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采矿学课程设计-张翔(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8
导读: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32+803104031.332.5=130.0650 万 Zk1=( Zg1-P1)3C1=(1801.8-182.0910) 30.8=1295.7672万t Zk2=( Zg2-P2)3C2=(180.18-18.2091) 30.85=137.6753万t Zk3=( Zg3-P3)3C3=(1287-130.065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32+803104031.332.5=130.0650 万

Zk1=( Zg1-P1)3C1=(1801.8-182.0910) 30.8=1295.7672万t Zk2=( Zg2-P2)3C2=(180.18-18.2091) 30.85=137.6753万t Zk3=( Zg3-P3)3C3=(1287-130.0650) 30.8= 925.5480万t Zk = Zk1+Zk2+Zk3 = 2358.9905万t (3)采区服务年限

T= Zk/(A3K) (公式1-3)

式中: T---- 采区服务年限,a; A---- 采区生产能力,万t; ZK---- 设计可采储量,万t; K----储量备用系数,取1.3。 T1= Zk1/(A3K)= 1295.7672/(15031.3)=6.64a T2= Zk2/(A3K)= 137.6753/(15031.3)=0.71a T3= Zk3/(A3K)= 925.5480/(15031.3)=4.75a T = T1+T2+T3=12.1a ,取13a (4)验算采区采出率

采区采出率

C=(Zg-P)/Zg (公式1-4) 式中: C-----采区采出率,%

Zg ---- 采区的工业储量,万t P ---- 采区的煤柱损失量,万t

K1煤层:C1=(Zg1-P1)/Zg1=(1801.8-182.0910)/1801.8=89.89% > 80% K2煤层:C2=(Zg2-P2)/Zg2=(180.18-18.2091)/180.18=89.89% > 85% K3煤层:C3=(Zg3-P3)/Zg3=(1287-130.0650)/1287=89.89% > 80% (符合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要求。)

第二节 采区内的再划分

1、确定工作面长度

由已知条件知:该采区边界各有15m的边界煤柱,上部防水煤柱为30m,下部留30m护巷煤柱,故剩余倾斜长度为:1100-60=1040m。采区划分为5个区段,采煤工艺选取较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一般而言,综采工作面长度为180~250m,巷道宽度为4m~4.5m,本采区选取4.5m,采区生产能力为150万t/a,一

- 5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个中厚煤层的一个工作面便可以满足生产要求,故工作面长度为:

L=(1100-60-435-4.5310)/5=195m 2、确定采区内区段数目

回采工作面是沿倾斜方向布置,沿走向推进,采用走向长壁法开采。 工作面数目:N=(L-S0)/(l+l0) (公式1-5)

式中:

L ----- 煤层倾斜方向长度(m);

S0 ---- 采区边界煤柱宽度(m); l ----- 工作面长度(m);

l0 ---- 回采巷道宽度,因采用综采,故 l0取4.5(m)。

N=(1100-3032)/(195+234.5) =5.10 ,取 5 3、工作面生产能力

工作面日生产能力:

Qr = A/(T31.1) (公式1—6)

式中: Qr ——工作面生产能力,t/d

A——采区生产能力,t/a T——每年正常工作日,330d

Qr = A/(T31.1)=1500000/(33031.1) =4132.23 t/d 4、确定采区内同采工作面数及工作面接替顺序

生产能力为150万t/a,且工作面生产能力为4132.23t/d。目前开采准备系统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生产集中化,采用提高工作面单产,以一个工作面产量保证采区产量,所以定为采区内一个工作面生产。

工作面布置(双翼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K1煤层 1101 1103 1105 1107 1109 1102 1104 1106 1108 1110 3301 3303 3305 3307 3309 K3煤层 3302 3304 3306 3308 3310 - 6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工作面接替顺序:左右交替,左边开采,右边准备;采区内自上而下开采,先采完上区段,后开采下区段;煤层间自上而下开采,先采K1煤层后采K3煤层最终达到高产高效。工作面接替顺序如下表所示:

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3301→3302→3303→3304→3305→3306→3307→3308→3309→3310

(说明:以上箭头指向表示工作面接替顺序。)

第三节 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根据所选题目条件,完善开拓巷道

为了减少煤柱损失提高采出率,利于灭灾并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所给地质条件及采矿工程设计规划,在K3煤层中上部边界开掘一条阶段回风大巷。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

2、确定巷道布置系统及采区布置方案分析比较 按采区上山数目、位置的不同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一:在K3煤层中开掘一条轨道上山,在距K3煤层10m处的底板岩层中开掘一条运输上山,即一煤一岩上山,如下图所示

方案二:在K3煤层中开掘两条上山(轨道上山与运输上山),即双煤上山,如下图所示

- 7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1)两种方案在经济上比较 掘进费用表: 方案\\ 工程方案 岩石上山(m) 煤层上山(m) 单价 1578 1284 方案一 工程量 费用(万元) 方案二 工程量 费用(万元) 0 0 320.4864 10403196.9344 1.2=1248 1040310403160.2432 1.231.2=1248 2=2496 1.233.1434235/0.92435=1631.169 煤仓(元/m3) 144 23.5 0 0 甩入石门(元/m) 合计

维护费用表:

1152 0 380.6776 0 0 0 320.4864 方案工程名称 单价 岩石上山(m) 40.0000 方案一 工程量 费用(万元) 方案二 工程量 费用(万元) 0.0000 1248379.8720 0.0000 16=19968 - 8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12483煤层上山(m) 90.0000 179.7120 16=19968 煤仓(元/m3) 甩入石门(元/m) 合计

辅助费用表:

单价 煤仓(元/m3) 甩入石门(元/m) 合计

费用总汇表: 方案\\费用项目 掘进费用 维护费用 辅助费用 费用总计 百分率

方案一 380.6776 279.552 2.97 663.1996 100% 951.00 951.00 方案一 工程量 31.20 0.00 费用(万元) 2.97 0.00 80.0000 156316=2496 2496316 =39936 359.4240 0.0000 0.0000 19.9680 0.0000 0.0000 0.0000 80.0000 0.0000 279.5520 359.4240 方案工程名称 方案二 工程量 0.00 0.00 费用(万元) 0.00 0.00 2.97 0.00 方案二 320.4864 359.424 0 679.9104 103% (说明:由于其它各项费用基本相同,所以不进行比较。)

可得出双煤上山的费用是一煤一岩上山的1.03倍,在费用上多出3%,即一煤一岩上山在经济上比较占优势。

- 9 -

…… 此处隐藏:13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采矿学课程设计-张翔(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95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