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及实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 第1课 变化的世界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 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及实验汇总

第1课 变化的世界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记录物体的变化,我们采用的方法有拍照片、文字描述、画图等。 4、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第2课 多样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电话等。 3、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

1

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5、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6、紫外线强度是指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7、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极热7个等级。

第3课 观测天气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仪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2、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变化形成的。

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温度计。 4、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5、制作风向标的技术关键是风向标能自由转动。 6、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7、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的天气数据不一样。

第4课 发布天气消息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2、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的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3、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

4、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了。

第5课 天气与生活

2

1、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2、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3、检测酸雨方法:ph试纸、牵牛花

4、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5、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台风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

6、台风是天气对我们生活和生产不利的一个例子。 7、农村与城市相比,气温低,人流量小,建筑物低矮。 8、城市中心的气温会比农村的气温高。

第6课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知识点

1、固体的主要性质是: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流动,绝大多数不易被压缩。

2、液体的主要性质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并且能填充不同形状的容器。不易被压缩。

3、气体的主要性质是:没有一定的形状或体积,可以被压缩进一个较小的容器或无限膨胀。

二、演示实验 (一)使用天平

1、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每个天平都有它的称量范围,被测物体的质量;能超过这个 范围,称量之前,先要估量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再选用适当的砝码。

②要保护天平盘,脏的、湿的、有腐蚀性的以及粉末状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里。

③注意保护砝码,往天平盘甲放砝码时要用镊子夹,而不能用

3

手直接拿。用完以后仍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里,不允许放 在其他地方。

④要保护天平,取放物体、加减砝码都要轻拿轻放,避免振 动。

2、待指针指在标度盘中央,或从标尺上看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之 后,停止加减砝码,此时天平已平衡。

3、计算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包括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即为被 测物体的质量。

4、实验完毕,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 (二)使用量筒

把最筒(或烧杯)平稳地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左手(或一个人)扶住量筒(或烧杯),右手(或另一个人)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为了防止溅出,要把杯子紧贴量筒(或烧杯)。在接近1、00毫升时,要格外仔细,尽量保持液面平稳,读量筒的数值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

三、拓展实验

【实验课题】测量石块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筒一个、石块一个、棉线、水。 【实验过程】

方法1: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之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方法2: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出浅盘内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第7课 冰、水和水蒸气

一、知识点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2、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4

3、把水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4、冰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不变;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减轻。 5、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水。

7、冰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水,再变成冰的过程需要释放热量。

8、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9、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10、水蒸气是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气体。 二、分组实验

【实验课题】化冰实验 (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 【实验器材】冰30克、两个烧杯、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实验一

1、甲组的同学把冰放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实验二

1、乙组的同学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2、几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注意事项】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拿出水面。

第8课 水到哪里去了

一、知识点

5

…… 此处隐藏:111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及实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95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