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钢热处理原理
第九章 钢的热处理原理
2013-3-26
9.1、概 述钢的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保温一定 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方式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工艺性 能和使用性能,充分挖掘钢材的潜力,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提 高产品质量,节约材料和能源。 钢中组织转变的规律是热处理的理论基础,称为热处理原理。 热处理原理包括钢的加热转变、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和回火转变。 钢能进行热处理,固态下应有相变,或有溶解度的变化,固 态下不发生相变的纯金属或合金不能用热处理强化。
2013-3-26
钢为什么能够进行热处理?原则上只有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溶解度的显著变化或发生固态
相变的合金才能进行热处理。根据Fe-Fe3C相图,钢在高温和低温时具有不同的结构状态: 共析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经过PSK线(A1)时,发生珠光体和 亚共析钢经过GS线(A3)时,发生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的相互 过共析钢经过ES线(Acm)时,发生渗碳体与奥氏体之间的相互
奥氏体之间的相互转变;转变; 转变。
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越过上述临界点就要发生固态相变,所以能 进行热处理。2013-3-26 3
9.2、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发生的固态转变(P、B、M) ,其母相均为奥氏体。 奥氏体组织的状况(如成分、均匀程度、晶粒大小等)直接影响冷 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因此,研究加热时奥氏体 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Fe-Fe3C相图可知 共析钢加热到A1以上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A3以上 Acm以上
奥氏体
平衡温度
2013-3-26
实际加热或冷却时组织转变会产生滞后现象,加热和冷却速度 越快,滞后现象将越加严重。 加 热 Ac1: P → A 开始温度 Ac3: α → A 终了温度 Accm: Fe3CⅡ→ A 终了温度 冷 却 Ar1: A → P 开始温度 Ar3: A → α 开始温度 Arcm: A → Fe3CⅡ开始温度
加热和冷却速度为0.125 /min 时对临界温度的影响2013-3-26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奥氏体形成时系统总的自由能变化为: ΔG=ΔGV+ΔGS+ΔGe
式中,ΔGV为新相奥氏体与母相之间的体积自由能差;ΔGS为形成奥氏体 时所增加的界面能;ΔGe为形成奥氏体时所增加的应变能。其中,ΔGV是 奥氏体转变的驱动力,ΔGS与ΔGe是相变的阻力。Gγ
Gp
氏体的自由能相等。只有当温度高
当温度等于A1时,珠光体与奥
于A1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驱
珠光体和奥氏体的自由能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2013-3-26
动力才能克服界面能和应变能的相变 阻力,使奥氏体的自由能低于珠光体 的自由能,奥氏体才
能自发形核。
1. 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多数工艺都须先将钢加热至单相奥 氏体,然后再以适当方式(或速度)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 能。 钢加热获得奥氏体的转变过程,称为奥氏体化过程。 共析钢为例
Fe3C
α-Fe
γ-Fe0.77 fcc
P
6.69 复杂晶格
+
0.0218 bcc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2013-3-26
(1) 奥氏体的形核
优先在铁素体和渗碳体 的相界面上形成,此处能量 较高,容易获得奥氏体形核 所需要的浓度起伏、结构起 伏和能量起伏。(2) 奥氏体晶核长大 奥氏体晶核形成后即开始长大, 长大机制如下 A与F相邻的边界处的碳浓度为 Cγ-α,A与Fe3C相邻的边界处的碳 浓度为Cγ-c 。2013-3-26 8
Cγ-c > Cγ-α ,A中出现碳的浓度梯 度,引起碳在A中的扩散,逐渐长大。
A A
Fe3C
未溶
在铁素体内,Cα-c>Cα-γ ,促 进奥氏体长大。
当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时,可以 认为,奥氏体的长大即完成。 但此时仍有部分渗碳体尚未溶解残留 在奥氏体中,这时奥氏体的平均碳浓度低 于共析成分。
2013-3-26
(3) 剩余渗碳体溶解 长大与碳的扩散和相界面碳浓度差有关。由 于F与A界面的浓度差 (Cγ-α一Cα-γ)远小于A与Cm 界面的浓度差(CFe3C一Cγ-c),因此,F→A转变远 比Fe3C溶解速度快。F总是首先消失。随后剩余 Fe3C通过扩散,不断溶人A中,使A碳浓度逐渐 趋于共析成分。 一旦渗碳体全部溶解,这一阶段便告结束。A
A
(4)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剩余渗碳体全部溶解后,A中的碳浓度 仍是不均匀的。只有继续延长保温时间或升 温,通过碳原子的扩散,才能使A碳浓度逐渐 趋于均匀化,最后得到均匀的单相奥氏体。 A形成过程全部完成。10
未溶碳化物2013-3-26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 当加热温度仅超过AC1时,只能使原始组织中的珠光体转变为奥 氏体,仍会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 这种奥氏体化过程被称为 “部分奥氏体化”或“不完全奥 氏体化”。 只有当加热温度超过AC3或Accm,并保温足够的时间,才 能获得均匀的单相奥氏体,这又被称为是非共析钢的“完全奥 氏体化”。
2013-3-26
