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人体的
2019
第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017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物种仅存于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大洋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答案】A
【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每个个体只含有这个种群的部分基因,A错误;亚洲和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未产生生殖隔离,B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多,相应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D 正确。
2.(2016年北京卷)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正确。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定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引入T区的豹后,引入的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
3.(2015年山东卷)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1
2019
2
A .0<p <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 .只有p =b 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 .p =a 时,显性纯合体在F 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 .p =c 时,F 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根据题意,该群体的基因频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当亲代只有HH 和hh 存在时,由于其基因型的比率不同,p 的值也不同,取值范围为0<p <1,A 正确;若亲代只有杂合体,则H 、h 的基因频率均为1/2,F 1中HH 、Hh 、hh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1/2、1/4,对应图中b 点,B 正确;当p =a 时,由图可知,Hh 基因型频率=hh 基因型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2a (1-a )=(1-a )(1-a ),解得a =1/3,F 1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a ×a =1/9,C 正确;当p =c 时,HH 基因型频率=Hh 基因型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 ×a =2a (1-a ),解得a =2/3,则F 1中HH =4/9,Hh =4/9,hh =1/9,F 1自交一代,其子代杂合体Hh =4/9×1/2=2/9,纯合体比例为1-2/9=7/9,D 错误。
4.(2015年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 和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 基因频率为80%,a 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 基因频率为60%,a 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
A .75%
B .50%
C .42%
D .2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占整个种群基因库的比例。基因频率不变的前提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其不起作用。根据题意,两个种群合并为一个种群后,A 基因频率为(80%+60%)÷2=70%,a 基因频率为(20%+40%)÷2=30%,则随机交配,下一代Aa 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C 正确。
5.(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 和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
2019
__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
【答案】(1)1∶11∶2∶10.5
(2)A基因纯合致死1∶1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分离规律的辩证关系。(1)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对于只有一种基因型Aa且雌雄个体数目相等的果蝇群体而言,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1。从理论上分析,Aa随机交配相当于Aa自交,故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aa的数量比应为1∶2∶1,A基因频率为0.5。(2)依据上述分析,若产生第一代中不是1AA∶2Aa∶1aa,而是2Aa∶1aa,则可推知,该群体存在显性纯合子(AA)致死现象。由第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计算A、a所占比例为:A=1/3,a=2/3,故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2×1/3×2/3)∶(2/3×2/3)=1∶1。
3
…… 此处隐藏:9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相关推荐:
- [初中教育]婚姻家庭法学教学教案
- [初中教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初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
- [初中教育]2016-2022年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发
- [初中教育]多级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
- [初中教育]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 [初中教育]实验一、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
- [初中教育]内蒙古2012-201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
- [初中教育]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探讨
- [初中教育]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第二章基础知识点
- [初中教育]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
- [初中教育]光导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初中教育]长春市十一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初中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配重式装卸车项目
- [初中教育]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 [初中教育]第三章 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
- [初中教育]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纪念
- [初中教育]甲级单位编制水豆腐项目可行性报告(立
- [初中教育]Ch8-1补充 09101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 [初中教育]2017-2023年中国吊装设备行业市场分析
- 制作毕业纪念册需要哪些材料
- 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
- 哈佛管理导师-创建商业案例
- 职场交际中的谈吐礼仪知识与职场会议接
- 中国糕点及面包行业发展现状与竞争战略
- 沂河“12·7”洪水茶山拦河坝
- 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
- 4-2发电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五
- 2009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知识全真试
-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0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职称评价标准
- 评先评优测评表
- 圆的切线证明及线段长求解在在中考中的
- 【解析版】2015年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习题精华
- 责任心与执行力
- 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IgA肾病的饮食应注意
- 杭州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