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初中教育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9
导读: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 南。中国共产党重视理论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

南。中国共产党重视理论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决定着社会实践创新和发展

④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中国共产党要重视理论创新,①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错误;文化创新并不决定社会实践的创新和发展,③错误;文化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所以中国共产党要重视理论创新,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15.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如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这一成功的设计启示我们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③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艺术混搭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京冬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这一成功的

设计启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也表明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①②正确;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16. 央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使人们领略了中国各地的美食。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A. 包容性

B. 区域性

C. 整体性

D. 民族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项不选;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民族性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17.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成立,馆藏文物15万件,包括著名的“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铜羊尊灯、错金博山炉、铁足大锅鼎、刘胜金缕玉衣等珍贵文物,再现了西汉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这些文物是

①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些文物并不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①不选;这些文物再现了西汉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这说明这些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②正确;这些文物再现了西汉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这说明这些文物是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正

确;这些文物并不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18.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与民族精神对应最恰当的是

①昭君出塞——勤劳勇敢

②大禹治水——团结统一

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

④闻鸡起舞—一自强不息

⑤苏武牧羊——爱国主义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昭君出塞”并没有体现勤劳勇敢,①不选;“大禹治水”体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②不选;“土尔扈特部东归”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③不选;“闻鸡起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④正确;“苏武牧羊”体现了爱国主义,⑤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主要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

③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①不选;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主要表明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也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20. 8·13淞沪会战纪念日前夕,4名男子竟身着二战日军制服在上海四行仓库门口拍照,这件事引爆了网络,也激起了全社会的愤怒。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经调查取证后依法对4人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和教育训诫。这表明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

②公民应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建设者

④国家需要对商业传媒进行规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4名男子的所作所为“忘却历史”,有辱国家形象,这表明应对公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①正确;材料是表明公民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强调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②不选;材料表明应对公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建设者,③正确;材料与国家需要对商业传媒进行规范无关,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21. 2014年,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以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展现了该省八百多位“好人”的事迹,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设立好人馆

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②拓展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渠道

③丰富了道德教育内容,创新了道德教育形式

④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立好人馆并不属于理论创新,①不选;设立好人馆拓展了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渠道,并没有拓展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渠道,②不选;设立好人馆丰富了道德教育内容,创新了道德教育形式,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载体,③ …… 此处隐藏:129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468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