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初中教育 >

开放式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5
导读: 38 2 第35卷第17期009年6月 山 SHANXI西建筑ARCH!TE盯URE Jun. Vd.35No.17 2009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J17.0038—02 开放式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陈 奕 摘要:以常州工学院

38

第35卷第17期009年6月

SHANXI西建筑ARCH!TE盯URE

Jun.

Vd.35No.17

2009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J17.0038—02

开放式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研究

摘要:以常州工学院常澄路校区的规划设计为引子,针对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大学校园,在与城市、社区共享共建过程中,就如何打造依托城市建立校园,依托校园发展城市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一种适应校园面向社会开放的城市校园空间规划模式。

关键词:城市校园,校园生活,共享共建,规划模式中图分类号:TU984.14

近年来,随着众多大学新校园的建成或部分建成,持续了数年的大学新校园建设热潮似乎渐渐退去,同时,各大高校也把关注的焦点重新回到对那些身处闹市中的老校园改造和扩建之中。可以看到,面对老校园进行或改造或扩建的校园规划,所遇到的问题是有别于在城市近郊进行的新校园规划建设的,甚至更加复杂,因为这些校园在城市中有着重要的区位和历史文脉,它们的发展紧密地和城市背景贴合在一起。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成为了城市发展新的动力引擎,它们不再是城市中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逐步打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使校园融入整个城市,让城市引领校园发展成为这些校园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如何规划位于城区内高校校园这类新校园规划课题,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城市与校园的关系,在螭造良好校园学习环境的同时,构建面向城市、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校园模式时,势必采用新的规划理念和校园设计手法,来更有针对性地处理校园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常州工学院常澄路校区规划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常州工学院常澄路校区位于常州城北新区中心位置,北部紧邻常州市的新行政中心以及在建的大剧院、博物馆和体育会展中心,已建成的行政中心大楼和市民广场是这一区域的地标性建筑。规划中的惠山南路南北向分割了新老两个校区。校方希望本次校园规划能够在整合自身新老校园功能环境的基础E,更多的从城市的角度考虑校园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位的优势,把学校的规划设计纳入到整个城市的发展蓝图中去。

对于这样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校园,我们认为本次规划的核心在于探讨校园与城市之间的相瓦建构、和谐发展,如何依托城市建立校园,如何依托校园发展城市。而这样一个规划课题的核心问题我们把它剖析为以下三个方面:1)规划应以一种怎样的结构方式来处理校园与城市的关系,打破围墙的同时,以何种方式积极地面向周边开放,满足校园基本需求和城市的需求;2)规划如何处理新老校园被城市道路纵向割裂的问题,在解决两个校区功能布局的同时,保证校园整体交通体系的便捷和通畅;3)规划将如何塑造一系列富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营造为城市所共享的校园景观环境,以使其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景观。当然这三方面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紧密的关联在一起。

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本校园规划成败的关键,对此,在

图1功能结构分析

文献标识码:A

市牛活的剪影,为此,规划不仅要打破校园有形的围墙,更要努力破除无形的围墙,通过规划结构强化校园与城市的设施共享,从而使校同牛活和城市生活有机相融,这不仅将增强校园对于城市的意义和影响,也将为校园带来城市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鉴于校园在城市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力求依托和呼应周边城市的功能布局确定校园的布局结构,提出了学习城与学生城的概念(见图1)。

1)学习城。学习城主要位于整个校园的北侧,主要由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组成,满足在校学生学习的同时,能够面向社会开放,作为整个城市的共享资源;以学习城为中心,与国际交流中心、科技产业楼群形成连续而丰富的建筑群,沿校园东北两条干道展开,形成沿城北干道、晋陵北路的城市大型公建景观界面。

2)学牛城。学生城主要位于整个校园的南侧,主要有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素质培养中心、社团活动中心、教育超市和学生会堂等几大部分,学生宿舍、食堂等围绕其周围建设。整个校园的生活区将沿建材新村路展开,以学生城为核心和枢纽,与南侧已建成的住宅区和卫生学校共同打造城市的一条生活性街道,使学生生活区的各项设施也可以与城市共建共享,并且形成有校园特色的城市生活性街道景观界面。

2“城市校园”交通——步行绿坡

位于城市中的校园,往往会被城市道路所分割,规划应尽量规避城市道路穿越校园所产生的干扰和安伞隐患,本次规划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规划道路惠山南路将把校园从中分为东西两个校区,既影响新老校区的有序衔接,也不利于整个校区的交通组织,因此必须采取某种方式来解决东两两侧的交通联系问题,尤其是步行和自行车,应尽可能避免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同时,

本次规划中提出一种新的校园规划设计观念一城市校园,即以一种城市的角度来审视整个校园规划,把校园与城市作为研究与

设计的共同体,以校园与城市的有机组合为基础来进行校园规划。

“城市校园”生活——文化街景

“城市校园”的生活是丰富的,既有校园生活的片断,也有城

收稿日期:2009.02—18

作者简介:陈奕(1982.),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92

第35卷第17期

00

SHANXI

9年6月

西建筑

Vd.35No.17Jun.2009

ARCHITEC兀腺E 39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17-0039-03

环境艺术中的本土元素提取

黄湘菡

摘要:对古典园林和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列出许多能在各个时期和不同领域使用的设计法则,通过对工学、数学和美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分析,可运用重复、渐次、逆反[1|、拼贴、融合等构成法则,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达到更有深度和影响力的效果。

关键词:设计元素,构成法则,环境艺术中图分类号:TU.023

环境艺术(Artisticenvironment)是个较中国化的名词,在英国

文献标识码:A

醇香,它的浓香使饱受经济挫折的设计师们重新看到了希望,再次回归地域本土设计方向,开始重视本国民族文化。

正如王受之在房产节目中所言,中国是西方人士最难读懂的国家。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等,塑造了中国人含蓄的国风,甚至在建筑设计符号中我们也能看到复杂的数学运算,其实那是一种对

等西方国家把这一研究方向称为景观学(I柚dscape)。景观设计

中惯用的美学法则是包豪斯学院始创的构成法则,即元素提取和重构的方式。

设计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而古建也如白酒一般变得越来越从校园环境景观的角度,也应该尽司能地削弱这条城市道路对校园造成的空间割裂感,以利于营造整体的校园环境。因此,考虑将校园的步行(自行车)道与城市道路立交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其方式无外乎有三种可能:1)步行(自行车)道平接,城市道路下穿;2)步行(自行车)道下穿城市道路连接;3)步行(自行车)道上跨城市道路连接,三者都可拓展连接宽度,分别形成地面、地下和空中的绿化广场,我们可从操作性、经济性、景观性 …… 此处隐藏:35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开放式大学的校园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5677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