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秘资料 >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0-30
导读: 第一章 非赢利组织的界定与分类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国家组织和市场组织以外的一个组织系统,它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仅不被任何个人牟取私利,而且其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和提供捐赠人减免税收的合法地位的组织。

第一章 非赢利组织的界定与分类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国家组织和市场组织以外的一个组织系统,它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仅不被任何个人牟取私利,而且其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和提供捐赠人减免税收的合法地位的组织。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1. 非营利性

是指他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法律也禁止他们将营利分配给组织的经营者。 2. 中立性

狭义的非营利组织在政治上采取中立立场,既不与特定的政党结盟,不卷入推举公职人员的党派斗争。

3. 自主性指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

4.使命感 5. 多样性 6. 专业性 7. 灵活性 8. 开创性 9. 参与性

10. 低成本:主要依靠志愿者投入的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劳动成本 三、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1、事业单位 ①科教文卫事业单位

②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单位 ③公交商贸事业单位 ④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职能

2、民间非营利组织 ①社会团体 ②基金会

③民办非企业单位

一、非营利组织与相关各方的关系(四方)

1、非营利组织与资助者的关系:每一位捐赠者都有权对受捐单位的财务进行核查,而受捐单位也应及时公布对资金的使用情况。

2、非营利组织与需求者的关系: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1)友好合作 (2)相互依赖 (3)缺乏信任、相互独立 (4)不往来,业务冲突 4、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一、 非营利组织财务特征

1、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顾客支持型组织”“公众支持型组织” 2、不存在利润指标 3、责权利不是很明确 4、所有权形式特殊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

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

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

一、非盈利组织预算的概念

非盈利组织预算:是非盈利组织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计划,依据定员定额和收支标准编制的计划内的财务收支计划。 二、非盈利组织预算的编制原则

1、政策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打赤字预算的原则 5、统一性原则 三、集权和分权预算

机构组织的预算程序是以其集权化或分权化程度为特征的。

1、责任中心的预算可以由上级管理者制定,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中心的管理者通常是被告知预算的额度和预算期望实现的结果,这样的预算被成为集权预算。

2、另一种情况是,各部门责任人先制订了预算后将其汇报给上级领导,这种预算称为分权预算。

四、预算的技术方法

(一)弹性预算

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有规律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方法。

(二)业绩预算

核心是建立起一套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效能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计量方法。 例题:(会填左1、2列) 管理者预计颁发许可证20000件,该机构组织正在考虑采用业绩预算方法。业绩区域为:颁发的执照件数、吊销的执照件数和客户的满意度。该部门认为,从事与颁发执照相关的经济活动需要机构组织60%的工资支出和80%的供应品支出,吊销执照需要30%的工资支出和10%供应品支出,剩下的组织资源用于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预期将会吊销1000个执照,并且希望客户投诉的数量从1000次降低到500次。

五、预算的程序 (一)预算循环系统:

(1)预算准备

首先,形成预算底稿 随后,管理者准备预算草稿 (2)预算审查和采纳

首先,组织各部门以事先指定的前提条件以及方针政策为基础来编制预算。

第三章 收入管理

其次,要从整个组织出发,来协调各个部门预算之间的冲突情况。 最后,预算委员会对调整方案进行审批,定下最终预算方案。 (3)预算执行

费用类项目,采用费用控制卡或类似工具。

非费用类项目,常用计划领料卡。

资本性支出以及材料采购,通过划分权限、严格审批制度等办法加强控制。 (4)结果评价 也称为业绩评价

六、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管理办法

“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或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1、核定收支 2、预算缴拨款(1)预算补助(2)预算上缴 3、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一、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一)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 1.财政补助收入 2.非财政补助收入

1)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2)事业收入:

3)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的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标准和比例上缴的收入,创括附属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5)其他收入

(二) 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分类 1.按照收入的来源

1)捐赠收入:指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为限定性收入。 2)会费收入: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为非限定性收入

3)销售商品收入 4)提供服务收入

5)政府补助收入:民间非盈利组织接受政府拨款或者政府机构给予的补助而取的收入。 6)投资收益:7)其他收入

非营利组织因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净损益。

2.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

1)限定性收入 2)非限定性收入 3.按照收入的性质

1)交换交易收入 2)非交换交易收入 二、 财政拨款收入的管理(论述)

三、预算外资金的概念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四、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预算外资金在性质上属于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是在代表国家行使某些特殊职能中实现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而收取和提取的,是凭借国家权力取得的,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

第四章 支出管理

一、支出的分类

(一)按支出用途:人员支出、公用支出

(二)按支出性质(事业单位) : 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民间非营利组织(费用分类):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为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费用。其他费用 二、人员经费

1、人员经费:指非盈利组织用于职工个人方面的费用开支。

2、助学金:是指国家为帮助学生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困难,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支出以及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三、公用经费管理

1、公用经费:指非盈利组织为了完成公共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用于单位公共事务方面的费用开支。

2、公务费:指非盈利组织用于日常管理等公务方面的费用支出。

…… 此处隐藏:714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fanwen/21782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