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第一章 动物的觅食行为(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0
导读: 让一些树干含有0粒种子让另一些含有12粒种子(即0或12的安排); 理论计算,最经济的觅食决策是在连续检查3个洞是空的时,就不要在这个树干上继续搜寻下去。 观察结果,啄木鸟在作出正确的取食决策之前平均需要检查

让一些树干含有0粒种子让另一些含有12粒种子(即0或12的安排);

理论计算,最经济的觅食决策是在连续检查3个洞是空的时,就不要在这个树干上继续搜寻下去。

观察结果,啄木鸟在作出正确的取食决策之前平均需要检查3.5

让一些树干含有0粒种子让另一些含有6粒种子(即0或6的安排);

理论计算,最经济的觅食决策是在连续检查6个洞是空的时,就不要在这个树干上继续搜寻下去。

观察结果:啄木鸟在作出正确的取食决策之前平均需要检查6.3个洞实验设计二 实验设计三

Copy Right -ZHANG Li, Animal 说明:绒斑啄木鸟能够利用所搜集的信息及时作出符合经Behavior, Beijing Normal 济原则的觅食决策,使食物的净摄入率达到最大。

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范例和热点,从行为产生的原因、功能、进化等方面,阐述动物在行为上是如何适应其周围环境的。

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动物觅食的

另一经济原则

俗话说“饥不择食”,一个饥饿的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往往会大大下降,此时它会吃一些平时不去吃或不喜欢的食物。因为对处于饥饿状态的动物来说,饥饿风险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有利于增加它的能量储备的食物都会减少它的死亡风险;相反,在饥饿风险较小的情况下,动物对食物往往就会进行选择和挑剔,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摄取率。

Copy Right -ZHANG Li, Animal

Behavior, Beijing Normal

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范例和热点,从行为产生的原因、功能、进化等方面,阐述动物在行为上是如何适应其周围环境的。

取食与危险之间的经济权衡

松鼠每次在地面捡到食物后总是要回

到树上去吃,就这样一次次往返于树上

和地面之间。

松鼠的上述行为模式是在食物和安全

之间求得的一种平衡。在就地吃食

(牺牲了安全)和呆在树上不下到地

面(忍受饥饿)之间权衡。

理论上讲,当往返移动对能量摄取率的

影响比较小时,松鼠应把食物带回树

上去吃,以便求得绝对安全。

在人为投食实验中,如果食物很大而

且离树又近,松鼠总是把食物带到树

Copy Right -ZHANG Li, Animal

Behavior, Beijing Normal 上去吃;对小食物则常常就地吃掉。

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范例和热点,从行为产生的原因、功能、进化等方面,阐述动物在行为上是如何适应其周围环境的。

取食与危险之间的经济权衡

Milinski&Heller(1978)曾

用三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作取食与危险

之间权衡的试验。他们为鱼

提供两种不同密度的水蚤,

发现当鱼很饥饿时总是去吃

高密度的水蚤,但当不太饿

时,则喜欢取食低密度的水

蚤。这是因为在水蚤高密度

水域不容易发现天敌,一只

饥饿的鱼宁可冒险也要尽快

解除饥饿的威胁,而随着饥

饿状况的缓解,它们则会更

倾向于保证安全。他们又将一只翠鸟模型从水族箱上方飞过,发现水族箱内的饥饿的三刺鱼立刻会转移到水蚤低密

度区去觅食。可见翠鸟(捕食者)

Copy Right -ZHANG Li, Animal 可以影响三刺鱼取食和警戒的时Behavior, Beijing Normal

第一章 动物的觅食行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5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