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佩英 学术英语综合 译文(1.2.3.4.5.7.8)(4)
们并不能说话。当人类说话时,他们用所说的话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为了表达意思,则需要具备理解句子的能力。当然,我之前也提到电脑能够理解人类对它们说的话。但它们是真的理解了吗?它们是将我们讲话的声音被转换成了电脉冲,又通过电脑的电路,利用音响合成器发出声音。人类非常聪明,能够设计出完成这件事情的机器,但是我们有什么证据证明机器是真正理解了呢?
一台机器可以具备理解能力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答案。第一个是我所说的心灵主义者,这里只是一个身份标签。他们认为如果你要理解人们所说的内容必须首先有一个头脑。心灵主义者认为:
电脑不能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想要理解,必须具备有意识的头脑。但是我们利用芯片制作电脑,用编程来设计它。但并没有给予它们一个有意识的头脑。因此,我们知道电脑并不具备理解能力。
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我所说的行为主义者。他们认为: 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同意有些电脑不具备理解力。但是并没有理由显示为何电脑不能够被创造成具备理解能力的机器。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像人类理解言语那样去理解,并作出回应,我们就有理由说,机器也可以像人类一样理解,因为人类所经历的同样的过程正是我们叫做理解的过程。一台机器各个方面的反应都看起来是理解的反应,这就说明机器本身具备理解能力。如果它的行为举止也恰当,那也表明它是具备头脑的。
很显然,我为何称第二类叫“行为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所谓的理解能力就是明白意思之后做出相对应的行为。
以上两种情况和哲学范畴的观点颇为相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心灵主义与行为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似乎都有道理,但又不完全正确。这两种都与常识有关。心灵主义依赖于常识来断定机器不能够思考。而行为学主义则依靠常识认为,人类理解其他人的意思也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判断。由此看来,这里的常识并不能帮助我们判断二者谁是正确的。
事实上,如果你是二者之一,你通常会面临艰难的智力选择。让我们首先来探讨如果是心灵主义者将会遇到的问题。假设现在所谈论的电脑是属于机器人的一部分,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人形机器人一样。它所拥有的电脑非常聪明,“身体”的行为像极了一个人:例如你的母亲。我将这个机器人叫做M。难道你不会有足够理由相信M和你认为你母亲一样都具有思维吗?你也许会说,“当然不会,如果我知道她的头里面装着的是芯片的话。”但是难道你会打开你母亲的头来检查她的大脑吗?当然不可能。因为即使你这样做了也证明不了什么。你坚信你的母亲有头脑是基于她的言行。至于她脑袋里面有什么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行为主义者会这样说,但是这和断定她是否会思考无关。如果你母亲脑海里有什么并不重要的话,为什么要纠结M头里面装着什么呢?
如果你是行为主义者的话,将会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为什么你不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思维,即使你有同样的证据证明它也有思维,就像你认为你妈妈也有头脑一样。如果认为根据母亲的言行来判断她确实具有思维,但是拒绝承认根据M的言行判断M也有思维,这必定是十分荒唐的。如果正是母亲的言行举止作为证据让你相信她具备头脑(而不是因为天生的偏见),那么别的事物如果具有相同的言行举止,也应该能让你相信它也有头脑。这种思维方式正是行为主义者的典型。
但是当你决定成为行为主义者时,也会遇到问题。你我都知道,因为我们都有思维,所以也知道具备思维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们都知晓电脑和人类的差
别所在,它们即使能完全模仿我们,但是仍旧缺乏任何经验。除非M拥有经验,否则它就不具备头脑。具备一个头脑,和能够做到有头脑能做到的事情,这二者的区别就像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一样非常明显。
结果就是:如果你从外部看待问题,将M与其他人比较的话,行为主义是很有吸引力的。根据你所拥有的行为证据,M和你的母亲并无差别。然而,从内部来看,却是天壤之别。你确定你拥有头脑,因为你拥有有意识的经验,一个“内在的生命”。我们也知道,M 也有可能有经验,但是如果它没有,不管它怎么去伪装都不可能让它拥有思维变成一个事实。
众所周知,目前电脑随处可见,而且变得越来越智能。照此发展,它们好像很快将会变成智能机器人,并能理解我们所说的话。但是当我们再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为像有思考力的人类和具备思考力本身是两码事。另一方面,当我们开始就理解他人的思维,以及如何去理解他人思维提出疑问的时候,我们坚信人类具有思维这件事并没有比相信电脑可以思考更有底气。如果有人就我们所知道的,以及如果获取知识提出哲学疑问的话,他们会被称为认识论学家。另外,如果要问如何才能知晓他人的想法,那么根据他们的言行来判断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直接的方法。但是,如果人们的言行就表明他们具有头脑的话,那么一个机器的言行也可以模仿同样的事情,向我们证明他们也有头脑。认识论学者认为,他人的思维和电脑的“思维”都是属于一个范畴。
