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资格考试 >

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分析比较(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9
导读: 2、而光源氏一生爱恋、追求过的女性有名有姓的有十六七个,源氏对待她们的所有行径中,从未曾有过“宝玉式的泛爱和用心”⑻,常见的却是私闯闺床、一夜偷欢,云雨无时、葬送性命,百般纠缠、始乱终弃,闲极无聊、逢场作戏

2、而光源氏一生爱恋、追求过的女性有名有姓的有十六七个,源氏对待她们的所有行径中,从未曾有过“宝玉式的泛爱和用心”⑻,常见的却是私闯闺床、一夜偷欢,云雨无时、葬送性命,百般纠缠、始乱终弃,闲极无聊、逢场作戏,即便对他的至爱之人藤壶及其影子似的人物紫姬,源氏亦未曾有过宝玉式的纯情和真挚,以致于藤壶与他私通生子后抑郁苦闷,最终落发为尼,愧疚而死紫姬因为他的宿花眠柳、迎三娶四,最终正当盛年含恨死去。

当然书中也写了他对女子们“有情有义”⑻的一面。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也将他一生爱怜过的女子都接来同享荣华,可谓“善举”。这类善举,实际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一种以温情方式表现出来的占有欲,这种“爱”,是建立在等级分明的,极端不平等之上的。特别是他对夕颜、紫姬近乎掠夺般的占有,对末摘花的蔑视和嘲笑等,都暴露了在男尊女卑①

②曹雪芹 高鄂:《红楼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3月,P12。 曹雪芹 高鄂:《红楼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3月,P146。

的社会中,贵公子的得意骄横和肆无忌惮。纵观源氏和宝玉“泛爱群芳、多有用心”⑻的情感表现,可见源氏是以“肉欲之爱”⑻为内涵,所追求的境界不过是“悦容貌、喜云雨”⑻。所以,他对众多女子的爱恋主要是为了欲望满足,其结果是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那些被他“爱过”的女子,几乎没有一个是有好下场的,或一生抑郁,或暴死荒郊,或精神失常,或削发为尼,或终生独守空房而他自己也是先为短暂的情欲发泄而欢愉,继之又为相思所苦,然后又因怕偷情的隐事被人发觉而恐惧。因此,他每得到一个女人,就多了一份哀愁。当然,光源氏的等级意识是同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三)、他们最终都遁入空门 ,但他们的出家是同形异质 ,在出家的同一种解脱中射映着不同的内涵,宝玉是因为理想的破灭 ,而源氏是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 。

出家一般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种是对现实的逃避,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责的良心发现,光源氏的出家便可归结为这个原因。

1、光源氏,他在风月场上十分得意,尽管在官场的倾轧中也曾失意被贬谪过,但最后位极人臣,身居太上皇的高位,不存在对现实的厌恶和不满的问题。三公主与柏木的私通使光源氏的精神节操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鞭挞了他不贞洁的罪孽。使他迫切需要为自己沉重的心灵寻找一片空间去连缀已被轰毁了的精神节操的碎片,去忏悔自己以往的罪过,确切的说是对现实的逃避,对自己淫欲驱使下所犯下的罪责的良心发现。因为六条院已经不能容纳下他心灵的栖息了。较之宝玉的出家,不是对美的境界的追求,仅仅是对人生悲剧感悟之后除死亡之外的最佳选择和必然结果。

2、而出家的另一个原因是对现实的厌恶和不满,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贾宝玉的出家可以归结为这个原因。贾宝玉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个另类,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向贾琏、贾珍之流玩弄女性,还被以贾母为首的封建正统势力视作理所当然,“年轻人打小都这么过”⑷,而向贾宝玉这样尊重女性,重精神而不淫逸的反而被视作另类,而他和黛玉的精神之恋甚至被以袭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视为“不才之事”⑷,而最终宝、黛之间的爱情也在封建势力的绞杀下彻底消亡了,这也是宝玉出家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贾宝玉是由于爱情被封建势力毁灭后才出家的,实际上是对禁欲主义的抗拒。

(四)、两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不同。

1、光源氏追求的是“欲”,他重欲轻情,陷入好色和淫乱的地步。光源氏对女性也有情,但他用情不专,朝三暮四、逢场作戏。他赞同世俗的观点,认为:“洞房花烛虽然好,不及私通

