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福师《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5
导读: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需要有稳定的成分。但稳定并不等于排除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例:意义--帅呆了,酷毙了。组合--吃食堂,救火,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您们。出现了规范与突破的抗衡,谁胜谁负,看最后的约定俗成。

此外,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言符号有时突破了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产生一种临时用法。如文学语言: ①等绕到丹桂商场,老李自己种在书摊面前。

老舍《离婚》

②??只见一皮鞭抽下去,屁股上陡然暴起两道红印!国杀猪一般叫着,哭得鲜艳而热烈! 李佩甫《无边无际的早晨》 ③小村没有绿色邮亭,她喜欢缘小路,去投寄羞涩。 冯静辉《邮亭》 ④滚圆的月亮,滚圆的诱惑,滚圆的温馨,滚圆的欢乐, 中流《滚圆的诱惑》 有人将此称为“文学的狂欢节”。

这种语言的狂欢不但表现在文学语言中,而且表现在网络语言中。有人说,网络是一个没有过滤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语言的变异表现得无以复加。如“gg哥哥”、“mm妹妹”(读上声),以隐身的面目出现在聊天室的网虫们,为自己起了一个个能吸引人上前攀谈的网络名字,如四海为家的面条,大尾巴狼等等。这种变异现象在英美早已出现。英美一些青少年在用移动电话传递讯息时用了一些稀奇古怪、去头截尾的文字,早已形成风气。如RUOK(are you OK--你还好吗?) CULE(see you later--再见)。对这些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变异,能指符号形式的变异,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这是语言污染,有损祖国语言的纯洁,是语言的危机。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方言,是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把这种现象看成语言的危机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歌词例:

《牵手》、《很受伤》、《你王菲所以我王菲》

此外,在广告用字中也常见超常规的变异,如:咳不容缓,随心所浴,衣衣不舍,信誓蛋蛋,一触而就,一网打尽,痔者必得等等。这些用法有表达效果还是有负面作用,值得探讨。

(二)、请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原因。 原因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在古代某些部族曾经有过一个坏风俗:割嘴唇、挖牙齿。这当然会影响说话。没牙的人,说话声音是不会与正常人相同的,这引起了某些语言学家的猜测:以为语言的变化是由这种坏风俗引起的,甚至在这风俗停止以后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主张这种“学说”的是一个叫奥尔特尔的美国人。

有些人把语言的发展归咎于呀呀学语的婴儿。主张这种“学说”的是一个叫苏依特的人。他认为倘若每一代儿童都能正确无误地学会语言,那么语言就永远不会发生变化。有人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理论,如赫尔错格甚至认为即使是儿童能够正确地学习成年人的语言,古代之间的语言也会由于儿童的口腔太小,发音不同而产生变化。这种从孩子身上出气的办法也不能说明语言究竟为什么发展。

还有人从地理学去找答案,认为语言的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地理或气候条件对人们的语言和发音产生影响,引起了语言的发展,这是梅尔一彭飞提出的主张。

也有人从民族心理去找答案。例如格林姆在解释日尔曼语的变化时,认为在日尔曼语中硬辅音的发展是日尔曼人要求勇敢和骄傲的表现,是体现了民族自豪感,然而难办的是,在同一个日尔曼语中却有从刚音变柔音的情形,出现了浊塞音变清塞音的现象。

还有人主张是为了节省发音器官所耗基的力量。法国人巴里就有这种主张。但照此说语言应越发展越省力,

11

最省力的方法莫过于不说话。然而事实是语言越来越丰富,如汉语的复音词不断增加。

于是有人就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是说话时用力的结果。一个叫胥德林的外国语言学家就提出过这个主张。 1、外部原因

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假如社会生活忽然停下来,语言才有可能僵化,如意大利庞贝城(意大利古城,公元79年因维苏威火山爆发而被埋在地下,到十八世纪始被发现)那样,忽然被火山的熔岩所淹没了,社会生活自然也就停止了,语言也就会僵化。也只有这个时候,语言才会不起任何变化。不过在这个场合,庞贝城被埋掉的场合,那里的人一个也没有活下来,所以也就根本没有什么语言僵化不僵化的问题了。除非像柴可夫斯基的舞剧《睡美人》(根据贝洛尔的童话改编)那样,王子公主们以及他们的周围一下子被巫术神法所迷,憩睡达百年之久,当他们醒过来时,他们的语言仍然保持中魔入睡时的样子,没有一点新意,他们之间交谈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同外间世界就不容易交际了。如他们就不懂什么叫“飞机”,什么叫“原子弹”,当然就更不懂的什么叫“雷达”“激光”等等了。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有一篇短篇小说叫《李迫大梦》(林纾的译法),李迫出外打猎,一醉而睡二十年,醒后归来,什么也听不懂了。一侏儒问:你为联合党耶,共和党耶?李迫瞠目不答。社会生活在前进,而李迫却睡着不动,他所掌握的语言还是二十年前的,因此什么也不懂。可见外部社会生活在发展,语言也在发展,而个人生活停止了,语言就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写的也是这类趣事。一个晋朝渔人进入一个避难人群聚居的村落,“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五百年与外界隔绝,能有语言交际吗?当然不能。陶渊明不是语言学家,他写这个故事是一种隐喻,就不能太苛求了。 (1)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求语言不断地充实和改进,以适应人类交际的需要。从语言产生发展到现代语言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要求语言不断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又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具体体现。词义的日益抽象和概括为其表现之一。如古代表示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马的名称,都根据性别、肤色等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名称。公马、母马、红白杂色马、红色的马、纯青色的马等各有各的名称,这些马的名称都是和马的具体特征连在一起的。没有把马从具有多种特征的马中抽象出来。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这些表示具体特征的马的词消失了,只用一个“马”就概括了这类动物的与其它动物有区别的特征。另外,社会的生产和认识的发展促进了整个语言结构的发展,其中以甲骨文时代的汉语和现代汉语比较,就会发现甲骨文中人称代词还不完备,数词还没有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区分,介词和连词非常少,句子一般是单句,复句很少,而且一般也是并列复句,主从复句不多。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的产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而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早骨文时代的汉语是不可能适应现代人的社会交际和抽象思维的需要,所以语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变,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发展。词汇的发展最明显,出现了大批新词,如迪斯科、席梦思、艾滋病、保龄球等。社会因素不仅对词汇的变化有影响,对语音、语法的变化也一样有影响,只不过不如对词汇的影响那么明显,那么直接罢了。 (2)横

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如现代汉语中存在的大 …… 此处隐藏:673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福师《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025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