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基础教育 >

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高、新、精”等个性化需求,很难启动文化消费的新领域,这严重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三)文化产业资源的推介没有统一和规范的展示平台。 目前,各行业各领域推介项目和举办活动大部分

“高、新、精”等个性化需求,很难启动文化消费的新领域,这严重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三)文化产业资源的推介没有统一和规范的展示平台。 目前,各行业各领域推介项目和举办活动大部分是我行我素,各行其事,你唱你的、我唱我的,你唱罢我登场,大部分是抱着“行不行试一下”的敷衍态度,这就造成了零零星星的小活动看似热闹非凡,而却没有起到实际效果和真实作用的局面。既荒芜了资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示,而且制约了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

我们南阳的文化产业资源相当丰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怎样使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成为商品、形成规模、塑造成为品牌,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从目前的状况看,有相当一部分的行业已经形成了可观的规模,如玉雕文化、旅游文化、张仲景医药文化等。这些行业文化都在不同程度的自我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还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向深处挖掘,还没有研究挖掘到精深和精髓之处,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和开发。

(二)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个综合实力的有机结合,其中包括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科技含量等等,是特色文化的高度集中。大调曲《李豁子离婚》是我们南阳的地方曲艺,其它大部分地方就没有听过、更没有听说过

- 11 -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经过很好的创意和包装之后,一举唱响了大江南北、天涯海角,达到了百听不厌的程度。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一下仅举重点的行业加以简明阐述。

1、独玉文化。独玉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被世人美誉为“东方翡翠”,但现在仅仅是停留在独山玉雕产品的本身,其价值也就是产品本身的价值,如果我们把独玉文化的历史精髓研究挖掘出来,利用文化的背景和文化品味的市场需求效应,经过很好的创意开发出具有独玉特色文化的品牌产品,予以大力的宣传和推介,其附加值就会远远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甚至会成数倍或数十倍的增加。

2、旅游文化。南阳的旅游业大部分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他们不是单纯的山和水,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的是举世瞩目的,有的是独一无二的,有的是世界之最的,有的是世界奇迹的。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富于特色的个性,怎样通过传奇性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经过精心的策划创意塑造出丰富的外延,结合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这是这是南阳旅游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3、民间艺术文化。南阳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大部分都是世上稀有的艺术和工艺,如新野猴艺、方城石猴、方城黄石砚、南阳曲艺等。值得一提的是南阳的烙画。南阳的烙画在历史上是闻名全国的稀有民间工艺,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它是利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娟、宣纸等

- 12 -

材料上作画,巧妙自然的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据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到了光绪三年,才被南阳的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并延续至今。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南阳烙画已形成为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花艺术作品也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但至今仍在静坐等待,如同处在冬眠期一般,还没有被很好的整合开发出来。

4、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最著名的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尽管已经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怎样挖掘,怎样整合,怎样开发,使其变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源推向市场,至今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象这样很有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盘古神话、王莽撵刘秀传说、嫦娥奔月神话、 哪吒传说等,我们应该整合开发而没有整合开发的文化产业资源还很多很多。

5、姓氏文化

我国的姓氏文化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复杂而丰富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南阳,明、清两个朝代把迁民的重心指向了南阳这个相当特殊的地方。南阳的大部分姓氏都是从外地迁移过来的。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认祖祭宗已经成了发展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实践证明,祖根文化的挖掘和姓氏联谊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人们爱家爱国的观念,强化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 13 -

极大的拓展了南阳同海外侨胞和港台同胞的联系范围,对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增进中外友好交流、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和提高南阳的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楚汉文化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并非空谈。楚文化是楚氏族这一古老民族的特有文化,伴随着楚氏族历时两千多年,最后在氏族大融合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光辉一页,可以说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前的一种重要地域文化,在中国史前历史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深远。楚文化虽然尘封已久,但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由于楚氏族的先祖早期活动于伏牛山和嵩山地区,后又在南阳地区频繁出入,因此在现今南阳境内遗存有大量的楚文化痕迹,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阳的楚长城和淅川县楚都“丹阳”遗址及大量的楚国贵族墓群。南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组织专家撰写的《楚文化的发祥地》就有力的印证了楚文化的发祥地在南阳的历史事实。

从发展的脉络看,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南阳汉文化的基础。经济的昌盛造就、促进了南阳汉文化的繁荣。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阳汉画。南阳汉画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南阳汉代文化中的精粹,是中国古代艺林中的一朵奇葩。南阳汉画起于西汉,鼎盛于东汉,其余波及于魏晋,存世画像集中于南阳一带。它以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的画像内容和众多出土的数量而驰名中外。

(三)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产业队伍

- 14 -

人才是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最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市场策划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市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状况,无论从水平和数量上,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都很不适应。因此,创新人才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从业队伍,是文化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

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创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选优汰劣、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对高层次的人才,实行特殊政策,鼓励文化工作者钻研业务,多出作品,多出成果。实现文化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结构。理解、关心、爱护文化人才,根据文化工作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文化人才的管理和教育,形成有利于文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和规范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良好的吸引和引进各类高级人才的政策环境,建立和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政府可通过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奖励基金等形式,加快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懂文化、有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善经营、会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要注意培养、造就和引进懂科技、善创意的文化创新人才、策划人才,以及文化经纪人才、主持人、艺术 …… 此处隐藏:14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664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