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资格考试 >

王佳-毕业论文(定稿1)1(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2
导读: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

8

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2、语文修养。这的“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相关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而不是像大部分老师那样,所有的课文一律用“讲读”的方式来上。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

3、文学修养。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因为语文课堂,重要的媒介还是语言,这里还就语言来说文学性。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呢,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老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四、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的途径

9

1、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基本功: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一般说,教师的知识应该多于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名智;读诗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要在积累知识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严谨治学,做一个真才实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可以说是起点,语文知识影响着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语文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基本功,即渊博的专业知识文学功底,娴熟的语文教学技能,畅达的语言表述及丰富的教学经验等。语文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随着“大语文观念”在教育系统上不断形成,语文教师作为此观念中重要因素逐渐被人们重视。 ⑴渊博的专业知识

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他们是教育领域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工作者,所以专业知识的丰厚程度是衡量教师优劣的主要标准。专业知识是教师作用于对象的资本,是用以对学生“加工”的材料,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必备业务素质。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归根到底还是专业基础,即文学功底,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师文凭,以适应教育工作,语文作为人文大科,教师的文学功底不仅仅着眼于国内作品,还应该关注国际作品,不局限了解而在于研究比较,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在大语文教育观念逐步形成的现在,语文涉及的面不断扩大,这也对教师提出更新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在讲堂讲授和师生活动的活动中游刃有余。 ⑵娴熟的教学技能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教学的科学和艺术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娴熟的教学技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所肯定,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热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加,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 ⑶畅达的语言表达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苏联教育家苏

10

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所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教育技能,而在众学科中语文是语言学,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技能不可小视。 ⑷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建立在经验基础上,更是教学经验积累,是由量化向质转变的过程,语文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直接引导着教学的过程及效果,要使现代语文课堂“活”起来,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语文教师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

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没有理论指导文学作品,教学活动显得苍白无力和肤浅。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到经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和文章。

3、语文教师要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

语文教师要提高文学修养,仅仅靠阅读和钻研教材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要阅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儒学为主体的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外的文学名著和时下的一些文学作品。

首先要大量阅读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广泛的阅读,是走向文学创作的第一步。在阅读中要细细体会文学作品语言、架构、立意上的独特性。所谓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不单要明白作品的“意”,还要学习产生这些“意”的写作技巧,从文学作品中吸取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中。一是要阅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儒学为主体的灿烂的传统文化。 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经典,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我们今天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二是要阅读大量中外文学名著。 通过广泛阅读不同时期的世界文学巨匠的作品,体验名著的丰富情感内涵,有益于激发人的生命激情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感悟名著的思想精神魅力,有益于丰富读者的思想,提升他们的精神

11

追求和审美品味。品味文学名著的艺术形象 …… 此处隐藏:35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王佳-毕业论文(定稿1)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567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