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 - - 播音员方明、雅坤、林如(2)
一段日子,绿壳暖壶成了整日陪伴雅坤的必不可少之物。那段时间,雅坤由于面神经麻痹,半边脸瘫痪了。这对于一个播音员来说是无比巨大的打击,事业面临停滞的危机。雅坤跑了好多家医院,有一位医生用了传统的秘方,采用针灸加热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条件简陋,绿壳暖壶成了雅坤热敷的工具之一。如此,陪伴了四个月之久。 一个人的孤独
让雅坤始终心存不安的是自己曾经在强迫之下和家庭划清了界限,弟弟、妹妹都离开了北京,但是我们清楚那只是时代酿就。弟弟妹妹走后,雅坤一个人孤独地呆在北京,有一种孤立无援的酸楚。到了适婚的年龄,经人介绍,雅坤也谈了几个朋友。但是在上报的时候,领导都表示反对,理由或是家庭出身不好或是有海外关系,时间一晃就进入了大龄青年的队伍,而雅坤也由此放弃了结婚的念头。恰巧此时台里进了一批军人,一个年轻的东北人被分在了播音部。年轻人是雅坤的领导,时常表现出热情,这让孤独奋战北京且出身不好的雅坤感到格外的温暖,两人不久确立了恋爱的关系。领导发现以后分别找他们谈话,劝说男方考虑自己的未来,不要因此和黑五类沾边断送大好前程。劝说女方不要耽误了男方。于是,雅坤提出让领导包办的要求,理由是:找出身好的不行,出身不好的也不行,无路可走。领导经过反复的调查和论断,终于同意了婚事,28岁雅坤完成了人生大事。 试图逃脱母亲阴影的儿子
雅坤儿子名叫王彤,随父姓,取了雅坤姓氏的谐音,可见两人爱情的深厚。王彤现在是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坦言自己一直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中。谈到与母亲的合作,王彤说:“我没办法跟她合作,因为我妈不单纯是合作的伙伴,她老忘不了她是我妈,老数落我,所以我就特痛苦。导演说行了,没问题,过了,她会说你这个不行,你再来一遍这个,弄得我特被动。我就想杀出一条血路,如果一直这样,我想我不可能走出头。”言语虽然有些反叛,但是依然可见儿子对于母亲的尊重,如此的豪言也让母亲高兴。
淡然自若的林如
很多纪录片中我们都能听到林如的声音,音质干净,力量与温柔之间过渡的自如,这也正如她的形象,满头银发遮不住激情。 阿信与《新闻和报纸摘要》
《阿信》中阿信温柔的旁白和《新闻和报纸摘要》中的客观冷静的播音判若两人,以致于当年有人怀疑是不是有两个林如。事实上,这只是林如的播音的两种技巧,两种表达方式,可见运用的恰到好处。 不喜欢播音到优秀播音员
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在刚刚进入播音行业的时候居然并不喜欢这个职业。高中毕业那年,林如被挑选成了一名播音员,这在抗美援朝时期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情。但是林如颇为遗憾的是自己从此没有了大学的经历,选择了一套道路却封闭了另一条道路。之后,他们被送到中央台接受专家的训练,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如今已经颇为成就的林如老师依然谦虚的说自己进入情况太慢。
一次哭和一次笑事件
每一个播音员都会出现一些失误,林如也不例外,比如她的一次哭、一次笑事件。那是拨乱反正开
始的时候,陶思亮写了一篇给父亲陶铸的文章,写家庭在政治风波中受到的冲击,写父亲受到的委屈,全国各大报刊和广播都转载了这篇文章,非常感人。当林如拿到这篇稿子的时候,充满了播报的激情,但是无法遏制的激动和对反动势力的愤怒让她泪流满面止不住地哭。于是,压制了许久才一气呵成。 至于“笑”,那是一次在倒班的接口,同事正好进来交接,看到林如还没播完,同事对着玻璃摆弄起了小辫,林如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之后怎么也停不下来。经验告诉他赶紧关闸,这才避免了向听众传递笑话。但是,严重的是当时正在播报的是朱总司令给朝鲜前线彭德怀老总的一封信,信还没有播完,而换班的同事也并没有接着读完信件的内容,这是一个重大的播出事故。之后,大小检讨进行了一番,最让林如感到耻辱的是朝鲜前线一封信件说没有抄录完内容,表示非常的遗憾,至此,林如明白了这个岗位的重要性。 黑衣服和红衣服
节目录制的当天,林如老师身穿黑色的衣服,只是到了录制的当口她才换上了红色的上衣,说这样显得精神。其实,林如的母亲正是在近日刚刚去世,她满怀悲痛地坚持参加了我们节目的录制。母亲离去,陪伴家人许久的保姆也要回家了,林如说很难过但是不会很寂寞,因为有许多事情做,有没看过来的书,没探望过来的朋友,还有没去参观的一些地方。 名播音母亲和名主持女儿
作为著名的播音员,林如老师不光是女儿们的骄傲,她那著名的主持人女儿王雪纯也是她的骄傲。林如说自己并没有刻意去教育女儿,只是一直在观察孩子的成长,给她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生活积极、工作认真即可,并不要求她拔尖、出名。正是这样,曾经已经身处主持一线的雪纯淡然退出,去了十套的一个教科性节目,虽然收视率不是很高,但是母亲非常欣赏她的决定,因为那更让她表现自如,发挥自由。
听三位播音前辈讲人生,宛如放历史片断,闪回历史镜头,许多故事就如同我们看过的电视剧和电影。有意思的是,当问及三位来生会不会选择再做播音员时,方明和雅坤的回答非常坚定:一定还会。看来,他们已经迷醉其中,事业成为人生的主要追求。而林如老师的回答有所不同,“我不选播音了,因为我想好容易又给我一辈子,我何不再学一门呢。”林如老师更看重的是人生。
寻找“齐越”“夏青”
