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法律文档 >

季佩英 学术英语综合 译文(1.2.3.4.5.7.8)(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1
导读: 人士一样。实证测试其实从一开始就承认人得成功完全是一个谜;它们仅仅是用了那些恰好能把成功人士和失败人士区分开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理论基础的测试,比如IQ测试或者SAT考试(美国高考)——它们只会问从理

人士一样。实证测试其实从一开始就承认人得成功完全是一个谜;它们仅仅是用了那些恰好能把成功人士和失败人士区分开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理论基础的测试,比如IQ测试或者SAT考试(美国高考)——它们只会问从理论中提取问题——这些是针对能力的理论。比如,SAT背后的理论是,“智力”是由语言能力(阅读理解,理解类推的能力等等)和数学分析能力(代数、几何学等等)组成。既然这些技能是你完成学校作业的基础,那么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则预示着你今后在学校的成功。而且很大程度上确实是这样的。

但实证测试和理论测试都会犯一大堆众所周知的错误,即使整体来看它们是通过数据准确性来做出预测。但许多SAT考试得分很低的人在大学里却能做得很好,而原本得分很高的人却会因成绩太差被退学。大都会人寿保险所碰到的问题更为鲜明:在职业档案测试中得分较高的人销售水平结果不尽人意。但是大部分得分较低的人真的反而能够卖好保险么?大都会人寿保险并不知道答案,毕竟它雇佣的都不是那些得分低的人。因此既然没有足够多的应聘者能够通过职业档案测试的考核,他们就一直开放着这个职位,。如果大量没通过这份行业测试的应聘者能够卖出像通过这份测试的人一样多的保险,那么大都会人寿保险也就能解决它严峻的人力资源问题。

美国质量学会提供的认证考试是一个有理论基础的测试,但是它基于一个与以往传统的成功理念大相径庭的理论。传统理念认为成功有两方面因素,缺一不可。第一个是能力或者天赋,通过IQ测试和SAT测试来衡量。第二个是欲望或者动力。传统理念提到,不管你的天资有多高,只要缺乏动力你就会失败。足够的欲望反而可以弥补贫乏的天资。

我认为传统的理念是不完整的。一个作曲家可以拥有莫扎特身上所有的才华以及对成功的强烈欲望,但是如果他认为自己不能够创作音乐,那么他将一无所获。他会不那么努力。难以捉摸的旋律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形,而他会早早地轻易放弃。成功需要坚持,这是一种面对失败不言弃的能力。而我认为,乐观解释是坚持的关键。

关于成功,解释理论提到,要想给有挑战性的工作选择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你需要筛选3方面的特质:1天资;2积极性;3乐观主义。

只有拥有这三样才能成功。

第四单元环境

Text A

”绿色环保风”吹了五十年,下一步何去何从?

现代社会的环保主义已经推行了近五十载。在那期间,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长,对所面临的挑战也有了更多认识。同时也在不少方面已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减少污染,建立保护区等等。然而,我们距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就是如何平衡人类的需求和地球的可持续资源之间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已经导致了不少后果——地球气候不断变化,动植物大规模灭绝的趋势不断加剧,重要资源例如野生鱼类的数量,淡水和土壤资源不断消耗殆尽。不仅如此,环境的变化给人类所带来的压力并非是静态的,随着地球人口的持续膨胀,各国急于追求经济的发展,随着环境变化得愈演愈烈,人类肩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

毫无疑问,要想避免由此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与其满足于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成就,不如未雨绸缪,取得更多积极的进展。但是问题是,人类应该朝着哪个

方向努力呢?下一个五十年应该将行动重点放在哪些方面呢?

我突然意识到,当前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不只是掌握有益的信息,发展更先进的科技或者提出更健全的政策。这几点固然重要,但是这些东西已经存在。人类已经知晓如何生产清洁能源,如何保护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还知道如何控制污染,如果更用心,还可以找到防止破坏生态系统的方法。然而,仅仅拥有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我们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要改变思路。我们必须将重点从“做正确的事情”转变到“谈论如何规避风险与增强适应力”上来。

如果将保护地球的自然系统视作某种道德选择的话,就完全误解了人们所面临的危机。当前的挑战是关乎于人类社会的未来,而不是交给某些博爱慷慨的善心人士,来做一些随意的慈善。并不是要保护自然免受人类的侵害,而是为了人类而保护自然 —— 能让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才是改变思路的核心内容。要知道,我们正承受着自身所作所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全世界都需要知道,一个健康的自然世界并不是某些偶然善举带来的,而是一系列重要物质资产的集合。

如果这样的观念能够产生实际的效果,那么保护自然并不只是环境上的挑战,而必须上升为经济上的挑战。只要有一天人类仍在自欺欺人,南辕北辙——一面提倡保护环境,一面却又不顾对环境的损害而急于追求经济增长,那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仍会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

关于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目前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得以实施。例如,采取各种措施,用更加现实的、已历经成败考验的方式取代了一味追求GDP的方向;生态税的改革已将收入的压力转移到了污染的治理,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支出,补助津贴的重新定向,以及如何调动财政资金用于发展清洁工业上面。

在经济方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带来更多其他的社会福利,让人们更加健康,同时社会更加平等。然而,相关的政治支持也是十分必要的。而在这方面,就不得不提大众文化的重要性。

在很多国家,消费者文化占主导地位正是GDP增长模式的产物。这两者联系紧密,前者积极倡导消费,导致了后者的快速膨胀。由此说来,在某种程度上,不转变奠定经济观念基础的大众文化,而只转变经济观念,这并非易事。消费主义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容易接纳适应,又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它的魔力在于,自然而然让人们自动接受,贴合人们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追求地位与自我表现以及短期的自我满足。

改变大众文化需要做的远不止单纯告诫人们追求消费是错误的这么简单,事实证明,单纯这样做也并不可行,未来也不一定行得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由时尚大师,或者非环保领域的意见领袖来主导的,与众不同而又更加周密的方式。

遗憾的是,我们需要做的还有更多。在我看来,不管我们提出的新观念多么令人信服,经济与文化上都不会有太大改变,除非建立一个能够塑造我们集体世界观的不同的哲学背景。

在当今的多数国家里,存在着一种世界观。那就是把科技,而不是自然,当做改善人们生活的首选方式。对多数人来说,自然与生活是不相关的。更糟糕的是,自然环境有时会被视作发展的阻力,以及带来麻烦的负担,从而拖慢了人类进步的脚步。只要类似的世界观还存在,甚至只是一部分,那么这种具备生态兼容力的经济模式,以及与之相一致的文化改革恐怕几乎都无从实现。

诚然,改变社会的世界观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也并非不可能的。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并非是被给予的,而是被塑造的,它可以向着贴近生态的方向靠近,

当然也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国家可引进自然历史研究作为国民教育规划的一部分。可将自然用于城市核心的设计中,把树木,鸟儿,流水与绿地融入到都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重新建立大多数人早已失去的(与自然的)联系,就有可能恢复前工业社会时代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不再与自然脱节。

除此之外,参与者身份的转变也至关重要。私营产业涵盖了几十亿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作为这次转变的核心对象。为了辅助这种转变,不仅商业学校需要配合跟进 …… 此处隐藏:54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季佩英 学术英语综合 译文(1.2.3.4.5.7.8)(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343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