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研究进展(1)-修改稿 - 图文(2)
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法测定,见图3。
引自[Bornholdt ZA, Prasad BV. Nature, 2008, 456(7224): 985-8]
图3 H5N1非结构蛋白NS1 X-衍射晶体结构
Figure.3 X-ray structure of NS1 from a H5N1 influenza
virus(A/Vietnam/1203/2004)
研究认为:晶体中的ED、RBD这两种单体,和其他NS1蛋白所具有的单体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RNA结合域结构与以前报道的单个功能域的二聚体结构没有大的区别,各个部分都参与二聚体相互作用。不过,ED结构域中,由于3个β-折叠、平移,这就促使其集中在单体中间位置,ED的作用界面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在全长NS1蛋白晶体中,二聚体是是RBD和ED这两个不同的结构域(RBD、ED),依次在NS1单体所具有的结构域中起某种作用,最终产生链锁二聚体,而不是2个单体简单的聚集。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NS1
蛋白晶体内部的二聚体,往往是在交互式结合作用下得以产生。后续的研究人员也得出:二聚体链中,每3条便能够结合成寡聚体(呈螺旋管状);单个螺旋中,均有NS1二聚体链的存在,数量为3个,所有已知的效应区配体结合位点全部暴露在寡聚体外表面,结合dsRNA的关键氨基酸位于中心通道的表面[12]。
3. 非结构蛋白NS1的功能
作为典型的多功能蛋白,NS1具有较强的调节活性,它能够对流感病毒表现出的致病性、毒力等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人体在刚开始感染病毒时,便可监测到较多的NS1蛋白;该蛋白被磷酸化后,能够诱导病毒具体的复制过程,S42,T49,T215是主要的磷酸化位点。NS1蛋白的作用机制:1)NS1蛋白主要是对宿主蛋白相应的合成过程予以抑制,对细胞凋亡予以减少,对干扰素繁殖予以抑制等途径,从宿主方面间接进行抗病毒反应;2)促进mRNA顺利翻译,使病毒复制进程不断加快,最终提升流感病毒的致病力。 3.1 抑制宿主蛋白的合成
在真核细胞内部,成功转录的RNA经过后续加工和转运等,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当病毒作用于细胞的转录后加工过程时,细胞功能就会少到严重的干扰。在宿主蛋白相应的合成过程中,NS1蛋白基本上需通过下列途径达到抑制目的。第一种,对宿主细胞mRNA自身的核输出起到抑制作用;通过结合小核RNA,对前mRNA相应的剪接进程起到抑制作用:通过与U6小核RNA(简称
snRNA)内部的茎环结构予以结合,对U6 RNA snRNA 介入mRNA所具有的剪接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与双链RNA结合,抑制依赖于双链RNA的蛋白激酶活化:NS1蛋白通过结合双链RNA(dsRN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能够从PKR结合体上完全分离出dsRNA[18,19],使PKR所产生的磷酸化过程受到干扰;通过对PKR原有的活性予以削弱,最终对细胞蛋白合成起到阻碍作用[20]。第二种,NS1蛋白可以和宿主体内的其他受体蛋白发生作用,对基因转录、加工翻译起干扰作用,并对宿主蛋白实际的表达量予以抑制,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研究证明,NS1蛋白能够分别和Poly(A)、NS1两种结合蛋白(PABⅡ、NS1-BP)发生作用,使得蛋白pre-mRNA 3’端被迫剪切,引起多聚腺苷酸化,阻碍mRNA核正常输出等,最终对宿主蛋白的正常合成起到抑制作用[21,22,23]。 3.2 下调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即为使人体的内环境保持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它不是一个病理过程,而是各种细胞或者生物为保持稳定、平衡或者是防御外部影响等做出的选择。根据细胞相应的凋亡机制,宿主的有机体可以将那些存在价值不高的细胞予以清除,从而缓解炎症反应。研究发现,NS1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PKR-IFN途径和PI3K激活途径来下调细胞凋亡的。Zhirnov等[24]通过抽取两种不同类型的毒株(一种为野生型:流感病毒株;一种为突变型:NS1基因缺失)在细胞凋亡阶段所起到的诱导作用,结果得出:后种毒株可以对可合成干扰素(简称IFN)及其相关细胞(MDCK等)
凋亡起到促进作用,但无法与IFN的细胞(Vero)相互合成;两种类型的毒株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基于此,我们认为流感病毒株中的NS1蛋白对干扰素所起到的抗细胞凋亡过程具有明显依赖性。同时有研究显示,NS1蛋白能够上调细胞凋亡阈值,使被感染细胞的凋亡推迟。另外,通过PI3K激活途径NS1蛋白也可调节细胞的异常凋亡。Ehrhard C等[25]明确表示,NS1蛋白能够和PI3K相互结合并使其激活。通过诸多的级联反应,对感染细胞实际的凋亡过程予以抑制,使病毒得到成功复制。国内学者关于NS1对细胞凋亡过程所起到诱导作用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对其进一步研究,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
