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论文
“向你葱”背后的影响因素
姓名:季妍班级:2011212107 学号:2011212360
摘要:
继“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之后,今年农产品涨价的主角轮到了大葱,被戏称为“向钱葱”。销售环节众多扩张了加价空间,以至于一向低调的大葱成为了“贵族”。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将从根本上决定商品消费的价格和数量。但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葱价暴涨更像是“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等事件的翻版与延续,国内农产品价格仍未摆脱暴涨暴跌的怪圈。究其根源,农产品市场信息指导缺位成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重要推手。
近期,大葱价格突然高涨。在济南的批发市场上,去年这个时候每公斤大葱的价格为2.4元至2.8元,而现在每公斤达到了6.6元,前几天一度达到7.4元。在零售市场和超市,葱价达到了每公斤近10元,甚至更高。一些较大的葱,10元钱甚至只能买到两根。这显然对于喜欢吃大葱的山东人民影响很大。
天气是影响大葱价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同去年相比,今年初蔬菜整体价格回落的幅度并不如预想的大。去年,寒冬比较长,蔬菜价格较高,今年天气比较好,按理说会有个明显回落,但这个趋势似乎不是很明显,部分蔬菜的价格甚至高于去年。
受天气原因影响,年初出现一些低温雨雪天气。由于大葱需求主要在北方,且近期监测显示其价格有所回落,随着天气好转,葱价肯定会回归正常。单大葱一项对CPI的影响极小,但同去年相比,今年初蔬菜整体价格回落的幅度并不如预想的大。
供求关系同样影响着大葱的价格。
之前,由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葱民”种植大葱过剩而赔了本。今年山东等北方产区的大葱种植面积减小,同时,再加上天寒、病虫害等原因,北方市场的供应紧张,导致南方的大葱成为全国的重要供应源。
种植面积的减少,以及天气和病虫害的原因,是大葱供应短缺的直接因素,但是另一个让大葱价格高过鸡蛋的原因,是流通过程中的层层加价。
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问题的前沿报告显示,目前商贸流通领域的公益性没有被重视,流通成本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报告称,流通成本在单位产品最终销售价格中所占的比重平均达到了50%至70%甚至更高,成为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新障碍。如果不消除流通环节税费过高的体制性问题,不解决运输成本高于生产成本的问题,则难以真正解决农产品价格过高的问题。今年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一再延期,根源在于各部委之间的利益尚未协调到位
菜场大葱“一天一价”,城镇居民难免抱怨买葱已成为奢侈消费。但出乎意料的是,大葱的种植者也在感慨好年份也没赚到钱。有农户反映,大部分葱都在年
前批量卖给一级经销商了,只卖了0.7元/公斤的价格,与现在批发市场上动辄每公斤6到7元的“天价”着实无法比拟。考虑到大葱种植所花费的肥料、种子、工具、人力等成本,农户种植大葱每公斤仅能获利0.4元左右。在农户们看来,大葱从田间到零售市场价格暴涨的厚利都被经销商们攫取了。调查也发现,其间要经历小经纪人、大经纪人、运输户、大批发市场、小小批发商等数道销售环节,冗长的中间商链条助长了大葱价格腾挪的灵活性。此外,当下公路收费、菜场摊位费高昂的问题也成为加价者回应质疑的论据。
老百姓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菜,一定程度上要依靠便捷和经济的交通网络。如何减少流通环节,切实降低物流过程中各种不正常的费用,应该是控制大葱以及其他蔬菜价格大幅飙升的有效手段。
此外,个别经销商囤积货源,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大葱的价格。在大葱生产销售链条中,一些经销商在农户种下大葱后,与他们谈好价格,承包下所有大葱的销售。如果经销商迟迟不把大葱推向市场,那么涨价是必然的。大葱价格暴涨,部分一级经销商大赚了一笔。仅仅3个月时间,一级经销市场的价格就翻了5倍,甚至有经销商从中赚取了1000万元,少数经销商隐隐有囤积炒作的迹象。
同时,从去年至今,蔬菜价格一直较高,价格整体上浮也带动了大葱价格的上涨。
除了天气、中间环节过多、人为投机这些因素之外,造成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信息渠道不畅,以及缺乏科学指导带来的农户生产的盲目性。
混乱的市场信号扭曲了价格预期。如果在去年大葱价格下跌时,农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主动实施干预,以真实的数据和科学的预测引导葱农生产,则大葱种植面积就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游资也会失去炒作题材。事实上,除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之外,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都由市场决定,如果没有一个灵敏和有效的价格预警机制,如果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传播能力,农产品市场必然会身陷“大小年”的死循环。最近几年来轮番出现的绿豆、大蒜等涨价现象,都提示着市场机制的某种缺失。但这一问题,似乎始终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农业生产有一个客观的生长过程,所以农户不可能根据当前居民现实的消费需求而立即供应所需数量。在播种期,农户需要根据对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期进行生产的计划和安排。“预期”,其实就是“猜”。猜得准,农户供应的产量正好和市场的需求相匹配,皆大欢喜;如果猜得不准,那要么农户惨要么居民惨。
