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库大全 > 外语考试 >

《千与千寻》视听语言分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导读: 千寻被扔进汤婆婆的办公室中,依然用固定镜头这一冷静的记录方式来展现环境和千寻的对比,房间里环境阴暗,只有一个壁炉烧着火,光线映红了整个画面。红色的出现,呼应了对油屋形象的表现,作为油屋的执掌者,汤婆

千寻被扔进汤婆婆的办公室中,依然用固定镜头这一冷静的记录方式来展现环境和千寻的对比,房间里环境阴暗,只有一个壁炉烧着火,光线映红了整个画面。红色的出现,呼应了对油屋形象的表现,作为油屋的执掌者,汤婆婆的办公室理所应当出现代表奢华与权威的红色。之后的部分就是千寻与汤婆婆之间的交涉,但其实进行到这里,才真正到了和故事

对于宫崎骏电影(主要是《千与千寻》)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情节相关联的部分。然而我想说的是,其实,接下来的部分不过是对刚才叙事风格和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延续,并没有其他太多的改变。

如左图中

汤婆婆责问千

寻的画面,宫崎

骏在表现力量

对比的时候十

分善于把握图

片的构图。在这

幅图中,我们单

从画面就可以

感受到汤婆婆

的冷酷与可怕,

以及千寻的害

怕与无助。画面

中汤婆婆占据画面的3/4以上,而千寻只占到1/4还不到,足以看出她们的力量悬殊。而她们的面部表情则细致的刻画出他们的心情和状态。

三.细节的类比与暗喻

宫崎骏作为一个注重细节的动画大师,其对细节的运用使得影片更加生动而富有趣味。《千与千寻》作为宫崎动画长片的典型代表,其细节的类比与暗喻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就以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片段来分析一下。

(三·细节的类比与暗喻片段)

这一段是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表现现实生活中千寻形象的视频片段。

片段一开始,整幅画面都被一束粉色的有些惨败的花束所填满,旁边传来爸爸“快要到了哦”的言语,背景音乐也即该片的主题音乐《いつも何度でも》(《always with you》永远同在)此时已缓缓进入,给人以慵懒舒适的感觉。接着,花束渐渐下移使观众看到千寻(女主人公)的一双鞋子,音乐继续跟进,但此时观众仍未看到主人公的真实面目,仿佛随着观众对主人公的好奇,我们进入下一个镜头。画面有些凌乱,千寻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地躺在画面中心,手中捧着我们开头看到的那束花,有些许花瓣残落在车座上。背景音乐继续,钢琴声出现,和画面配合,增添了一些神秘奇特的气氛,爸爸妈妈之间关于城市乡村的谈话依旧在耳边。镜头慢慢拉远,伴随着车内的微微颤动,我们可以看到车内的狭小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无精打采的千寻。车里十分的杂乱,零食包和废纸随意的扔在千寻身边,展现出此时千寻的懒惰和邋遢。千寻转头看向前排的父母,于是进入下一个镜头。此时,爸爸正好转头过来问千寻“你的新学校怎样?”镜头反打千寻,千寻抓着花束无精打采地坐起来吐了吐舌头,又瘫软地躺下,不情愿地说“以前的学校比较好”,然后蜷缩成一团,展现了她对于过去学校的不舍与留恋,以及无法决定自己上哪所学校的无奈,给人一种很没有安全感,很孤独的印象。千寻将头埋在花里,突然就惊叫着站起身来,难过地和妈妈说“花快要死掉了!”这是镜头来到了车子的前面,画面中完整地展现出妈妈、爸爸、千寻这三个人物,爸爸面无表情地专心开车,妈妈一脸鄙夷地责怪千寻一直抓着花使得花儿枯萎,又若无其事地别过头去说回家浇点水就没事了。此刻的千寻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点点瘪了下去,一

脸的不开心,讲述着第一次收花就是别离的花的心情。妈妈却将话题岔开,说今天会很忙,

对于宫崎骏电影(主要是《千与千寻》)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要千寻安分一点。千寻无奈的望向窗外,镜头也跟随千寻的视线看向窗外。最后镜头从狭小的车内空间中跳了出来,展现了马路上千寻一家的车子飞驰而去的画面。背景音乐始终贯穿期间,浅浅地流动,使得谈话有了一种很诡异的气氛,同时,也更有利于画面对人物不确定心情地刻画。

片头地这一细节中贯穿始终的就是那束花束,但是很多观众在开始的时候对花束这一细节并不太在意,而看完全片之后回想起来才能真正了解这一细节的深意。花束实际上是对当时千寻的一种类比和暗喻。其中,花束粉红色和并没有完全开放的姿态象征了千寻的年龄。而花束的惨败恰恰是当时千寻的真实写照,由于长期生活在都市之中,千寻身上有着许多城市少女普遍的问题,她好逸恶劳、慵懒疲惫、无精打采,完全没有10岁女生该有的青春和活力,正如这束含苞待放却枯萎的花朵一般。

四.总结

《千与千寻》作为宫崎骏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视听语言不论从细节处理还是宏观表现方面都十分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可以说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音符中,都蕴含着宫崎骏本人对人生、世界以及宇宙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宫崎骏动画作为日本动画乃至世界动画中的一段奇葩,其对声音和画面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相辅相成,完美配合,我们甚至无法将两者分开而论。他们往往润物无声又无比巧妙,令观众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宫崎骏塑造的世界,与片中人物感同身受。分析宫崎骏动画中的视听语言,你才能看到其中的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是那么自然而然地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而之所以用这种着重分析片段开头而舍弃对片段中到后部的详细评析,就是因为这才是宫崎骏动画中营造氛围感的关键——在事件发生之前的层层铺垫,也许这个故事发生的很简单,但是你要用极致细节的画面,极尽切合的声音一点一点的去铺垫,去营造气氛,这样故事才能发生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才能有趣味、有味道。他们整体地构成了宫崎骏的动画,同时也为宫崎骏的动画增添了太多语言无以表达的内涵。

事实上,宫崎骏的动画作为一个庞大而有序的系统,对于其中每个元素的单独分析都不能完全表现出其动画电影的全貌。正如日本研究者“青井汎”在第一章结束语中的话“宫崎动漫并不是用一两个词就能简单概括的。他是关键词又呼应关键词,情景连着情景的总和。”②

② 引自《<蜜蜂的耳语>和<龙猫>》 ——出自《宫崎骏的暗号》 原著:(日本)青井汎 翻译:宋跃莉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一版

对于宫崎骏电影(主要是《千与千寻》)进行视听语言分析

参考资料:

1.《从<风之谷> 看宫崎骏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作者:刘兵 江洋)

——出自《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10月第5期第17卷105-122

2.《宫崎骏的感官世界》(沈黎辉,尹丽川编)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3.《宫崎骏动画系列中的女主角类型探析》(作者:沈约)

——出自《电影文学》2009年第2期88-89页

4. 《宫崎骏的暗号》

——原著:(日本)青井汎 翻译:宋跃莉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一版

5. 《感受宫崎骏》

——秦刚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车2004年1月第一版

6.《从宫崎骏动画看日本人的自然审美观》(作者:黄涛)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12月第4期第9卷

7.《<龙猫>的文化意义》(作者:宗金伟 段朝霞)

——《现代语文》2009年12月

8. 《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日] 宫崎骏)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 期

…… 此处隐藏:11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千与千寻》视听语言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ku/1164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