2. 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共析钢的奥氏体等温形成图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开始
孕育期 AC1以上某温度等温时,奥 氏体需要一定时间后才开始形成, 这段时间称为孕育期。 温度 ↑ 孕育期 ↓
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刚刚结束 奥氏体均 匀化完成
为获得同一状态,可用低 温长时间 V1,也可用高温短 剩余渗碳体 时间 V2加热。 溶解完毕 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 , 当珠光体全部转变成奥氏体 后,还有过
剩相铁素体或渗 碳体的继续转变。2013-3-26 12
亚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奥氏体等温形成图当珠光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后,还有过剩相铁素体或渗碳体的继续转 变,也需要碳原子在奥氏体中的扩散及奥氏体与过剩相之间相界面的推移 来进行。与共析钢相比,过共析钢的渗碳体溶解和奥氏体的均匀化所需时 间要长得多。
亚共析钢2013-3-26
过共析钢13
3. 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奥氏体形成是形核和长大过程,整个过程受原子扩散所控制。因此, 一切影响扩散、形核与长大的因素都影响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加热温度、原始组织和化学成分等。 (1)加热温度的影响 P→A转变是扩散相变过程,随加热温度↑,原子扩散系数↑, 特别是碳在A中的扩散系数↑,加快了A的形核和长大速度; A中的碳浓度差↑,浓度梯度↑,故原子扩散速度↑; A与P的自由能差↑,相变驱动力△Gv↑,A的形核率和长大速 度急剧↑,因此,转变的孕育期和转变所需时间显著↓,加热温度 越高,转变孕育期和完成转变的时间越↓。 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各种因素中,温度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
2013-3-26
(2)原始组织的影响 化学成分相同时,随原始组织中碳化物分散度的↑,F和Fe3C 相界面增多,A的形核率↑; 且P片层间距↓,使A中碳浓度梯度↑,碳的扩散距离↓,都 使A的长大速度↑。 因此,钢的原始组织越细,形成速度越快。 (3)化学成分的影响 a)含碳量越高,奥氏体的形成速度越快。 随含碳量增加,Fe3C量↑,F和Fe3C相界面积↑,A的形核部位↑, 增大了A的形核率; 碳化物数量↑,又使碳的扩散距离↓,碳浓度梯度↑; 随A中含碳量↑,碳和铁原子的扩散系数将↑,从而增大A的长大速 度。2013-3-26 15
b)合金元素的影响 ① 影响碳在A中的扩散速度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Mo、W、V、Ti等)大大减小了碳在A中的扩 散速度,故显著减慢了A的形成速度。 非碳化物形 …… 此处隐藏:208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实用文档]李践-有效提升销售的12大黄金法则8-大
- [实用文档]党支部换届工作方案
- [实用文档]2013年下期电子商务专业部宣传工作计划
- [实用文档]方庄一矿通风、钻探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
- [实用文档]项目一 认识企业物流认识企业物流
- [实用文档]MBI_Display_产品蓝图规画
- [实用文档]北京市建筑业劳务作业人员普法维权培训
- [实用文档]锅炉燃烧调整与运行优化
- [实用文档]4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
- [实用文档]米什金_货币金融学_第9版各章学习指导
- [实用文档]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实用文档]钢筋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书
- [实用文档]关于公布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 [实用文档]太原市园林绿化施工合同范本 2
- [实用文档]周日辅导 初中英语分类复习单项选择题(
- [实用文档]第四章 文化经纪人的管理形式 第二节
- [实用文档]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
- [实用文档]《数值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二
- [实用文档]爱词霸学英语:每日一句( 十月)
- [实用文档]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 新课程主要理念和教学案例分析汇编(24
- 英国人的快乐源于幸福的家庭生活
-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模拟数学试卷
- 真丝及仿真丝的种类有哪些?
- 【最新】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
- 高中英语3500个必背单词
-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不能接受放弃!
- 最近更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 绿化工作先进乡镇事迹材料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 英语音标的分类
- 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与普通梁板结构形式
- 美容师黄金销售话术
- 雅思写作满分作文备考方法
-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
- 1度浅析装修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 2017-2022年中国汞矿行业深度分析与投
- 计算机二级VB公共基础知识
- (何勇)秸秆禁烧_重在寻找出路
- 内外墙抹灰工程分包施工合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