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文档 >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最新教育学重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8
导读: 十章全,与长沙教育学院教师资格证培训课所讲重点基本一致,可以参考 2011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申请-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 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培

十章全,与长沙教育学院教师资格证培训课所讲重点基本一致,可以参考

2011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申请-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 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

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6)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2、教育的形态

1)划分依据 (1)教育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 (2)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不同教育形态的特点 (1)非形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2)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 (3)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典型表征是学制的建立。 (4)非制度化教育:重要体现是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非制度化教育思想 3)学校教育特点: 可控性(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 专门性(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有专门场所和设备;学生以专门学习为己任); 相对稳定性( 师资、场所、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校园文化) 4)家庭教育特点: 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 5)社会教育特点: 对象的全民性; 地点的广泛性; 内容的适用性; 时间的终身性; 形式的开放性。 6)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3、教育的历史形态)

1)学校产生的条件: 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文字的产生与文化的发展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独立性(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与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保守性(内容主要为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封建时期教会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宗教思想渗透在每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个别教学与灌输死记;教育象征性功能占主导0;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萌芽(我国最早:东汉末年“鸿都门学”;西欧最早:雅典弦琴学校)

3)现代教育特点: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大众化道路(教育得到普及与发展);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4)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1

十章全,与长沙教育学院教师资格证培训课所讲重点基本一致,可以参考

教育中介:笼统地指那些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包括:物质中介;意识形态中介;行为中介。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任务)的科学。

(1)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2)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论语》;注重后天教育(“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道家:主张“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1)苏格拉底:问答法启迪他人思想。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理想国》;所设计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教条性,教育追求与苏格拉底相差甚远。(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服务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历史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捷克):1657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泛智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2)卢梭(法):《爱弥尔》;关注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康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4)裴斯特洛齐(瑞士): 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5)洛克(英):《人类理智论》“白板说”——强调教育的重要;绅士教育。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第一步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规定了教学过程“四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福禄培尔(德):《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影响极大。

(3)斯宾塞(英):《教育论》;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强调使用学科的重要性。

(4)杜威(美):《民本主义与教育》;其理论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强调“从做中学”。

5)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1)凯洛夫(苏联):1939年《教育学》—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主要吸收赫尔巴特的思想。 (2)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布卢姆(美):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掌握学习”理论。

(4)布鲁纳(美):《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和“发现学习”法。

(5)赞科夫(苏联):《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2

十章全,与长沙教育学院教师资格证培训课所讲重点基本一致,可以参考

(6)巴班斯基(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7)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

(8)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3、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学科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理论导向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有:观察 …… 此处隐藏:191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1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最新教育学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8045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