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下册化学说课稿 - 图文(9)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同的电子是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科学家把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向外最多可分为七层,电子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即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归纳结论: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的距离,最近→最远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课本78页图文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以此突破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猜想:
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电子不能在同一区域运动? 教师讲解:
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小的电子只能在……,能量大的电子能够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验证。
3、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原子构成引导学生自学:
阅读教材P78第三自然段,弄清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学生交流:
结合屏幕上的Na原子结构示意图,将各部分的意义说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每次发言结果作为学生过程成绩记入化学学习档案袋,发言记分,正确再加分,首次发言得双倍分,学生学习并发言热情高涨。)
巩固练习:
请学生另画一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借助观察“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三类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并培养了学生思维、总结归纳能力,以此突破难点。)
讨论:
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并向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找到之后记录下来,看谁找的多。
交流:
归纳小结:
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分类板书。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元素性质的关系。 形成结论:
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一般为8个(氦为2个)。 教师提问:
稀有气体的性质是否活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解:
稀有气体的性质不活泼,因为它具有相对稳定的原子结构,结构决定性质。(在此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稳定的原子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为2个)。 讨论比较:
通过三种元素的最外电子数目特点,推导元素的性质如何? 归纳小结:
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特别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讨论交流:
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
(在整节课中,学生的发言允许失败,教师使消除焦虑,让学生对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保持肯定积极的评估,力求每个学生确信:自己也有能力获得成功,偶尔的失败并不能影响自己企求成功的信心。)
布臵练习与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突出重难点
课题3 离子 (1)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距离:最近→最远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原子结构示意图
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元素的性质与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特与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最密切。
七、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让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众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互纠、概括小结,成功地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也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说教材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第四单元课题四的有关内容,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他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了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得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但是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通过化合价来推求。
从教材方面看,化合价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只知道了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则,还不会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而且还没有核外电子排布和最外层电子得失的知识基础。因此对九年级学生说,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⑴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背景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另外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
⑵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臵,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据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使学生认识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②培养学生对化合价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
③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
⑶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化合价》第一课时的学习,不但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化合价的实质,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在后续课中应用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快速而准确的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据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定义都抽象难懂,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形成化合价的概念和理解化合价的实质。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已进入九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
所以本节课我设臵了许多活动,比如,“比一比,看谁最棒”、“动脑动手活动”、“快速抢答”、“讨论与交流”等,特别是在课的最后我还设臵了记忆化合价的过关游戏,这样,不但能让 …… 此处隐藏:23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综合文档]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A1
- [综合文档]教师 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按考点分类汇
- [综合文档]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竞职演说
- [综合文档]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考试--题库(
- [综合文档]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
- [综合文档]汉语拼音表(带声调)
- [综合文档]二年级 上 思维训练( 1~18)
- [综合文档]特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 [综合文档]机床经常出现报警“X1轴定位监控”
- [综合文档]《电子技术基础》21.§5—2、3、4 习题
- [综合文档]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 [综合文档]CRISP原理 - 图文
- [综合文档]2017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答案
- [综合文档]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毕业论文
- [综合文档]《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 [综合文档]装饰装修工程监理规划
- [综合文档]三下乡心得体会-文艺
- [综合文档]柱计算长度系数 - 图文
- [综合文档]全流程思考,提高燃电系统热电转换率--
- [综合文档]2018年嘉定区中考物理一模含答案
- 433M车库门滚动码遥控器
- 8、架空线路施工规范
- 大学四年声乐学习的体会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再认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小结复习
- 小学六年级英语形容词用法
-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件01(岳麓版
- 2015年天津大学运筹学基础考研真题,考
- 微机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于海生(第2版)
- 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 Delphi程序设计教程_第1章_Delphi概述
- 第八讲 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勘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2.3构成物质的微粒(1)
-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
- ch6_冒泡排序演示
- 第4章 冲裁模具设计
- 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流失论文[终稿]
- 再议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营运模式
- 昆明供水工程监理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