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龙泉期末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A.氩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B.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C.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是纯净物 D.瑞利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是纯净物 9.下图为某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4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D.该元素的质量数约为52%
11.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CO2和O2
D.用称取煮沸前后蒸馏水的方法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B.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的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每个化学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14.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点燃 4CO2+2X+6H2O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气是化合物
B.X是由硫元素组成的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D.反应中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2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5.2013年11月,四川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它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所引起的。除气象条件外,工业污染、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燃煤燃烧、扬尘等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此,将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环境监测项目中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填字母序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2)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医生指导晨练爱好者灰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 (填序号)。 (3)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4)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CO和CO2等气体。NO主要是发动机点火时放电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所引起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汽车上装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NO和CO发生反应,生成常见的一种单质气体和一种化合物气体,其中单质气体为空气中最多的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自来水厂净水的基本流程答题如下: (1)在反应沉淀池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如果在实验室里进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漏斗和玻璃棒。 (3)活性炭加入到吸附池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 (4)在清水池中投入的消毒剂,目前主要的是液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又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① 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②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用户在使用自来水的过程中要节约用水。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用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______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代替B进行实验,其优点为__________(任写一点)。 三、探究题(题型注释)
18.某校化学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活动中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
【反思与评价】
(1) 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
(2)假设产生的气体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能否直接用点燃的方法来检验CO2?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题型注释)
19.实验室可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看表示如下: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①上述反应中氯元素从______价变成-1价。
②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如果不加二氧化锰,该反应能进行吗?
2H2O22H2O+ O2↑ (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①H2O2、H2O是不同物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室要制取16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本题应选择属于化学变化的。A.蜡烛燃烧是由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要求。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将它们分离开来。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要求。C.水蒸发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要求。D.干冰升华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A项。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C
【解析】
试题分析:A.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此项正确。B.从题中可知,19世纪末科学家才发现了氩气的存在。所以此项正确。C.从题中可知,瑞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应该含有一定量的氩气,所以不是纯净物。此项错误。D.瑞利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是纯净物不含氩气,此项正确。应选C …… 此处隐藏:302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资格考试]石油钻采专业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
- [资格考试]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麻风病防治知
- [资格考试]道路勘测设计 绪论
- [资格考试]控烟戒烟知识培训资料
- [资格考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安全员
- [资格考试]photoshop制作茶叶包装盒步骤平面效果
- [资格考试]授课进度计划表封面(09-10下施工)
- [资格考试]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 [资格考试]2007年广西区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题
- [资格考试]软件实施工程师笔试题
- [资格考试]2014年初三数学复习专练第一章 数与式(
- [资格考试]中国糯玉米汁饮料市场发展概况及投资战
- [资格考试]塑钢门窗安装((专项方案)15)
- [资格考试]初中数学答题卡模板2
- [资格考试]2015-2020年中国效率手册行业市场调查
- [资格考试]华北电力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 [资格考试]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新进展
- [资格考试]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背诵篇目名
- [资格考试]ISO9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 [资格考试]论文之希尔顿酒店集团进入中国的战略研
- 全国中小学生转学申请表
- 《奇迹暖暖》17-支2文学少女小满(9)公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 200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
- 无纺布耐磨测试方法及标准
- 建筑工程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 (目录)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
- 中国期货价格期限结构模型实证分析
- AutoCAD 2016基础教程第2章 AutoCAD基
- 2014-2015学年西城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
-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版)
- 归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0
- 突破瓶颈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决策学招生目
- 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 Excel_2010函数图表入门与实战
-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数学 13.1 轴对称 (
- 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教程电子教案
- 2010北京助理工程师考试复习《建筑施工
- 国外5大医疗互联网模式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