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初中教育 >

(2013年版)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8
导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2013年修订版)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深刻理解中国最大的实 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我们现在所建设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 义。 2、通过教学,掌握初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2013年修订版)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深刻理解中国最大的实 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我们现在所建设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 义。 2、通过教学,掌握初级阶段理论和党 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纲领和基本经验。

重点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问题。 3、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5、正确认识党的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本章内容结构: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科学 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是正确 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矛盾、 任务,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 论依据,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 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和主要特征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特征

邓小平指出:“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 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 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 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 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 际来制订规划。”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 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 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创造性地发 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 阶段的设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对未来 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只有原则的规定。但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著作中所论述 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学 说,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并作出科学论断 指明了方向。

马、恩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 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 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 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 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 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对后来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 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 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 断

马恩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马 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克 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列宁) 思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列宁)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存 恩 在适应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对 格 马克思主义应该灵活应用。 斯

(二)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1、列宁:以俄国国情为基础的分析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 段问题的是列宁。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 阶段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 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 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社会主 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 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是,列宁当时主要回答了俄 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 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对这 一思想未能作出进一步的阐述。

资本主义 只能过渡到社 会主义而不是 共产主义。 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 列 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 宁 义,把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 共产主义。

1920年,列宁把社会主义社会分 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意识到 社会主义的发展将是长期的。 列宁认为:在 经济落后的俄国, 只能建成“初级形 式的社会主义”, 而不能建成“发达 的社会主义”。

2、斯大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年-1953年),苏 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 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在任期 间,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 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斯大林树 立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实施大清洗,并对车臣等少数族裔进 行压迫流放,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 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苏联领土也有了很大的 扩张。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 的北约对峙。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去世。2008年,俄罗斯 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 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 宁),仅次于亚历山大和斯托雷平。

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后,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 段,即社会主义”,他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 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 产主义过渡的设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 经济重建,1952年又宣布党

的主要任务是从社 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际、急于 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尤其 是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 此处隐藏:6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2013年版)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5677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