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6)
(二) 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物(将中草药煎汁或榨取生汁,如大承气汤、大蒜液等,或猪胆汁〉灌肠器或输液瓶、肛管、石蜡油、橡皮布、治疗巾、便盆、草纸、屏风。 (三) 操作方法
1、将用物携至病床前,关闭门窗或用屏风遮挡病人,令病人解小便。 2、病人取侧卧屈膝位,暴露臀部,臀下垫橡皮布、治疗巾。
3、将40℃左右的药汁倒入灌肠器或输液瓶内,连接肛管,肛管前端涂石蜡油,排
出空气。
4、嘱病人张口哈气,将肛管插入肛门10~15厘米,将药汁徐徐灌入;或用输液瓶按每分钟60~100滴输入肠道。
5、注完后轻轻拔出肛管,肛内处垫以草纸,稍作按摩,并给予清洁处理。 (四)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向病人说明目的及操作方法,防止精神紧张。 2、导管插入肛门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肠道。
3、行导法时或导法后即有便意者,应嘱病人忍耐20?30分钟,再解大便。
4、导后需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如有特殊腥臭或夹有脓液、血液等,应立即留取标本。若有腹痛,可给予腹部热敷或针灸,并报告医生。 5、肛门松弛者及小孩,行导法时应把便盆置于臀下,避免污染衣被。
二、蜜煎导法
(一) 适应症 习惯性便秘。 (二) 物品准备
治疗盘、蜜煎锭、指套、草纸。 (三) 操作方法 1、病人取屈膝侧卧位,暴露臀部。 2、术者右手食指戴上指套。
3、左手分开臀部,露出肛门,右手持药锭轻轻塞入肛门,并用食指往里推进约一指深,然后抽出手指,用草纸按在肛门周围稍作桉摩。 (四)注意事项 同药物导法。
附:蜜煎锭制作法
蜜糖500克,置于锅内,微火煎熬,时时搅拌,不使焦糊,使之逐渐浓缩,熬至如饴糖样粘稠时,端锅离火,冷却至不烫手,即趁热捏成如指头粗细,约一寸长的圆椎体,冷后硬固,收藏备用。
26
第二十一章 坐药法
将药物塞入阴道内的方法称坐药法,又名坐导法。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一、适应症
带下、阴道瘙痒、闭经、痛经、不孕、子宫颈糜烂、产后恶露不尽等。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物、消毒棉花或纱布、消毒棉线绳、面盆、温开水、肥皂、毛巾、手套。 三、操作方法
(一) 肥皂,温开水洗净病人外阴。
(二) 术者洗净双手,戴手套,将药物裹于棉花或纱布内,用棉线绳扎紧,留约5寸长线
头;或将带线棉球蘸上药粉。
(三) 将备好的药物棉球或纱团轻轻塞入阴道深部子宫颈处,留线头于阴道外。 (四) 取出棉球或纱布团时,应轻轻牵扯线头拉出。 四、注意事项
(一) 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操作方法,消除思想顾虑。
(二) 置入药物时,注意双手及药物、用具的清洁消毒,以防发生感染。 (三) 药物塞入不可太浅,防止掉出体外。
(四) 药物一般需每日更换一次。疗程视病情和药物而定。使用药片、药丸、栓剂时
不必用棉花,纱布包裹,径直置入阴道内不再取出。 (五) 月经期及未婚者一般禁用此法。 (六) 注意观察药后反应。
(七) 嘱病人于治疗期禁止性生活。
第二十二章 煎药法
将药物加水煎煮的方法称煎药法。一般常用直火煎煮法。 一、煎药容器
以砂锅、瓦罐等陶器为最佳,亦可用搪瓷或铝制品,忌用铁器、铜器。 二、煎药放水量
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吸水量、煎煮时间、火候及病人所需药量来决定。一般头煎放水以高出药物3~5厘米为宜,二煎放水以浸泡药物为度。吸水性强及煎煮时间久的药物宜多放水;芳香易挥发及煎煮时间短的药物宜少放水。另外, 小孩及水肿病人的药物宜少放水;解表发汗药可适当多放水。 三、煎药时间、火候
(一) 时间 应根据药物气味,质地的不同而定。一般药物头煎20?30分钟〔按沸后计时,下同〕,二煎15~20分钟;解表、行气、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物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左右;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前40~60分钟,二煎30~40分钟。必要时可以煎三次。
27
(二) 火候 一般药先用武火(火力大而急)煮沸后改用文火(火力小而缓);祛寒解表药宜武火快煎;滋补调理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慢熬。 四、特殊处理
根据治疗要求和药物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先煎 牡蛎、龟扳、龙骨等贝壳和矿物类药,质地坚硬,药味难出,应打碎先煎30分钟左右,再下其它药物同煎。另外,生南星、川草乌、马钱子等毒性药物,必须先煎数小时,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
(二)后下 薄荷、木香、大黄等气味芳香类药物,久煎气味俱失,宜候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放入,再同煎5~10分钟即可。
(三)包煎 旋复花、车前仁、滑石等绒毛类、小粒状或粉末状药物,宜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后加入其它药物中同煎,防止煎药后混浊及刺激咽喉。
(四)单蒸另煎 人参、鹿茸、羚羊角片等贵重而又难以煎出气味的药物,为了保存有效成份,尽量减少耗损,须另外分开蒸炖或煎煮,然后单独服或兑入汤药中服。 (五)烊化(溶化) 阿胶、龟胶、饴糖等胶质类或粘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同煎易粘锅烧焦,且粘糊他药,影响其有效成份的溶解。应将其它药先煎好去渣取汤,再趁热加入搅拌,或置火上稍煮,使之完全溶化后,乘热服下。 五、注意事项
