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高等教育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8
导读: 2.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来折一折锐角和钝角。然后用三角板来验证一下,折的对不对。 用纸片来拼一拼锐角和钝角。 你会画锐角和钝角吗?那就请你来画一个吧。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

2.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来折一折锐角和钝角。然后用三角板来验证一下,折的对不对。

用纸片来拼一拼锐角和钝角。

你会画锐角和钝角吗?那就请你来画一个吧。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直角、锐角、钝角 教后反思: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玩,在玩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都看到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问题,进一步以我们的调皮猴为什么不一样高了呢?这一问题引出对角的大小比较的学习。

4课题 课本27页自主练习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

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三角板、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 18 页 共 86 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因为在课堂上练习过,所以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说几个就可以。 2、比较角

用三角板先来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 在班级中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角的,为什么说他们是锐角和钝角。 3、画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锐角和钝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

4、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一样的活动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能数出个数就可以,不要再过多的扩展,以免增加学生的难度。

6、这是一个做角的活动。可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与本单元的信息窗首尾呼应,突出了动手操作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认真观察,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7、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8、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一方面深化了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概念

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了画角的知识。练习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合作交流学习角的画法。

5课题 课本28页我学会了吗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找角。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综合练习。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该图图文并茂,用一首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找出图中所包含的各种角。然后组织交流回顾,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学习: 1、找一找图中的锐角、直角、钝角。

第 19 页 共 86 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2、找出两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并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3、你能用带角的图形来创作一幅画吗?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在这节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图,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

学生用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体现能力培养和数学美的教育。

课题 实践活动一 -—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信息窗解读:本实践活动是在第二册已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记录和了解人身体的有关数据,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与探索意识。 课型:实践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的数学。 2、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身的联系,数学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数学人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的数学。 教学难点: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测量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1.5米长的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通过怎样才能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呢?复习有关厘米和米的知识,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2、教师向学生了解询问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小秘密,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我们身上还有其它的小秘密,进入活动。 由此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二、活动过程。

1、在认识庹、身高、脚长、拳的周长,让学生们进行估测,来调节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对估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29页的插图 。 提问:插图中学生是如何分工的? 都是由做什么的?

他们各自是如何进行测量的? 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他们是如何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的? 如何记录?

第 20 页 共 86 页

…… 此处隐藏:7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6165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