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2016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1.通过探究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力与运动的关系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6、17面,完成下列填空:
古代很多人们和伽利略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别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1)古代一般观点认为一个物体要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
(2)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伽利略认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小组讨论
1.观看伽利略理想实验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1)如图,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讨论本实验的下列问题:
①二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下端时的速度相同。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教师点拨
本次实验主要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其次还有推理法。
●跟踪训练
1.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 C.牛顿D.阿基米德
2.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①、②、
2016
⑧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慢(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自主预习
自学课本第17面——牛顿第一定律: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组讨论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所有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物体的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不需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不是实验定律?不是。
●教师点拨
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跟踪训练
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2.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将是( D )
A.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它原来如果是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如果是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D )
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第2课时惯性
1.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2
2016
2.能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8面,完成下面问题:
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一切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小组讨论
1.如何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分清惯性与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惯性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
结论可在学生简单讨论的基础上直接给出。
●教师点拨
1.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惯性不是力,在解释惯性现象时,只能用“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成“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力混为一谈。
●跟踪训练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D )
A B C D
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惯性现象的解释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18面,完成下列填空:
(1)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后仰: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身体后仰。
(2)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前倾: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身体前倾。
●小组讨论
1.学生看课本图8.1-4,思考,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3
2016
4
2.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图所示实验。拨动簧
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观察现象。
3.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D)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C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②或④
5.阅读课文第19面科 …… 此处隐藏:20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外语考试]管理学 第13章 沟通
- [外语考试]07、中高端客户销售流程--分类、筛选讲
- [外语考试]2015-2020年中国高筋饺子粉市场发展现
- [外语考试]“十三五”重点项目-汽车燃油表生产建
- [外语考试]雅培奶粉培乐系列适用年龄及特点
- [外语考试]九三学社入社申请人调查问卷
- [外语考试]等级薪酬体系职等职级表
- [外语考试]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一)
- [外语考试]青海省实施消防法办法
- [外语考试]公交车语音自动报站系统的设计第3稿11
- [外语考试]logistic回归模型在ROC分析中的应用
- [外语考试]2017-2021年中国隔膜泵行业发展研究与
- [外语考试]神经内科下半年专科考试及答案
- [外语考试]园林景观设计规范标准
- [外语考试]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习
- [外语考试]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技术应用
- [外语考试]三人行历史学笔记: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 [外语考试]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精品历史
- [外语考试]挖掘机驾驶员安全生产责任书
- [外语考试]某211高校MB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
-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大中型企业VLAN方案
- 斯格配套系种猪饲养管理
- 涂层测厚仪厂家直销
- 研究生学校排行榜
-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 2010山西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考试技
- 脉冲宽度法测量电容
- 谈高职院校ESP教师的角色调整问题
-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相关技术研究
- 余额宝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
-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 财经大学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 高大支模架培训演示
- 一种改进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2-3-鼎视通核心人员薪酬股权激励管理手
- 我国电阻焊设备和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 MTK手机基本功能覆盖测试案例
- 七年级地理教学课件上册第四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