(一)药物在煎煮之前,用洁净冷水浸渍一小时左右,使药物湿润变软,以利有效成份浸
出。
(二)不要用沸水煎药,否则药材表面蛋白质立即凝固,影响有效成份的析出。 (三)煎药时,容器要加盖或用纸封口,专人看守,随时搅拌,防止药液沸出或水干药
焦。万一药物烧焦,不可加水重煎,应另煎一剂。
(四)煎好的药汤用小筛过滤去渣,一般每剂以150?300毫升为宜(小儿、水肿病人酌
减)。
第二十三章 服药法
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效力,应根据不同的病情、药物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服药法。 一、服药次数
(―)汤药一般毎日一剂,分二次服,上下午各一次。
(二)急症及重危病人酌情每日可服2~3剂,四小时服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
续。
(三)小儿、呕吐病人宜少量多次服用。
(四)口腔、咽喉病随时含服,使药液充分与病所接触。 (五)丸、片、散、膏、酒等成药应定时服,每日2~3次。 二、服药时间
(一)一般药宜在进食前后2小时服,急性病随煎随服。 (二)病在胸膈以上者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下者宜饭前服。
28
(三)驱虫药、泻下药宜早晚空服。
(四)补养药宜饭前服。
(五)消导药、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 (六)安神药宜临睡前服。
(七)截疟药宜发作前2~3小时服。 三、服药方法
(―)一般汤药宜温服,以免过冷过热对胃产生不良刺激。
(二)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症用寒药宜凉服,真热假寒须寒药热服;真寒假热须热药凉
服。
(三)发汗解表药、透疹药宜热服。
(四)呕吐病人在服药前先服少量姜汁,亦可先嚼少许姜片或桔皮,预防呕吐。 (五)小儿、危重病入应频频喂服,不要急灌服,以免呛咳。片、丸剂应研末冲服。 (六)一般丸、片剂宜用白开水送服。祛寒药可用姜汤送服,祛风湿药宜用米酒送
服,以助药力。 (七)散剂、丹剂、膏剂、小丸、自然汁以及某些贵重细料药物,不宜煎煮,可用汤
药或开水冲服。如牛黄末、紫雪丹、益母膏、六神丸、蜜糖等。
(八)番泻叶、胖大海等容 …… 此处隐藏:24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政务民生]2013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七)
- [政务民生]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释义20
- [政务民生]关于印发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
- [政务民生]1、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技术交底书
- [政务民生]2015年山东省17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
- [政务民生]2-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和评审流程图
- [政务民生]2018版中国清分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策
- [政务民生]新课改高中政治探究
- [政务民生]2018-2024年中国新型组合房屋行业投资
- [政务民生]2015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五
- [政务民生]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压实度(带计算过程)
- [政务民生]运筹学实验2求解非线性规划
- [政务民生]劝学、逍遥游默写(教师卷)
- [政务民生]《运筹学》 - 期末考试 - 试卷A - 答案
- [政务民生]八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6 Hobbies测试
- [政务民生]2019年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100题(含答
- [政务民生]自动化英文文献翻译
- [政务民生]公文格式实施细则
- [政务民生]高一地理上册课堂跟踪练习题6
- [政务民生]会计继续教育习题及答案
- 第三章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
- 泛读教程第三册答案
- 魏晋南北朝文学
- 幂的运算复习题
-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策略_以社会
- 钢结构行业产业链及竞争分析研究
-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增韧聚丙烯的研究
- 中国旅游地理B卷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
- 俞氏国际后勤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办法
- GB7258-2017新标准考试题含答案
- 小学生汉字听写比赛活动方案
- 1.3《平抛运动》学案 教科版必修2
- 2011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 考虑水力条件变化的城市给水管网可靠性
-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 ITT内部培训资料-FI端吸泵的介绍
- 文明守纪,从我做起学生发言稿
- 初中读《聊斋志异》心得体会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