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库网 - 权威文档分享云平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档 > 学前教育 >

采矿学课程设计-张翔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7
导读: 《采矿学》课程设计 说明书 (准备方式:采区布置 煤层倾角:16°生产能力:150万t /a) 班级: 08采矿-2班 姓名: 张 翔 学号: 21080059 班级序号: 27 指导老师: 陆菜平 完成时间:2010年12月31日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目 录 序 论22222222222

《采矿学》课程设计

说明书

(准备方式:采区布置 煤层倾角:16°生产能力:150万t /a)

班级: 08采矿-2班 姓名: 张 翔 学号: 21080059 班级序号: 27 指导老师: 陆菜平

完成时间:2010年12月31日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目 录

序 论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第一节. 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分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222222222222222222227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8

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8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222222222222222222222223

小 结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参考文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 1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序 论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1、K2和 K3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600米,倾斜长度1100米,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和K2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 f=2,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也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米,煤层露头为-30米。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米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生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

三、课程设计内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

- 2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柱 状 厚度(m) 岩 性 描 述 8.60 灰色泥质页岩,砂页岩互层 8.40 0.20 3.50 4.20 泥质细砂岩,碳质页岩互层 碳质页岩,松软 K1煤层,γ=1.30t/m3 灰色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坚硬 7.80 灰色砂质泥岩 0.2-0.5 4.60 3.20 2.50 3.50 K2煤层 薄层泥质细砂岩,稳定 灰色细砂岩,中硬、稳定 K3煤层,煤质中硬,γ=1.30t/m3 灰白色粗砂岩、坚硬、抗压强度60~80Mpa 灰色中、细砂岩互层 222222222222222222 。。。。。。。。。。。。。。。。。。 。。。。。。。。。。。。。。。。。。 24.68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知识,每个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

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

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 3 -

《采矿学》课程设计 张翔21080059

第一章 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 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生产能力选定

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150万t/a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采区的工业储量

Zg=H3L3(m1+m3)3 γ (公式1-1)

式中: Zg---- 采区工业储量,万t; H---- 采区倾斜长度,1100m; L---- 采区走向长度,3600m; γ---- 煤的容重 ,1.30t/m3; m1---- K1煤层煤的厚度,为3.50米;

m3---- K3煤层煤的厚度,为2.50米;

Zg1=11003360033.5031.30=1801.8万t Zg2=11003360030.3531.30=180.18万t Zg3=11003360032.5031.30=1287万t Zg= Zg1+ Zg2+ Zg3=3268.98万t/a (2)采区设计可采储量

Zk=(Zg-P)3C (公式1-2)

式中: Zk---- 采区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g---- 采区工业储量, 万t; P---- 采区煤柱损失量,万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

(说明:采区煤柱包括区段煤柱、采区上下边界煤柱、采区两侧边界煤柱及维护上山煤柱。由于K1、K3煤层都为中厚煤层,因此C值取0.8, K2 煤层是薄煤层,C值取0.85)

Pk1=34903531.333.534+23303360031.333.5+104031531.333.532+803104031.333.5= 182.0910万t

Pk2=34903531.330.3534+23303360031.330.35+104031531.33

0.3532+803104031.330.35= 18.2091万t

Pk3=34903531.332.534+23303360031.332.5+104031531.332.5

- 4 -

…… 此处隐藏:7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采矿学课程设计-张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jiaowen.net/wendang/5995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教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78024566 邮箱:78024566@qq.com
苏ICP备19068818号-2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