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法律文档 >

浅析“80后”形象的社会评价及演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前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过程 中的“80后”青少年,他们的行为只是较上一辈来说另类、叛逆,但是他们的本性并不坏,况且真正令人无法忍受的只是他们中的极少数,那些不断评判“8

前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过程

中的“80后”青少年,他们的行为只是较上一辈来说另类、叛逆,但是他们的本性并不坏,况且真正令人无法忍受的只是他们中的极少数,那些不断评判“80后”的人们应该学会用一种发展性的观点去看待正处于发展时期的一些青少年问题,并对这些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做及时的引导与帮助,而不是一味地去打击和批判。

七、总结

灾难是一所学校。的确,我们曾对“80 后”一代颇为忧虑,有人用“迷茫的一代”、“享乐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来描述他们,有人用“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来界定他们,也有人用“愤青”、“小资”、 “啃老族”来形容他们。然而从抗击雨雪灾害,到反对“藏独”分裂,从护卫奥运圣火传递,再到四川抗震救灾,他们正在改变我们的眼光。

“80后”形象的回归是大势所趋,也是理所当然的,大众对于“80后”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也在改变上。大众在涵养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要追求不断创新发展,在变化中求生存,人们开始热衷于创意,热衷于改变,热衷于了解更多,中国社会对于“80后”行为容忍的度也被空前的扩大。

社会对“80后”评价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他们正处于一个寻求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而评价是否公正对“80后”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实现一种积极的自我认同,我

们坚信,虽然他们崇尚自由、自我,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当危难扑面而来的时候,他们会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会更加坚强、勇敢。

参考文献

[1] 张有平,赵广平. “80后”媒介形象研究初探——由大批判到盛赞的逆转[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08,(6).

[2] 李佳韬.论大众传媒中的“80后\形象建构. [J].青年作家. 2010,(8).

[3] 宋伟.“80后”的转型之痛与为人之惑[ J ].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4] 聂婷,张敦智. 中国“草莓族”现象分析[ J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4).

[5] 李美皆.非80后遭遇80后[J].文学自由谈,2007,(6). [6] 王玉香.解读“80后”现象——谈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7] 彭贵川.论中国“80 后”现象的社会历史成因.中国青年研究. 2008,(12).

[8] 樊晋.“Y一代”&“80后”[J]. 重庆与世界. 2007, (8). [9] 丛玉华.中国另类少年上《时代》封面“80后”受关注[N].中国青年报,2004,(2).

[10] 董海军,高飞. “80后”社会评价的代际性— 基于长沙、杭州两地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 2009, (6).

浅析“80后”形象的社会评价及演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43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