3.3 拮抗干扰素的产生
病毒感染细胞后,抑制干扰素的合成。机体产生2种类型的干扰素:INF-α/β、INF-γ。干扰素-α/β(IFN-α/β)在机体抗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是宿主成功突破病毒感染基础和最为重要的防线。NS1蛋白,能够利用几种不同的影响机制对IFN-α/β的产生和释放发挥抑制作用。该类机制主要有:避免PKR、2'-5'合成酶(译为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两种物质被成功激活;对干扰素相应的调节因子起到抑制作用;阻止dsRNA活化的抗病毒信号传导通路等
[26,27]
。这些都与NS1蛋白的RNA结合区有很大关系。研究认为:对NS1
基因缺失毒株而言,它无法在有干扰素形成的细胞中顺利完成增殖或者是复制等过程;但在干扰素无法形成的细胞中,则能够大量繁殖、复制;上述提示:NSI蛋白在流感病毒复制阶段中,对干扰素具有明
显的阻碍作用[28]。
3.4 NS1蛋白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
NS1、宿主两种蛋白能够彼此发生作用。经再次分布,宿主蛋白可以上升内部蛋白的表达,提升病毒对宿主细胞所具有的抗病毒能力。宿主蛋白,大体可分成下列几类:1)Staufen蛋白;2)NS1结合因子;3)Poly(A)结合蛋白?等等。Falcon A等[29]明确表示,NS1蛋白在特异性较高时可以和Staufen蛋白进行结合,该过程有助于我们科学定位病毒mRNA的具体位置,由此加快病毒蛋白的有效合成。Wolff T等[30]证明NS1蛋白同样可以和NS1-?相互结合,使病毒的复制能力得到提升,对机体所表现的抗病毒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与病毒周期息息相关。Tomas等[31]经研究得出:NS1蛋白通过和eIF4GI发生作用,能够让eIF4GI和病毒mRNA 5'-UTR实现特异性地结合,最终促进病毒mRNA的顺利翻译。 4 展望 …… 此处隐藏:11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相关推荐:
- [学前教育]MC9S12XS256RMV1 xs128芯片手册4
- [学前教育]安东尼语录经典语录
- [学前教育]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 [学前教育]苏教版2022-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
- [学前教育]装修公司推广 营销
- [学前教育]家政服务合同(完整版)
- [学前教育]湖北省2016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 [学前教育]爱立信无涯学习系统LTE题库1-LTE基础知
- [学前教育]揭秘大众柴油车作弊软件原理
- [学前教育]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 [学前教育]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学前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试卷A卷09.6
- [学前教育]校园废品回收活动计划方案书范文格
- [学前教育]电大成本会计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大学物理实验 华南理工出版社 绪论答案
- [学前教育]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 [学前教育]液压冲击的危害、产生原因与防止方法(
- [学前教育]学生工作总结高一学生期中考试总结_020
- [学前教育]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大全
- [学前教育]阳光维生素的巨大抗癌潜能阅读题答案.d
- 马云在云锋基金江苏论坛闭幕式的发言
- 试论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
- 语文A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一》教学
- 2021四川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
- [人教A版]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
- 终端网点销售返利协议书
- 江苏省2015年眼科学主治医师青光眼考试
-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十一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7Howmuchar
- 以赛促教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机制建设实践
- 平凉市崆峒区2015七年级下生物期末试题
- 琶洲(地块五)A、B塔楼1、2#塔吊基础
- 一级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 2018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理科数学试题及
- 炒股密码线技术 - 图文
- 职高学生生涯发展辅导教案
-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 世界地图引出的
- 最新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 2017高考英语全国2卷精彩试题(有问题
- 普通心理学笔记