式教学认可学生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认识是一致的,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体现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统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原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心理学中关于动机、兴趣的理论,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是结合学生实际举一隅,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符合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是科学的。启发式是科学的,是改革的趋势。

教学指导思想上的启发式是当代世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之一,它影响着教学功能、教学结构的改革。在教学功能上的改革是由教给知识到教会知识,在教学方法结构上的改革又是什么呢?

三、教学方法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

教学方法结构上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是教学功能“教会学生学习”的趋势与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的趋势的表现,是教学方法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高等学校不仅 …… 此处隐藏:244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7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大全(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4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