许多人还记得那个通过高音喇叭收听广播的年代,高昂的声音、缓慢的播报、生硬的断句如今看来都觉得有些好笑。林如老师说,由于当时的设备传输速度极慢加上政治环境导致了这样的播音效果。但是,当我们现场响起了一个浑厚的男声的时候,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了,那就是我们仰慕中的齐越先生。 播音界许多人都称齐老为“老头子”,既是因为他的严肃,又是对他的尊重,是他奠定了播音理论的基础。方明的印象中老头子既严肃又活泼,每每联欢他总是献上拿手的自编民歌。而林如当初最害怕的就是老头子,每每见面总是鞠躬。老头子有一句名言“玩真的”,意即要动真情,要真情投入,于是我们现场听到了老人家的一段关于焦裕禄的播音稿饱含热情,有泪水熔铸。
播音界的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当属夏青老师,他刚刚离去,在世的时候曾经有“字音政府”的美名。林如说,他就是字典,每每遇到摸不清楚的多音字或生字找他就行。夏青老师学问深厚,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幼年读私塾,古文底子丰厚,国高学土木建筑,理工科,培养了他的逻辑性思维,后来在东北大学学中文,随后又进入新闻总署办的新闻学校,从老一代新闻工作者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曾经在中南海怀仁堂宣读宪法,只字不错,郭沫若夸奖“三分文章七分读”。如此的本事,先生也一一传授给方明等,多年之中夏青一直遵照总理的指示,担负培养播音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把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了三位老师以及所有播音界的老前辈们,那就是今天活跃在播音和主持岗位的红火的年轻一代的声音祝福,包括罗京、敬一丹等等。他们的成熟让我们有了踏实感,而现场一位7岁少年的朗诵也让我们遥想到了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如三位老师最后朗诵的深情激昂的诗歌题目——《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因为永不消逝的电波,因为电波永远连在你我间。文:周敏
相关推荐:
- [法律文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法律文档]向市委巡视组进点汇报材料
- [法律文档]绵阳市2018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 [法律文档]浅析如何解决当代中国“新三座大山”的
- [法律文档]延安北过境线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
- [法律文档]激活生成元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 [法律文档]2014年春学期九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
- [法律文档]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1
- [法律文档]2012年广州化学中考试题和答案(原版)
- [法律文档]地球物理勘查规范
- [法律文档]《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 [法律文档]2018年宁波市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
- [法律文档]工会委员会工作职责
- [法律文档]2014新版外研社九年级英语上册课文(完
- [法律文档]《阅微草堂笔记》部分篇目赏析
- [法律文档]尔雅军事理论2018课后答案(南开版)
- [法律文档]储竣-13827 黑娃山沟大开挖穿越说明书
- [法律文档]《产品设计》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
- [法律文档]电动吊篮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 [法律文档]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的比较
- 探析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中PLC的可靠性
- 用Excel函数快速实现体能测试成绩统计
-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分析:班主任工作常识
- 高三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2013年中山市部分职位(工种)人力资源视
- 2015年中国水溶性蛋白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 原地踏步走与立定教学设计
- 何家弘法律英语课件_第十二课
- 海信冰箱经销商大会——齐俊强副总经理
- 犯罪心理学讲座
- 初中英语作文病句和错句修改范例
- 虚拟化群集部署计划及操作流程
- 焊接板式塔顶冷凝器设计
- 浅析语文教学中
- 结构力学——6位移法
- 天正建筑CAD制图技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57号——注册
- 赢在企业文化展厅设计的起跑线上
- 2013版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验6
- 直隶总督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