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02
第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 )。 A、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部门自行执行
C、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部门所属政府负责执行 D、同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 )是指经行政机关许可的特定主体为牟取经济利益从环境要素中获取利益的行为。 A、本能利用行为 B、开发利用行为
C、环境容量利用行为 D、自然资源利用行为
3、权利人可以主张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要素及其自然性状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质财富 B、客观存在的非物质财富 C、环境功能 D、环境效能
4、( )是我国最重要的一部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 A、《环境保护法》 B、《自然保护法》 C、《侵权责任法》 D、《循环经济促进法》
5、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 A、立法体系 B、国际法体系 C、国内法体系 D、渊源体系
6、( )被称为环境保护的耳目。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监测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D、防污治污手段
7、在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稳定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执法就比较( )。 A、宽松 B、严格 C、稳定 D、动荡
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 )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最主要特征。 A、社会性 B、政策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9、以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侵害为目的,调整人类环境与资源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 A、环境法
B、资源法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D、污染治理法
10、行为人以牟取环境容量与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质与能量或开发自然资源等利用和改变环境的活动是指( )。 A、本能利用行为 B、开发利用行为 C、适应利用行为
D、自然资源利用行为
11、行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为了生存繁衍、适应环境变化所进行的利用和改变环境的活动是指( )。 A、本能利用行为 B、开发利用行为 C、适应利用行为 D、保护行为
12、与法律关系主体及其权利义务最为密切的行为是( )。 A、积极的作为 B、开发利用行为 C、本能利用行为 D、环境利用行为
13、人类的环境利用行为与环境要素及其性状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 C、标的 D、内容
14、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政府的( )。 A、基本前提 B、主要内容 C、重要目标 D、内在保证
15、( )是保证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A、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B、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C、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D、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16、2012年新修订的民诉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赋予了( )。 A、政府机关 B、社会公益组织 C、公民个人
D、法律规定的机关
17、环境公益诉讼是20世纪70年代源于( )公民诉讼的一种新的诉讼形态。 A、法国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18、我国规定公众“环境权益”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首见于2002年( )。 A、《环境影响评价法》 B、《公民行动战略》
C、《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D、《循环经济促进法》
19、公众环境权益理论源于西方国家法学界倡导的( )。 A、环境平衡论 B、环境权论
C、环境可持续论 D、环境发展论
20、从生态学意义上看,( )是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公民 B、法人 C、公众 D、团体
21、( )是指受法律调整的环境利用行为主体间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环境利用关系。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B、环境与资源利用法律关系 C、环境预防与治理法律关系 D、环境与资源调整法律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 D、吊销许可证 E、没收违法所得
2、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方式包括( )。 A、加处罚款或滞纳金 B、代履行 C、恢复原状 D、拍卖 E、拘留
3、环境监测一般包括( )。 A、环境质量监测 B、环境物理监测 C、污染源监测 D、应急监测 E、自然资源监测
4、依照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的规定,依法享有分工负责管理职权的机关包括( )。 A、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港务监督机关 C、军队环保部门 D、民航管理部门 E、渔政渔港监督机关
5、在中国,通过政策和法律宣示为国家基本国策的事业包括( )。 A、计划生育 B、环境保护 C、一夫一妻 D、耕地保护 E、节约资源
6、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表现包括( )。 A、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B、获得绿色标签认定 C、推行清洁生产
D、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E、参与环保公益
7、公众环境权益的内容,包括( )。 A、清洁水权 B、安宁权
C、行为知悉权 D、环境决策建言权 E、控告权
8、目前日本的各种环境权利的表述被法理学界称为“新的权利”,包括( )。 A、日照权 B、舒适权
C、言论自由权 D、知悉权 E、厌烟权
9、我国参加了大量的国际环境条约和公约,其中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国际环境条约包括( )。 A、《南极条约》
B、《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 C、《防止海洋石油污染的国际公约》 D、《东南亚及太平洋植物保护协定》 E、《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0、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包括( )。 A、社会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政策性 E、科学技术性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环境利用行为的构成要件。 2、请简述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两个特征。 3、请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综合性的特征。
4、请简述决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社会性特征的决定因素。 5、请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内涵。 四、案例分析题
1、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起诉贵阳市乌当区定扒造纸厂水污染侵权纠纷环境公益诉讼案,于2012年12月30日在贵阳开庭并当庭一审宣判。贵阳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判决被告立即
停止向南明河排放工业污水,消除对南明河的危害,并支付原告为搜集证据而支付的合理费用及承担案件中的分析检测费、诉讼费。此案对于今后开展环境公益诉讼、遏制企业的污染行为、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问: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起公益诉讼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其具有怎样里程碑式的意义? 五、论述题
1、试论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民法之间的关系。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90页) 【答疑编号10333817】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自然资源利用行为是指经行政机关许可的特定主体为牟取经济利益从环境要素中获取利益的行为。(92页) 【答疑编号10333816】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而言,权利人可以主张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要素及其自然性状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财富。(92页) 【答疑编号 …… 此处隐藏:63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专业资料]《蜜蜂之家》教学反思
- [专业资料]过去分词作定语和表语1
- [专业资料]苏州工业园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 [专业资料]保安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细则
- [专业资料]2018年中国工程咨询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
- [专业资料]2015年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
- [专业资料]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matlab版 离散傅里叶
- [专业资料]“十三五”重点项目-虎杖白藜芦醇及功
- [专业资料]2015-2020年中国竹木工艺市场需求及投
- [专业资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
- [专业资料]财政部修订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专业资料]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增强型)
- [专业资料]工程进度总计划横道图模板(通用版)
- [专业资料]七年级地理同步练习(天气与气候)
- [专业资料]X光安检机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专业资料]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区
- [专业资料]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
- [专业资料]质粒DNA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 [专业资料]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工作“六项”制度
- [专业资料]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 电子账册联网监管培训手册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在山的那边
- 对我区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平面四边形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 2016年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 如何设置电脑定时关机
- 全球最美人妖排行榜新鲜出炉
-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问卷
- Visual Basic习题集
- 《鱼我所欲也》课件2
- 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卷
- 全遥控数字音量控制的D 类功率放大器资
- 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
-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报告(1)
- 2014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 Windows 7 AIK 的使用
- 风电场全场停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 化工原理选填题题库(下)
- 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思考
- 西安先锋公馆项目前期定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