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育文库 >

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与中国传统音韵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导读: 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与中国传统音韵学 栾建珊 吴文红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始于四世纪的中国传统音韵学对语音的分类方法与现代音系学中的区别语音的二分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与中国传统音韵学

栾建珊 吴文红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 要:始于四世纪的中国传统音韵学对语音的分类方法与现代音系学中的区别语音的二分法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我国古代的音韵学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区别特征给语音分类了。文章对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和中国传统音韵学中的区别性特征理论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区别特征;二分法;韵书;等韵图

中图分类号: H1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2-0033-02

一、引言

布拉格学派是二十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学派,其在语言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是音位学理论。“区别性特征”理论是该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其理论和方法都对后来的现代语音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叫“小学”,中国传统音韵学是“小学”的下位学科之一,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而且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中国古代的学者研究汉语的语音只能依靠口耳来进行,但是他们分析语音的方法和所归纳的汉语音变的相对规律可以和现代音系学中的区别特征理论相媲美。特别是早期的语音分类法,和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的对立的分类很相似。

二、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雅各布逊与美国语言学家哈勒等人在特鲁别茨柯依音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音位理论。他们以声谱分析的成果为基础,系统地提出了对分法理论以及区别特征学说。这一理论为现代音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他们认为,音系分析的最小单位不是音位,而是区别特征。一切语言的音(无论元音或辅音)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声学特性或生理特性,用对分法分成一对对的二元最小对立体。区别特征是语言中的最小对立体,这些最小对立体都是偶值的,即音位与音位之间的关系是由一系列二项对立构成的。传统语音学对音位的分类是以多项对立的形式出现,区别性特征则是以二元对立的形式出现。例如,英语/f v/或/p b /这两对音位的区别就是,/f p/是清音,/v b/是浊音。清/浊便是对立的音位的最小的区别性特征。雅各布逊等人把这些一对对的最小对立体归纳为12对。并且指出,世界上各种语言都可以用这12对区别特征加以描述。这12对区别特征是:元音性/非元音性、辅音性/非辅音性、鼻音/口音、聚集/分散、突发/延续、粗糙/圆润、急停/非急停、浊音/ 清音、紧张/松弛、顿音/锐音、升音/平音、降音/平音。每一个区别特征都用两个对立的术语。他们认为,传统的任何多项对立都可以归纳为上述的二项对立。对分法理论以及区别特征学说成为了音位分析的基础。

雅各布逊创立的区别特征理论解决了音位的对立,建立了语音的分类系统,对现代语音学研究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区别特征的二分法,其后的很多语音学著作都以此作为理论基础。

三、中国传统音韵学中的区别性特征理论

中国传统音韵学始于四世纪,是研究汉字字音和它的历史

变化的一门科学。它分为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三部分。“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古音学”研究的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等韵学”是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最初是分析韵书中的反切,后来又用它来研究、分析、描写近代的语音系统。

韵书和等韵图是古代完整展示汉语音系结构的方法,主要通过对大量汉字的层级和交叉分类来展示音系结构。作为工具书的韵书是以分韵和注音为主要功能的。等韵图是前人所制作的一种韵图,也就是拼音表,是唐宋时的学者总结前人的语音描写研究、研制的用汉字编排的声韵调配合表,其特点是分析每个字音的构成成分,揭示声母、韵母、声调之间组合规律的。无论是韵书还是等韵图对字音的分析主要是对声母、韵母、声调的分析,其分类也主要是针对声母、韵母、声调。在分类时,音韵学家所采用的方法也多是二分对立法。如:

韵书中的分类:1.声母/韵母

现代语音学将汉字字音分析成音素,音素又分析成元音和辅音。中国传统音韵学根据反切原理将汉字分析成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用反切上字表示声母,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反切之法始于东汉末年,把汉字字音分析为二,尽管分析不够精密,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2.清/浊

传统音韵学特别注意区分“清”和“浊”。 “清”和“浊”是古代学者对同一部位的声母从发音方法方面加以区分,用语音学术语解释,清音指不带音的辅音,浊音指带音的的辅音。带音、不带音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不颤动。声调的低、昂是由声母的清浊决定的。

传统音韵学早期把声母分为“清”、“浊”两类,后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现代音韵学里的辅音清浊的概念也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

3.舒/促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舒促是古代学者从另一角度给四声分的类。他们根据四声的长短将四声分为舒促两大类。舒声指发音长的声调,包括平声、上声、去声。促声指发音短的声调,即入声。这是早期关于四声的性质,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古代汉语的平上去三声发音近似。

4.平/仄

古代学者又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为平声,上去入三

收稿日期:2012-01-20

作者简介:栾建珊(1969-),女,山东招远人,讲师,从事应用语言学、古代汉语方向的研究。      吴文红(1969-),女,新疆伊犁人,讲师,从事语言教学法、英汉翻译方向的研究。

33

声为仄声。平声和上去入三声之间语音差别较大。古代汉语声调的平仄不仅决定诗词的格律,还影响到语音的变化,对语音史的研究也必不可少。

5.长言/短言

长言,就是发母音时,让语音有一个持续的时间,用国际音标表示就是[:]。短言就是没有这种持续,很短暂就过去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音和短音。

等韵图中的分类:1.洪/细

等韵图这个拼音表把所有的韵母分为四等,“洪音“、”细音“这一对名称就是针对四等而说的。江永《音学辨微》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一、二等无介音[i], 开口度大,故其音为洪,三四等有介音[i], 开口度小,故其音为细。后来的四呼就是根据韵母中的洪细划分出来的。

到了近代汉语,中古的开合四等变成了开口、合口、齐齿、撮口四呼,人们又把开口呼、合口呼称之为洪音,把齐齿呼、撮口呼称之为细音。

2.开/合

这是古人从韵头和韵腹的角度对韵母的分类。所谓开合,即指开口、合口。开口韵类,指韵头不是u或不以u作主要元音的韵母,是合口韵类,指韵头是u或以u作主要元音的韵母。两呼的划分是符合中古语音系统事实的。根据古代等韵学家的研究,中古时期的韵母只有[i]和[u]两种韵头,而没有[y]韵头,所以古代的开口呼和合口呼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圆唇和不圆唇的区别。现代汉语分为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这是语音发展变化的结果。

3.轻/重

有的等韵图用“轻”、“重”来表示开合,即把开叫“重”,把合叫“轻”。此外还有“重中轻”、“轻中轻”、“ 轻中重”、“ 重中重”等名称。一般来说,凡是“重”字在前头的就是开口,凡是“轻”字在前头的就是合口,重和轻不同图,所以等韵图处理开合的办法就是分成两个 …… 此处隐藏:32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布拉格学派的区别特征理论与中国传统音韵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076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