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综合文档 >

福师《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5
导读: 福师1203考试批次《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文字是记录语言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的书写符号系统。 和不平衡性 柴门霍夫 2、较成功的国际辅助语是波兰医生3、语言发展具有渐变性 创造的世界语 。 区别特征两大特点。 舌位前后 4、能够把音位与音位区

福师1203考试批次《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文字是记录语言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的书写符号系统。 和不平衡性 柴门霍夫 2、较成功的国际辅助语是波兰医生3、语言发展具有渐变性 创造的世界语 。

区别特征两大特点。 舌位前后 4、能够把音位与音位区别开来的语音特征,在语言学中称之为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高低 、汉藏 、唇形圆展 。 。 。

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7、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9、从任何符号,都是由一、名词解释(20分)

直接成分 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语系,英语属于和形式 印欧 语系。 量词 8、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 内容(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也指某作品或某一作家用语的总汇。可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大部分。

符号: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语法范畴:几个相互对立而性质类似的语法意义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为概括的类,就是语法范畴 1.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例如汉语史、英语史等。

由于它从一个较长的时段研究语言,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因此又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3.符号;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4.语言的二层性:第一,语言的结构二层性指语言是由音位层和由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第二,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语素、词、句子三级。第三,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例如汉语的符号层有数千个语素,而这些语素又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例如语素\山\、\河\可以组成词语\山河、河山\,还可以和别的语素组成更多的词,如\山峰、山口、山里、山芋\等,词又可以进一步组成无限的句子。

5.社会现象: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6.音素: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7.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8.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9.自由变体:单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10.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11.词类:词类是根据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12.直接成分: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13.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14.复合词:完全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白菜”,“电脑”等。

15.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简答(45分)

1、地域方言的形成有哪些原因?请简要说明。

1

地域方言是同一个民族语言里的地域分支,它的形成有三个具体原因:

地理条件:如果两个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人们的来往很不方便,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差异,日积月累形成方言。

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小,其语言的差别就越来越大。进一步形成了方言之间差别。

语言系统内部的变化:方言的产生还有内部原因--语言的内部变化。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人们对交际工具的需要而不断地吐故纳新。语言中要不断地产生新词,新的语法规则,并产生一系列的音变情况,同时淘汰一些不再使用的语言材料。这种现象在不同的地区不可能一致,于是区别就产生了。这就是产生方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2、词语的搭配要受到哪些语义条件的限制?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词语的组合要受到语法规则的约束,同时还要受到词义条件的约束。词语搭配的语义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到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

“我读书”可以,“我读饭”就不行。“我看报纸”可以,“报纸看我”不可。“猴子玩苹果”可以,“苹果玩猴子”不可。可用义素分析法考察,

(2)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处于同一语义系列中的成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甲的搭配关系不仅决定于它自己,而且还取决于它与乙、丙的关系,如果这个系列中消失了乙,甲和丙的搭配关系也会相应变化。 (3)要考虑到社会使用习惯的制约。

使用习惯是由地域、民族约定俗成的,因此,词语搭配必须适应不同语言(方言)的表达系统的要求。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请简要说明。 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离的两种独立现象。 【1】思维与语言不可分离

在讨论语言与思维的最初关系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难题:思维在先还是语言在先。这个难题同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一样的困拢人。如果说语言先于思维而存在,那么就会有一种无目的意识即没有任何思想内容,不表达任何思维活动的“语言”;如果说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那么,除非承认这样的论断,即最初人的思维活动不凭借语言(而后来又凭借语言)独立地进行,而这种独立进行的思维活动却又不能不对社会生活施加直接的影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并没有直接接触这个难题,他只强调了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语言。

现时髦:语言与思维同步性。即语言和思维是同劳动一起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例证:

(1)思维活动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苏·波罗夫斯基搞的实验:用语言器官的电生理学搞,先用一个电流计,一电极放人的舌头或嘴唇下面,叫人心里想加减乘除,电流上出现电波,然后又大声讲,电波一样。又叫背诗,先在心里想,后大声念,电波也同。

七十年代欧美研究神经的心理学,用电脑图机把心里想东西现出来。如rock(岩石、摇动)。如理解成岩石和理解为摇动波纹不同。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如果理解不同,波纹也不同。 (2)语言在无声思维阶段与传讯思维阶级。

无声思维阶段即内部语言,传讯思维阶段即外部语言。这是心理学中的叫法,出声的说话,由声音这种物质材料传达出来,即外部语言。不出声的说话,听而不闻,感而不觉的,如默写,写作,思维等,都是内部语言,如“话已经到了嘴边,但终于又咽了下去”,这种被咽下肚子的“话”,也就是这种内部语言。内、外部是过去的提法,还是称无声、传讯较确切。

有人性情开朗,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了,有人性格沉默,人们形容,“一天到晚可以不说一句话”。一个

2

人真的能够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吗?不可能。那么《红岩》中华子良装哑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个人在 …… 此处隐藏:635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福师《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4025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