正如我们所见,当我们从内部看待问题的时候,视角就会完全不同。从内部看待事物的人我们称之为现象学家。“现象学”这个哲学术语指的是对人类意识本质的反映。现象学家认为, M和其他机器,无论在模仿人类方面有多先进,最终都会被人证明它本身并不存在思维。
通过对科幻小说里的电脑进行思考,我们发现自己触及到哲学问题迷宫的中心,而这被哲学家称之为思想哲学或者哲学心理学。
但思考哲学上的困惑有些像是在一座老城迷路。而现在,是时候尝试登上高塔,登高望远了。
Text B
哲学当前的发展
大卫·斯图尔特
如果要一位欧洲哲学家描述当今北美洲的哲学本质,得到的回答将会是,多种多样。一个国家,如果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统一教育系统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哲学就有可能具有全国性的特征。例如,法国哲学,英国哲学,德国哲学等等。但是当提到北美洲哲学现状的时候,这种分类就完全行不通。 曾经美国哲学的典型代表是实用主义者威廉·詹姆斯、查尔斯·皮尔斯、约翰·杜威,以及哲学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但是这种情况现已不复存在。当今美国与加拿大的哲学研究极其多样化,不仅如此,更有不少专门针对非西方哲学的研究不断涌现,例如非洲,日本,印度哲学研究,以及探讨将这些非西方思想体系命名为“哲学”所具有的意义。如果不将它们归为“哲学”,保留西方思想模式的名称特殊性,这样是否更好?
然而在如此多样性的背景下,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哲学学派,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这些差异也正反映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歧。这些实践者可分为统计与数学分析派,以及推论派,甚至是叙述派两大类。历史的学术研究长久以
来都被当做人文学科,但是也存在运用统计分析与量化研究的历史研究者。计量历史学正是如此,他们与传统的推论型历史研究的差别就如同数学与诗歌一样巨大。
在哲学领域,有采用分析方法的研究者(其方法来源于形式逻辑),也有运用更贴近传统哲学写作方法,即更少程式化的语言进行分析的研究者。尽管不完全相同,以上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个相似点。不严格地讲,这两种方法都属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因为他们的叫法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别也可能被夸大。一些分析哲学家的分析为更加传统的推论研究留出了大量的研究空间,而大陆 …… 此处隐藏:60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法律文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法律文档]向市委巡视组进点汇报材料
- [法律文档]绵阳市2018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 [法律文档]浅析如何解决当代中国“新三座大山”的
- [法律文档]延安北过境线大桥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
- [法律文档]激活生成元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 [法律文档]2014年春学期九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语
- [法律文档]放射科标准及各项计1
- [法律文档]2012年广州化学中考试题和答案(原版)
- [法律文档]地球物理勘查规范
- [法律文档]《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
- [法律文档]2018年宁波市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
- [法律文档]工会委员会工作职责
- [法律文档]2014新版外研社九年级英语上册课文(完
- [法律文档]《阅微草堂笔记》部分篇目赏析
- [法律文档]尔雅军事理论2018课后答案(南开版)
- [法律文档]储竣-13827 黑娃山沟大开挖穿越说明书
- [法律文档]《产品设计》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
- [法律文档]电动吊篮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 [法律文档]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的比较
- 探析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中PLC的可靠性
- 用Excel函数快速实现体能测试成绩统计
-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分析:班主任工作常识
- 高三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2013年中山市部分职位(工种)人力资源视
- 2015年中国水溶性蛋白市场年度调研报告
- 原地踏步走与立定教学设计
- 何家弘法律英语课件_第十二课
- 海信冰箱经销商大会——齐俊强副总经理
- 犯罪心理学讲座
- 初中英语作文病句和错句修改范例
- 虚拟化群集部署计划及操作流程
- 焊接板式塔顶冷凝器设计
- 浅析语文教学中
- 结构力学——6位移法
- 天正建筑CAD制图技巧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57号——注册
- 赢在企业文化展厅设计的起跑线上
- 2013版物理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实验6
- 直隶总督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