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新课标】201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29
导读: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地理单元验收试题(2)【新课标】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地理单元验收试题(2)【新课标】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2012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3~4题。

3.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4.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5.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

C.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

D.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hPa)、降水(mm)、风速(m/s)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7.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A.29日 B.31日 C.1日 D.3日

下表为“株洲市2012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8~9题。

8.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⑥⑤④ D.③②①

9.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10~12题。

10.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A.春末 B.盛夏 C.初秋 D.严冬

11.Q处气压值可能是

A.1 007 B.1 008 C.1 009 D.1 010

12.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高压脊 沙尘暴 B.冷锋 干旱 C.反气旋 伏旱 D.气旋 台风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14.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图1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甲地各月气温减去乙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差(甲地各月降水减去乙地各月降水)示意图,图2是四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2中①、②、③、④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A.①~甲、②~乙 B.③~甲、④~乙

C.③~甲、①~乙 D.④~甲、②~乙

16.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下垫面状况 D.沿岸洋流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17~19题。

17.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18.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

A.惠灵顿—② B.温哥华—③

C.威尼斯—① D.开普敦—⑤

近年来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研究表明,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预计将上升7米。据此回答20~21题。

20. 冰原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

A.日照时间增加 B.降雪量减小

C.板块运动加剧 D.全球气候变暖

21.若上述现象在地球上普遍出现,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生物生存环境改变 B.全球淡水资源急剧增加

C.海岸线长度增加 D.气温下降,蒸发减弱

(2013·北京高考,5)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2题。

22.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

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

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23~25题。

2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24.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

25.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6.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5)图中A地能否建水泥厂?为什么?

(6)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南纬20°附近大气和海水运动示意图。

…… 此处隐藏:53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新课标】201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地理单元验收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1782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