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行业资料 >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导读: 税收筹划——策略、方法与案例天津财经大学 黄凤羽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 的税收筹划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 九 的章 税 收个 筹人 划所 得 税 ●掌握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常见 所得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法。

税收筹划——策略、方法与案例天津财经大学 黄凤羽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

的税收筹划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 九 的章 税 收个 筹人 划所 得 税

●掌握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常见 所得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法。

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帮 助广大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在税收法规 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减轻税收负担。提示

二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要点】

第 九 的章 税 收个 筹人 划所 得 税

●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及基本计算方法

●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 合理选择兼职收入形式 ● 职工集资利息与工资的统筹安排 ● 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 ● 个人转让房产的税收筹划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 ● 利息所得纳税中的税收筹划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1)

现 行 个 及 人 基 本所 得 计税 算的 方应 法税 项 目

征税项目

计税依据及费用扣 除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 薪收入—1600元

税率

计税方 计税公式 法

九级超 工资薪金所 外籍、港澳台在华 按月计 额累计 得 税 人员及其他特殊人 税率 员附加减除费用 应纳税额= 3200元 应纳税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 按年计 额×适用税 个体户生产 收入总额—成本、 算分月 率—速算扣 经营所得 费用以及损失 五级超 缴纳 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 额累计 对企事业单 按年计 年度收入总额—必 税率 位承包承租 算分次 要费用(每月1600 经营所得 缴纳 元)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2)

现 行 个 及 人 基 本所 得 计税 算的 方应 法税 项 目

征税项目 劳务报酬所 得

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 税率

计税方法

计税公式

按次纳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 所得额×20%; 特殊规定有: 稿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劳务报酬所 劳务报酬所得超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 得实行超额 额累进加征:应 20%的 累进加征; 纳税额=应纳税所 入额—800元; 比例 得额×适用税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税率 稿酬所得减 率—速算扣除数; 特许权使用 征30%; 费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 稿酬所得减征: 入额×(1—20%) 个人出租居 应纳税额=应纳税 住用房减按 所得额×20% × 10%征税 (1—30%) 财产租赁所 得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3)

现 行 个 及 人 基 本所 得 计税 算的 方应 法税 项 目

征税项目

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 税率

计税方法

计税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 财产转让所 入—财产原值—合

理费 得 用 应纳税额=应纳税 来自上市公司的股息红 所得额×20% “合理费用” 利减按50%计算应纳税 利息股息红 所得额;利息所得和来 20%的 是指卖出财 利所得 自非上市公司股息红利 比例 产时按照规 按收入总额为应纳税所 税率 定支付的有 关费用。 得额 偶然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 入额×20%

按收入总额计税,不扣 费用 其他所得

各 月 工 资 收 入 不 均 衡 时 的 税 收 筹 划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例:某医药设备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 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在每月发工资时为员工代扣个人所得税。某销 售人员李先生在2006纳税年度里,1—12月工资(含基本工资和提成) 情况,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见下表:李先生 1—12 月工资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资收入(元) 3 800 1 000 4 800 4 600 1 000 1 700 1 000 2 100 5 000 4 200 16 300 16 800 公司代扣税金(元) (3 800-1 600)×15%-125=205 0 (4 800-1 600)×15%-125=355 (4 600-1 600)×15%-125=325 0 (1 700-1 600)×5%=5 0 (2 100-1 600)×5%=25 (5 000-1 600)×15%-125=385 (4 200-1 600)×15%-125=265 (16 300-1 600)×20%-375=2 565 (16 800-1 600)×20%-375=2 665

各 月 工 资 收 入 不 均 衡 时 的 税 收 筹 划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李先生全年收入为62 3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6 795元。

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设计税收筹划方案: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2 300-1 600×12=43 100(元) 最佳月应纳税所得额标准=43 100÷24=1 795.83(元)

最佳年终奖金标准=43 100÷24×12=21 550(元)可见,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就是,每月工资为3 395.83元 (1795.83+1600),年终奖金为21 550元。 一是每月工资应纳税额,即:每月工资应纳税额=1 795.83×10%-25=154.58(元) 二是年终奖金应纳税额,即:21 550÷12=1 795.83(元)。年 终奖金应纳税额=21 550×10%-25=2 130(元) 李先生全年应纳税额=154.58×12+2 130=3 984.96(元)

最终结果是,全年应纳税额比原来降低了2 810.04元(6 795-3 984.96),超过原应纳税额的40%(2 810.04÷6 795=41%)。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充 分 利 用 各 项 所 得 中 的 费 用 列 支

三险一金 工资薪金所得 单位福利

超比例并入个人当期的 注意 工资、薪金收入,计征 个人所得税

注意非货币福利有关“凭证”

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稿酬所得

争取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通、食宿等费 用,以降低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 协议将房屋的维修费用、水电费用、物 业管理费等费用由承租方负担 协议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易

费用或税金 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也 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劳 务 报 酬 所 得 中 的 个 人 所 得 税 筹 划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 规 定 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 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演员王某与一演出经纪公司签订一项合约,由该经纪公司 安排王某分别在2月10日和2月20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每场 演出支付劳务费20000元,共计40000元。如果合并为一次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32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32000-20000)×30%=7600元如果分为两次纳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

尽量将劳务报 酬所得分次、 分项计算

= 20000×(1-20%)×20% ×2=6400元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个 人 所 得 捐 赠 的 税 收 筹 划

规 定 捐赠非关联科研 机构、高校 从应纳税 所得额中 扣除 自然灾害地区

应纳税所 得额30% 的部分

全 额 扣 除

社会团体

贫困地区

国家机关

全额扣除农村义务教育

已经被代扣税款的所得用于捐赠,可申请退税例:赵先生是某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其所在公司每月都在发 放工资、薪金前为职工代扣个人所得税。该地区每月允许对工 资、薪金所得扣除1 600元的费用。2006年10月,赵先生取得税 后的工资所得10 000元,而后通过有关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项目 捐款5 000元。第一步,应将赵先生的10 000元税后所得换算为税前所得 税前应纳税所得额=(10 000-1 600-375)÷(1-20%)=10 031.25(元) 第二步,应计算赵先生的捐赠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即: 税前扣除限额=10 031.25×30%=3 009. …… 此处隐藏:40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22762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