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文档 >

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分析中东局势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4
导读: 从中东动荡局势谈“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一重要而深刻的命题。而中东地区一直是引发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局势也一直动荡不安,所以在此以中东地区的动荡

从中东动荡局势谈“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一重要而深刻的命题。而中东地区一直是引发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局势也一直动荡不安,所以在此以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为例,谈一谈“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当今的叙利亚时刻处于战争的边缘,或者说已经身处于战争中。反对派与政府军持续对峙,恐怖袭击接连不断,叙利亚人民的示威游行一拨接着一拨却鲜见成效,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围绕着叙利亚的化学武器问题希望介入叙利亚问题中,想要重复几年前的利比亚问题模式,总之局势用“混乱”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混乱”好像一直是中东地区的主旋律。中东大大小小一共有22个国家,这些国家大多具有以下的共同特点:石油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短缺;国民经济主要由石油带动,因此呈现出“家族式富豪”,而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下(这也是人均GDP很高的卡塔尔等国家不是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并且很多国家政治与宗教紧密关联,常常因为宗教问题引发冲突矛盾;同时由于以色列的存在,民族矛盾一直存在,虽然近年来有所缓解,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对立依然是一颗定时炸弹;同时在中东的各个国家外交分针差别同样很大,大致可分为“亲美国家”和“反美国家”(上文提到的叙利亚正是美国多年来列入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之一的国家),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的很多国家在冷战期间与苏联保持过密切联系,所以如今依然有很多国家的军火从俄罗斯购买,俄罗斯的介入也造成了中东问题的新局面;从地理位置上看,由于中东地区的很多国家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势力范围,又位居两洋三周五海之地,再加上亲美国家军事基地中美国的驻军,使得中东地区的局部区域性问题常常要受到西方国家的或明或暗的干涉,成为国际问题,也是许多中东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成为大国博弈的产物。

当今的叙利亚让我想起了前一段的埃及,再前一段的利比亚,还有黎巴嫩、突尼斯、伊拉克 这些国家所走过的历程大致相似:在国内出现政治铁腕式领袖,或独裁或锐意革新,然后引发人民的不满或触犯了某些阶级的利益,造成了社会的动荡,由此国内滋生出反对派势力,这些反对派势力一般会受到西方国家或明或暗的支持,在反对派实力壮大之后,往往会形成反对派与政府军冲突对峙局面,当冲突达到一定级别时,西方的某些国家会以一些原因或者说借口介入该国,或国际制裁,或武力打击,造成了原政权垮台以及西方扶植下的新政府组建,但是原有势力并未彻底被消灭,战争后的国家就会呈现出各种势力依旧长期对峙,人们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进而长期陷入“混乱”的深渊。

以上就是关于中东局势的大致背景。既然要谈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我们不妨看一看今天的中国社会。总体的特点就是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进步之处不必多说,因为几乎随处可见,这些也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现在重点谈谈不足之处。当下主要的社会问题有房价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环境问题、官员腐败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如此种种,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由此提到了“改革是动力”。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我们可以感受到改革的力度正逐渐加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便是“全面深化改革”,由此改革之重要意义也可见一斑。清朝末期正是中国备受列强凌辱之时,然而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明朝的海禁政策。从那时起的中国,便大大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当时的统治者以“祖宗之法”来应对已经由新航路开辟带动出来的国际市场,显然是远远落后的。中东问题也是如此,在强权领袖的独裁下,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定,往往国家就难以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也就无法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固步自封,自然会、就会越来越趋向于保守。改革就像是一艘航船的动力装置,失去了动力装置,难以想象这个国家如何在世界大潮中坚守住自己的方向。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可以说是邓小平提出的最深入人心的一句话。改革的目的便

是为了发展,发展又包括了很多方面。像中东的多数国家,依靠着自身丰富的石油资源,只是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提高而引发了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实则并未有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这与7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不同。这些国家的石油开采技术甚至也要由外国提供,多半工业制成品要从外国进口,军事武器更是要大量购买,可以说本国国防披上的是外国武器的外衣。众所周知,用于出口的武器要比自身装备的武器落后许多,用这样的武器,与装备着西方干涉势力的反对派作战,肯定要遇到更多的困难,再考虑到战争时国际制裁的因素,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体系无疑意味着国家命脉掌握在别国手里。中国已经错过了很多发展的机遇,面对着现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更是应该抓住机遇,稳步发展。

“稳定压倒一切”,从中东局势来看,似乎是最容易理解的一句话。这里的稳定,既包括国内形势的稳定,也包括国际形势的稳定。通俗地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可以说,中东国家面临的历次危机,都是失去了稳定的结果。当国内的动乱因素逐渐激起的时候,这时就会引发外国势力的进入,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结果。中国是一个人口近14亿的大国,一旦出现动荡或分裂,后果将不堪设想,从历史上看,日本正是趁着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群龙无首之时,才大举入侵中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纵观世界各国在转型期的特点,都是社会矛盾突出,人民生存压力大,思想状态起伏不定等诸如此类的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平稳过渡,那么国家的发展 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可能会造成国家动荡,社会发展停滞或倒退的现象。中东地区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并不是不想改革,也并不是不想让国家发展,而是改革的措施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没有权衡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不稳定局面的产生,进而引发严重的后果。可喜的是,中国政府注意到了这一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从“跨越式发展”到了“又好又快发展”。这说明国家在改革的同时,一直把稳定作为前提保障,因为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所以,这更要求政府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决策,要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的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程度三者有机结合。中东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而我国周围的安全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中国周边还有很多领土争议,同时世界各国依然盯着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虎视眈眈。“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必须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找到一条属于中国发展的道理,实现属于中国人的中国梦。

…… 此处隐藏:11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分析中东局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8045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