实际操作中,人们基于经验或惯性,往往简单地使用上一期的价格来预测未来的价格。比如说去年今年大葱的价格高,那很多人就会判断明年大葱的价格也高。
农产品市场的价格监管也存在滞后现象。如果大葱涨价是一个完全能够预期的市场动向,则价格主管部门就应该走在价格波动的前面,对恶意炒作的趋势进行必要打压。比如,对发布错误信息的中间商进行告诫,对囤积大葱的批发商依法做出行政处罚。行政执法部门只有保持比资本更敏感的嗅觉,才能提前化解市场供应关系导致的紧张局面。从目前的新闻报道看,还没有任何政府部门对此做出有效反应,这也是让人不解的地方。
农户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反复“试错”,其行为会产生一个围绕着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运动的路径轨迹,形似蜘蛛网。于是,这个经济学的分析模型就有了一个形象的名称:蛛网模型。
大葱价格上涨是“蛛网效应”伤农的一个例证:2010年大葱行情看好,收购
价格由每公斤1.6元上涨到2.0元,许多农户开始惜售并着手扩大种植面积。其结果是,2011年大葱市场供给猛增,供过于求的客观行情引发了收购价格下跌,许多农户即便以每公斤0.4元的价格贱卖也难以打开销路,只能任由大葱烂在地里。进入2012年,农户手中基本无大葱囤货,并早早与收购商们签约低价包销合同,以防出现上年的销售尴尬,但让他们始料不及的却是与大幅盈利失之交臂。大葱种植者坦言,对于来年是否种大葱、种植数量如何把控,他们仍然是一头雾水。以此观之,无论市场价格是涨是跌,农户们都与获利无缘,他们的供给总是比市场需求慢半拍,这一情形在经济学中早有经典的“蛛网理论”予以形象描述,那就是供给者因无法掌握对称的需求信息,而总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收入进账。
不可否认,大葱属于小品种农产品,市民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数量来减轻开支压力,葱价暴涨不会对社会物价水平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而且,今年2月份CPI指数已经回落至3.5%,物价调控的努力获得现实回应。但需要指出的是,上一轮通胀就是由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失控所引发的。时至今日,大葱价格暴涨轨迹及其对广大农户、城镇居民的影响与此前“姜你军”如出一辙,政策部门应当对此类现象保持足够警惕,并 …… 此处隐藏:26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求职职场]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练习题
- [求职职场]大型石油化工工业过程节能新技术
- [求职职场]2015-202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分析与投资
- [求职职场]NADEX-IWC5A点焊机故障代码
- [求职职场]英语阅读 非常有用
- [求职职场]鲁卫疾控发〔2012〕2号(联合,印发山东
- [求职职场]2014年莆田公务员行测技巧:数字推理的
- [求职职场]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
- [求职职场]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求职职场]【王风范】微演说·职场演说三
- [求职职场]新时代国珍健康大课堂
- [求职职场]群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 [求职职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 [求职职场]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 [求职职场]毕业设计总结与体会范文
- [求职职场]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展示设计第1阶段
- [求职职场]景尚乡民兵参战支前保障方案
- [求职职场]【优质】2019年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总
- [求职职场]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 2008(第
- [求职职场]汽车变速箱构造与工作原理
- 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
- 第4课 《大学》节选
- 2016程序文件——检验检测结果发布程序
- 2011年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全解释__2011
-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 海外做市商制度的借鉴意义
-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末综合测试(二)
- 思政课部2013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电大国际公法任务3 0004
-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 中国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行业市场发展调
- 中泰证券#定期报告:坚守时代硬科技和
- 浅论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投资风险的
-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技术调研报
- 中国传统家具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 Broadcom数字电视芯片助海尔扩展高清电
- 新HSK4词汇练习 超全(五)
- 2013届高考数学单元考点复习12
- 雨霖铃精品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