①趣味浓。”为了博得一个女子的信任,他会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大堆情话、谎话,甚至用眼泪和发誓去诱惑对方;或者使用野蛮的强迫手段,如把猝不及防的空蝉、胧月夜抱进自己的卧室。但光源氏又委屈求全,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他与葵姬谈不上有感情,但光源氏在夜夜寻芳猎艳之外,因为葵姬的父亲左大臣在宫里的势力较大,不得不常常去应付一下,即使夫人和岳父给他施以脸色,他也需要忍耐着、应酬着。如当朱雀天皇将三公主许配于他时,他已经四十有余,与紫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想再纳妾,而且对三公主也没有兴趣,但迫于面子和政治上的考虑,他接受了亲事。后来三公主与柏木私通并生下薰君,但光源氏忍气吞声,对三公主还是一如既往,并把薰君视若己出,以求得和睦。

2、而贾宝玉追求的是“情”,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希望按自己的个性充分发展。《红楼梦》中的《西江月》词评断十分恰当:“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

②那管世人诽谤!”他重情轻欲,唯一的心愿就是在姐妹中过一辈子,他爱黛玉、喜宝钗、亲晴

雯、近金钏,读《南华经》、作《芙蓉诔》,都贯穿一个“情”字,就是这个“情”字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道德的背叛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在宝黛爱情中,宝玉专爱黛玉,用情至深,①

[日]紫式部:《源氏物语》。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P58。

痴情不改,就更鲜明地显示出这个“情”字在反叛传统封建道德中的力量和作用。他很羡慕妙玉的超尘脱俗,妙玉称自己是“槛外人”⑷,宝玉自称“槛内人”⑷,他有出家的念头,这也是因为想摆脱俗世的烦扰,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另外可贵之处是宝玉没有等级尊卑观念,他向往的是自由、平等、人人和好。与其他叔侄兄弟,他也不讲什么辈份,对贾环他说:“都是兄弟,哪要他怕我。” ⑷对晴雯、袭人乃至小丫环也可同桌共饮,甚至替她们擦胭指、口红。总之,宝玉的行为对于封建伦理道德是一种大胆的挑战。

(五)、二者内心深处的矛盾不同。两个男主人公内心都有一种深深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折磨着他们,无法解决,最后使他们都走上了逃避社会的道路。

1、光源氏基本上是一个受社会认可的正常人。一方面,他没有过度思恋着异性而又不能与之结合的体验,因为那个时候的日本在文化和制度上还不存在这样的障碍,所以他没有宝玉患的那种心理疾病。另一方面,他虽在政治权力上不成功,但他并不是对权势不感兴趣,相反,他是一个耽于权欲之徒,故他也没有患宝玉那样的“社会不适症”⑼。但他内心有另一种深刻的矛盾,即对乱伦的恐惧。对于同继母藤壶的乱伦关系,他产生了深深的悔恨和恐惧,这种恐惧一直困扰着他,书中描写光源氏乱伦的行为遭到了报应:妻子三公主与柏木私通。因此他对杂乱性关系带来的后果产生了某种自省,这使他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对乱伦的恐惧可能反映了人类从杂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中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光源氏陷入这种恐惧之中不能自拔并越陷越深,最后也使他走上“遁入空门”⑷之路,。

2、而贾宝玉的内心矛盾是双重的。一个矛盾是心理性的,宝玉是一个有反抗精神的人,他试图不去遵循讲究“门当户对”⑷的婚姻,而是“任情而动”⑴,追求基于两性身体相互吸引、两心相印的爱情,这违背了“存天理、灭人欲”⑽的礼教原则,不是一个处于社会主流的人所应采取的行为,故他的行为同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另一个矛盾是社会性的,他不

①恋“仕途经济”而整日与女孩子厮混,使他无法适应当时主流社会的生活而陷入深深的痛苦

之中。两种矛盾折磨着他,使他性格古怪,行为疯癫。实际上他处于一种“病态”,他身上的病,既有因强烈思念恋慕异性而不能与之结合产生的心理疾病,也有因巨大的社会压力而产生的社会不适症,这两种病症在当时都无法医治,最后他不得不“出家为僧”⑷。

所以两人的人生结局虽十分相似,原因却完全不同。

< …… 此处隐藏:313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贾宝玉与光源氏的人物形象分析比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976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